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脈象是通過觀察和摸診患者的脈搏來獲取有關其身體健康和疾病狀態(tài)的信息。中醫(yī)脈象是中醫(yī)診斷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同的脈搏特征,中醫(yī)醫(yī)師可以判斷出患者的體質、病因、病情以及病程等信息。下面是脈象歌訣: 1.陽證取脈,左寸為主。 2.陰證取脈,右尺為方。 3.寸口為表,關門脈里。 ![]() 4.尺澤難摸,滎穴疾側。 5.關脈見而滑,病在肺金。 6.尺脈見而滑,病在心火。 7.尺滑關澀,風寒疾來。 8.關滑尺澀,陰寒為病。 9.關尺俱澀,病邪入里。 10.關滑尺滑,風熱難當。 ![]() 11.脈浮而緊,風熱為病。 12.脈浮而濡,風寒內傷。 13.脈浮而滑,風溫難禁。 14.脈沉而澀,骨痹之疾。 15.脈沉而緊,厥陰脾傷。 16.脈大而濡,中氣太虛。 17.脈大而滑,痰飲停滯。 18.脈大而澀,風熱犯胃。 ![]() 19.脈細而緊,陰寒內傷。 20.脈細而濡,腎氣不足。 21.脈細而滑,中有寒濕。 22.脈細而澀,痰飲不化。 23.脈細而數(shù),風熱在肺。 24.脈弦而緊,寒氣病入。 25.脈弦而濡,陽虛而熱。 26.脈弦而滑,風濕入經(jīng)。 27.脈弦而澀,經(jīng)絡寒阻。 ![]() 28.脈弦而大,肝木不舒。 29.脈弦而細,寒濕壅阻。 30.脈弦而數(shù),痛風在侵。 31.脈芤脈甚,病在心主。 32.脈促脈疾,病在上焦。 33.脈滑脈散,病在脾土。 34.脈澀脈數(shù),病在肺金。 35.脈濡脈滑,病在腎水。 36.脈遲脈細,病在下焦。 37.脈弦脈急,病在寒凝。 38.脈結脈滯,病在淤阻。 39.脈浮脈濡,病在濕濁。 40.脈洪脈濡,病在風痰。 41.脈遲脈實,寒濕為病。 ![]() ![]() ![]() 脈象的基本特征: 脈搏位置: 寸脈(手腕處,包括左寸和右寸)和尺脈(手腕處,包括左尺和右尺)。 脈搏頻率: 脈搏的快慢,可分為數(shù)脈、遲脈、細脈、滑脈、弦脈、洪脈等。 脈搏幅度: 脈搏的強弱,可分為大脈、小脈、結脈、弱脈等。 脈搏節(jié)律: 脈搏的規(guī)律性,可分為洪數(shù)、洪遲、洪細、洪弦等。 ![]() 脈象與疾病關系:
![]() 脈象與五臟六腑關系:
![]() ![]() |
|
來自: bpmfliu > 《醫(yī)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