【方術內容】 用龍膽瀉肝湯加味:龍膽草6g,梔子9g,黃芩10g,柴胡9g,生地黃12g,車前子15g,澤瀉15g,當歸10g,赤芍10g,生甘草6g。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加減:熱重加金銀花;濕重加大澤瀉、車前子劑量;痛重加元胡以行氣止痛;兼癢者加白鮮皮、荊芥、防風祛風止癢;若疼痛位于頭及顏面部加川芎、蜈蚣以活絡通經。 【臨床療效】 20例經用龍膽瀉肝湯加味治療,每日1劑,治療30天后統計,治愈13例,占65%;顯效4例,占20%;有效3例,占15%。總有效率為100%。 【治驗點評】 本病發病主要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尤其是先天性或繼發性免疫缺陷者更易發生。筆者在臨床中體會到,其發病機理多與濕熱毒邪侵襲及肝膽火盛有關。帶狀皰疹在表皮多發于肝、膽、心經循行區。認為情志內傷致肝膽火盛,或因脾濕郁久,濕熱內蘊;外多受毒邪而發。毒邪與肝火、濕熱搏結,阻遏氣血,故癥見灼熱疼痛;邪熱結于血分則發紅疹;濕熱凝聚不得疏泄則起水皰。肝膽熱盛、肝火上亢為本病的實質。本方龍膽草瀉厥陰肝經之熱,柴胡平少陽膽經之熱,二藥共瀉肝膽之熱為主藥。輔以甘草緩其急且護胃,黃芩清瀉中上二焦之熱,梔子、金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車前子、澤瀉利濕,恐大隊瀉肝膽利濕之藥傷肝陰,而加人生地黃、當歸、赤芍養血,活血;夏枯草、菊花祛風清熱,川芎通絡,共奏清熱利濕,瀉火,活血止痛之功。經臨床實踐證明療效顯著,提示中醫治療帶狀皰疹具有一定的優勢。 |
|
來自: 玄易子920 > 《一次性治愈帶狀皰疹穴(蛇眼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