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隱諧音真事隱去,作者明示將真事隱去,用假語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提示我們透過這些假語村言,窺得隱去旳真事。 整部《紅樓夢》由甄士隱開始。甄士隱做夢來到太虛幻境。在夢中親耳聽到了木石前盟和全書女子的風流公案。甄士隱率先出場,很快就結束了他在前八十回的所有故事: 甄士隱本名甄費。甄費者真廢,即真是個廢物。他稟性恬淡,不走仕途也不經商,守著一畝三分田,過著神仙一流人品的生活,卻又處于鬧市中。甄士隱資助了賈雨村這個忘恩負義的勢力小人,可見甄士隱只知惜才,不知識人,果然是真廢。 元宵之夜甄家家人霍啟抱著英蓮去看燈,結果丟了英蓮后霍啟逃走。甄士隱雖為本地望族,只想過隔絕世人的生活,英蓮丟失的悲劇未嘗不與甄士隱真廢有關。這是甄士隱遭遇的最重打擊。 甄士隱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可是他不慣稼穡等事,不會打理,悠閑慣了,燒了房子就逐漸窮了下去。再度證明甄士隱真廢。甄士隱不懂人情世故,在這個勢力人情的江湖社會,無才無能不能自保,投奔岳父又受到欺騙和白眼,貧病交加,感到人生幻滅。甄士隱終于徹悟,斷絕一切牽掛,選擇了出家。 甄士隱是在整部《紅樓夢》里起引子作用的人物。甄士隱的故事是全書的縮影。青梗峰下那塊無才補蒼天的頑石,未嘗不是廢物。甄士隱也和那頑石假寶玉一樣。有專家學者猜測,《紅樓夢》八十回以后,賈寶玉也像甄士隱一樣遁入空門。甄士隱的人生經歷也是賈寶玉的人生經歷。甄士隱的徹悟預示著賈寶玉的結局。 作者把《紅樓夢》由盛至衰最后敗落這一主題,通過甄士隱的故事預演出來。這也許是作者自身的影子,也是提系著全書主題的一個線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