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碚之父 ![]() 盧作孚被稱著“北碚之父”,是北碚的開拓者。這與20世紀初期全國掀起的那場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的鄉村建設運動有關。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家政治秩序動蕩,軍閥戰亂頻繁,地方匪患遍地,又遇自然災害不斷,再加之世界經濟危機深度波及中國,以致小農經濟為主體的農村社會瀕臨“破產”。 農村“破產”,是朝野上下、社會各界的共同結論。這種破產,表現為大量農業人口流離失所,農產品價格慘跌,農村金融枯竭,農民負債上升,土地拋荒現象嚴重等等。與經濟落后相伴而生的,是文盲充斥、科學落后、衛生不良、陋習盛行、公德不修等不良現象。 在當時知識界的普遍認知中,農村對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具有決定性意義。因此,農村破產即國家破產,農村復興才是民族復興。 ![]()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救濟農村、改造農村逐漸匯集成了一股強大的時代潮流。據統計,到30年代中期,鄉村建設運動在山東、山西、河北、河南、江蘇等東部和中部地區10余個省的幾十個縣和成千個鄉、村展開,參加團體達600余個,試驗點達1000余處。最主要的有黃炎培領導的中華職業教育會在江蘇昆山徐公橋、晏陽初領導的中華平民教育會在河北定縣、陶行知領導的曉莊師范學校在南京曉莊、梁漱溟領導的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在山東鄒平進行的鄉村建設實驗。 鄉村建設運動本質上是一群憂國憂民、富于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知識分子發起的一場愛國救國運動。 盧作孚的鄉村建設運動獨處西部,以嘉陵江三峽地區為依托。嘉陵江三峽地區地跨當時的江北、巴縣、璧山、合川4縣的39個鄉鎮。這里山嶺重疊、地勢險要、交通不便,主要依靠嘉陵江水路與外界相連。由于四川軍閥割據,內戰不斷,兵痞盜匪趁機作亂,致使商旅難行,峽中民眾苦不堪言。 ![]() 北碚是這里的水路要沖,屬巴縣管轄。1927年以前的北碚,是一個偏僻的小鄉場。場鎮不大,街道狹窄,房屋低矮簡陋,更主要的是垃圾滿地,污水橫流,缺乏秩序,除有一些茶館、酒肆、飲食鋪外,就是土廟、煙館和賭場。 1927年2月,盧作孚被舉薦為江巴璧合四縣特組峽防團務局局長,由此來到北碚,開始了他的鄉村建設運動。盧作孚是個理想家,更是一個實干家,他說,“遠在天下,近在此鄉,我們應趕快將北碚鄉現代化起來。”對于大家的疑問,盧作孚相信,只要大家不怕困難,齊心努力,“定能從北碚的鄉村建設開始,影響到四周的嘉陵江三峽地區,逐漸經營起來,都能建設成為美好的樂園”。 ![]() ▲江巴璧合特組峽防局編輯出版的工作周刋 盧作孚提出了“打破茍安的現局,建設理想的社會”口號。他首先從地方治安入手,整頓社會秩序。通過采取“以匪治匪,分化瓦解”和“鼓勵自新,化匪為民”的策略,在較短時期內肅清了匪患。通過幫助轄區周圍幾百里無業貧民務農做工,使之能自食其力。通過在地方上厲行新生活,嚴禁煙、酒、嫖、賭,杜絕了產生匪患的土壤。 在剿匪取得成功之后,盧作孚便全面地推進北碚鄉村建設運動。他指出,“建設是破壞的先鋒,建設到何處,便破壞到何處。”同時他又指出“造公眾福、急公眾難”,決心把嘉陵江三峽建成生產的區域、文化的區域、游覽的區域。此外,凡有市場必有公園,凡有山水雄勝的地方必有公園,凡有茂林修竹的地方必有公園。這便是盧作孚開始建設北碚時的理想,建設一個現代社會的理想。 ![]() ▲正在作業的天府煤礦工人 在實業發展方面,他組織修建了北川鐵路,創辦了三峽染織廠,成立了天府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了轄區農民銀行和川康殖業銀行。這里,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北川鐵路。 嘉陵江三峽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山間有許多小煤廠。為便于煤炭運輸,1925年,由江北、合川士紳提議,修建輕便鐵路,用火車代替人力挑運。因擬建鐵路地處江北、合川兩縣轄區,原計劃要從江北修入合川,故名北川鐵路。1927年,盧作孚組建北川鐵路公司,并聘請原膠濟鐵路總工程師丹麥人守爾慈主持修建。 ![]() 整個工程分三期進行,建成一段通車一段。1929年11月,水嵐埡至土地埡段,全長8.7公里建成通車;1931年5月,水嵐埡至白廟子和土地埡至戴家溝兩段共4公里建成通車;1934年3月,戴家溝至大田坎全長4.1公里建成通車,至此全長16.8公里的北川鐵路全線通車。這可是四川的第一條鐵路。 在文教科學方面,他創辦了圖書館,興建了公共運動所,創辦了嘉陵江報館,建立了中國西部科學院,開辦了一系列中小學校,設立了嘉陵文化基金會。其中,中國西部科學院推動了全國的科學發展。 ![]() ▲中國西部科學院大樓 1930年9月,盧作孚在今北碚區創建了中國西部科學院。這是四川的第一個科學研究院,也是中國西部地區的第一個科學研究院。在當時,就全國來講,包括中國西部科學院、中央研究院和北平靜生生物研究所在內的科研機構都才剛剛建起來。 科學院的建立源自于盧作孚在五四運動時期所受到的影響。盧作孚很早便認識到了科學對于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極大推動作用。為此,他給科學院規定的工作方向,就是為開發四川服務,為促進四川的工業和農業發展服務。 科學院下設四個研究所,即生物研究所、理化研究所、農業研究所和地質研究所。 ![]() ▲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評選出的健康兒童與優秀母親(20世紀30年代) 在衛生事業方面,他建立了地方醫院,為遠近的群眾免費治病,免費打預防針,到峽區各鄉村送種牛痘,在江邊設立飲水消毒站。 在城市環境方面,他號召清理垃圾,整頓市容,完善城市基礎設施,修建街心花園、溫泉公園和平民公園。特別是溫泉公園的建設,開了旅游景區的先河。 ![]() 溫泉公園,北瀕嘉陵江,南倚縉云山。其前身為溫泉寺,初建于南朝,改建于明朝。1927年,盧作孚在此創辦嘉陵江溫泉公園,增建溫泉游泳池與浴室、餐廳等旅游設施,后更名為重慶北溫泉公園。它是中國最早的平民公園和旅游公園。1925年5月建成后的溫泉公園,有綠草如茵的草坪和乳花洞可供游玩、觀賞,有溫泉設施可供沐浴養身,有餐飲住宿設施可以接待團體游客。另外還有社會名人和軍政要員捐贈建設的琴廬、農莊、數帆樓等。其中數帆樓是全國最好的館舍,全由石塊修筑,又稱石屋,接待過許多著名人物。黃炎培在此寫下:“數帆樓外數風帆,峽過觀音見兩山。未必中有名利客,清幽我亦泛煙嵐。” 在社會管理方面,他激發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訓練大眾管理公共事務的能力,逐步建立新的社會生活,從而使公共秩序得以維持,公共事務得以解決,民眾活動得以開展,民眾精神面貌得以改善。 ![]() ▲北碚民眾抬起送子出征模范母親周玉福巡游 短短幾年下來,以北碚為中心的嘉陵江三峽地區鄉村建設運動成績斐然,影響巨大。各界人士紛紛前來參觀學習,他們都驚嘆于它的建設成就。 按黃炎培的說法,“那時從普通地圖上找北碚兩個字,怕找遍四川全省還找不到,可見這小小地方,還沒有資格接受地圖編輯專家的注意”,可此時,仿佛一夜之間,北碚卻已成為海內外知名的美麗小城,成了“重慶的一顆明珠”。一家外國報紙更是驚呼北碚是迄今為止中國城市規劃最杰出的例子,是“平地涌現出來的現代市鎮”。 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建設和發展過程,北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面貌得到了徹底的改變。1948年11月,晏陽初重到北碚,寫道:“昨天我在北碚看見從前不識字的農民現在識字了;從前沒有組織的,現在有組織了;從前沒有飯吃的,現在收入也增加了。一個個地對著我們發笑,使我們獲得無限的興奮和愉快。” ![]() 黃炎培、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都是民國時期鄉村建設運動的倡導者。盧作孚還與晏陽初、梁漱溟并稱“民國鄉建三杰”。與晏陽初“推行平民教育,啟發民智為主,帶動整個鄉村建設”和梁漱溟“從建立村學鄉學,實行政教合一,從改變鄉村政體著手進行鄉村建設”不同,盧作孚則是把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以“鄉村現代化”為鄉村建設的目標,成績更加突出。 話題:盧作孚用畢生的精力推動了三大社會改革試驗——第一個社會改革試驗,是創辦通俗教育館,踐行“教育救國”的理想;第二個社會改革試驗,是創辦民生公司,探索“實業救國”之路;第三個社會改革試驗,是開展北碚鄉村建設,筑夢中國現代化起步。他的每個試驗在那個年代都是為著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其事跡著實令人敬佩,永載史冊。盧作孚不愧為愛國企業家的典范,永遠值得我們大家記起和學習。 ![]() |
|
來自: 昵稱xklrtVz5 > 《話說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