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6日24時,濟南戰役打響。 在解放軍強大的政治和軍事攻勢下,守衛濟南的國民黨九十六軍兩萬余人,于1948年9月19日宣布起義,在他們的軍長吳化文率領下棄暗投明,撤離陣地,打開城門,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改編。 就這樣,濟南戰役歷時8天就結束了。 ![]() 那么,今天就來說說國民黨九十六軍的前生后世,以及他們的主要將領。 國民黨九十六軍的前身是國民黨第五路軍,第五路軍的前身是汪偽政權的第三方面軍,也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偽軍”。而汪偽第三方面軍的前身則是國民黨魯蘇戰區新編第4師,再往前推,他們就是馮玉祥的西北軍了。 國民黨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國民黨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祖籍山東掖縣人,1904年生,1920年投馮玉祥的西北軍,先后入教導團、北洋陸軍大學學習,在馮部任師參謀長。1930年棄馮投韓(復榘),先后任高級教導團團長、手槍旅旅長兼濟南警備司令等職。抗戰時期部隊改編為魯蘇戰區新編第4師任師長并兼山東保安1師師長。 初期他抗日有力,后來他反共有力。 1943年,吳化文率部投靠了汪偽,出任汪偽第三方面軍軍長,做了漢奸,協同日軍專門對付八路軍。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收編了第三方面軍,吳化文出任第五路軍司令兼津浦鐵路南段司令,后來部隊整編為九十六軍,擔任軍長一職。 ![]() 九十六軍副軍長楊友柏九十六軍副軍長楊友柏,并代理八十四師師長兼一五五旅旅長。 楊友柏是安徽渦陽人,1904年生,1924年參加馮玉祥的西北軍,由于他的膽識過人,屢立戰功,升為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后一直在吳化文部,任魯蘇戰區新編第4師3團團長。1943年,他隨吳化文部投靠了汪偽,任汪偽第三方面軍第七軍軍長。抗戰勝利后,任新編第5路軍第7軍軍長兼蚌埠警備司令,第84師155旅旅長等職。 整編八十四師一六一旅旅長趙廣興整編八十四師一六一旅旅長趙廣興,是山東鄄城人,1902年生,1922年加入馮玉祥部,任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后跟著吳化文投靠韓復榘,在吳化文的手槍旅任營長,國民黨新編第四師團長,抗戰時期跟著吳化文投靠日本人,任汪偽第三方面軍的師長,抗戰勝利后,任國民黨整編八十四師一五五旅副旅長兼403團團長。 獨立旅旅長何志斌參加濟南起義的九十六軍中還有一位是獨立旅旅長何志斌,因為他沒有在汪偽的第三方面軍做過漢奸,這樣里就不詳述了,他起義后任解放軍第35軍105師師長,后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主委等職,1998年去世,享年八十九歲,高壽了。 國民黨九十六軍在濟南戰爭中起義后,在1949年2月,部隊被改編為解放軍第三十五軍。吳化文任軍長,楊友柏任第35軍副軍長兼103師師長、趙廣興任104師師長、何志斌任105師師長。 ![]() 第三十五軍后來參加了參加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并第一個沖進了國民黨南京總統府,插上紅旗。但這支部隊,到了1950年1月就被撤編,存續的時間剛好一年。 ![]() 那么,最后交代一下,這些曾經在汪偽第三方面軍做過主要將領的結局都是如何呢? 吳化文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交通廳長等職,1962年因病去世,享年58歲。 楊友柏任江蘇省東臺縣政協副主席,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等職,1986年去世,享年82歲。 趙廣興任安徽省交通廳辦事員,1960年冬去世,享年58歲,正師職待遇。 總的來看,由于他們都因為參加濟南起義,在當時給全國的國民黨軍隊官兵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最后得了善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