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佳作, 它可以由多種不同疾病引起,會先后出現肢體酸脹不適、靜脈迂曲顯露、皮膚瘙癢、色素沉著、皮膚潰瘍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 調查顯示,我國有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1.2億,患病率為8.89%,并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每年新發病率為0.5%~3.0%。 也有些人覺得,靜脈曲張就只是影響美觀,也不痛不癢,不用在意。但必須要提醒大家的是,靜脈曲張不會自愈,不及時就醫的話,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危害身體健康。 靜脈曲張的四大危害 1、靜脈血栓形成 部分病人可以在曲張的淺靜脈內形成血栓,表現為局部紅腫痛,硬塊形成,疼痛影響行走。如果不及時治療,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過交通靜脈蔓延到深靜脈,造成深靜脈血栓。 當栓子脫落隨著血液回流導致肺栓塞時,患者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猝死。 2、皮膚色素沉著 長期的靜脈高壓導致小腿部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滲出后破裂,鐵紅素在皮下沉積,使得皮膚變黑,從點狀到片狀發展。 3、潰瘍 靜脈曲張引起皮膚營養改變導致潰瘍的發生,這種潰瘍可以經久不愈,局部惡臭流膿,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4、出血 曲張靜脈所經過區域的皮膚由于營養不足,是十分脆弱的。一旦不小心,就很容易導致曲張靜脈的破裂從而引起大出血。 哪些人最危險? 長期站立、久坐少動、久臥都會引起靜脈回流減慢,導致靜脈血液淤滯,如教師、外科醫生、護士、理發師、服務員等,職業要求他們不得不站著去工作。 計算機前的上班族、游戲大神、老司機、麻朋牌友、各路學霸,為了生計、學業、榮耀,恨不得把椅子坐穿…… 他們在二三十歲時小腿上就會出現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的紅血絲,這也正是發病的苗頭,但不疼不癢,很容易被忽視。 瓣膜罷工+地心引力+久站久坐,小腿靜脈就會鼓起,麻、累、木、脹的感覺也會隨之而來。 如果不及時診治,靜脈曲張、腫痛明顯,小腿皮膚變硬、顏色變深,一旦形成“老爛腿”,后果將不堪設想。 這個過程一般持續二三十年,而此時您已步入“夕陽紅”,已被“老年標配、不到萬不得已不看醫生”這些觀念牢牢綁架! 殊不知,靜脈曲張這一惡果在年輕時就埋下了隱患,絕非老年專屬。早早發現,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如何及早發現“蚯蚓腿”? 注意檢查小腿是否有以下癥狀: 1、是否有麻、累、腫脹的狀況 早期常表現為小腿發脹,早晨起床時較輕,晚上加重,睡覺時可將腿墊高約15厘米。 2、是否出現紅血絲、網狀靜脈或蜘蛛樣網狀靜脈 早期可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色的細絲,還有可能出現呈藍紫色的網狀靜脈和蜘蛛樣網狀靜脈曲張。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沒有疼痛感。 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就請及時到醫院就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損傷也越小。 如何預防靜脈擴張? 1、避免長時間站立 如果連續上課或者站立工作,在課間休息或工作間隙勤抬高并伸直雙腿,或者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以減少靜脈血液積聚。 2、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 如游泳、騎自行車、瑜伽等,可強化小腿肌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3、避免久坐 需要久坐的人要注意,坐著時雙腿要平行,避免蹺二郎腿,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一下。中午或晚上休息時抬高小腿,可以促進下肢靜脈血液的回流。 4、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煙、戒酒,均衡飲食,葷素搭配,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5、保持正常的體重 以免因超重使腿部靜脈負擔增加,血液回流不暢。 6、著裝 日常生活中盡量穿寬松舒適的衣服,太緊的褲子、襪子可能會影響下肢血液回流。 此外,日常的一些小細節也要注意,大家要避免長時間泡腳,避免很熱的情況下用冷水沖涼。 |
|
來自: 春天來了hovy5i > 《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