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香港知名演員吳耀漢先生病逝,享年83歲。吳耀漢先生生前塑造了多個經典角色,也是“光頭強”的原型,晚年患有嚴重腎衰竭,在兩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曾透露說自己的腎功能只剩下約一成,而且每天要去醫院“洗腎”4次。 CKD的患病率現狀 CKD指任何原因導致的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持續時間>3個月,為全球重大非傳染性慢性疾病之一,起病隱匿,早期常無癥狀,具有患病率高、知曉率低、預后差等特點。近年來CKD患病率逐年上升,全球一般人群患病率已高達14.3%,中國橫斷面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18歲以上人群CKD患病率為10.8%。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和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CKD發病率也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CKD診斷及分期分層 1. 當出現以下任意一項指標異常,且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即可診斷CKD。 ▲ 腎損傷標志:(1)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 mg/24 h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2)尿沉渣異常;(3)腎小管相關病變;(4)組織學異常;(5)影像學所見結構異常;(6)腎移植病史。 ▲ 腎小球濾過率(GFR)(是衡量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下降: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60 mL/min/1.73 m2。 2. 基于eGFR,CKD可分為5期,包括: 1)CKD G1期,eGFR≥90 mL/min/1.73 m2,伴正常或GFR升高的腎損傷。 2)CKD G2期,eGFR 60~89 mL/min/1.73 m2,伴GFR輕度下降的腎損傷。 3)CKD G3a期,eGFR 45~59 mL/min/1.73 m2,伴GFR輕至中度下降的腎損傷。 4)CKD G3b期,eGFR 30~44 mL/min/1.73 m2,伴GFR中至重度下降的腎損傷。 5)CKD G4期,eGFR 15~29 mL/min/1.73 m2,伴GFR重度下降的腎損傷。 6)CKD G5期,eGFR<15 mL/min/1.73 m2,腎衰竭。 ![]() CKD篩查主要做哪些項目?哪些人應重點篩查及篩查頻率如何? 建議CKD篩查應包括尿常規,尿沉渣,UACR,血清腎功能和電解質,eGFR,泌尿系統超聲等。此外,建議所有成年人健康體檢應包括CKD篩查的內容,并重點篩查以下人群: 1)年齡>60歲,每年篩查一次。 2)服用已知對腎臟功能有影響藥物的患者,如鈣調神經蛋白抑制劑(環孢素或他克莫司)、鋰劑和非甾體抗炎藥,至少每年監測一次eGFR。 3)糖尿病、高血壓、急性腎損傷、心血管疾病等可能累及腎臟的多系統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有遺傳性腎病家族史等風險因素者。 4)偶然發現血尿或蛋白尿。 5)孤立腎。 6)腎移植受者。 CKD進展的3大防治方法 一、營養治療 對于大多數CKD患者,建議低鈉且富含水果、蔬菜、豆類、魚類、家禽類及全谷物的膳食,并根據基礎實驗室檢查值來進一步調整膳食。 1)蛋白質攝入:對于非糖尿病CKD G1、G2期患者,原則上宜減少蛋白質的攝入,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0.8 g/kg/d~1.0 g/kg/d,以蛋白尿為主要臨床表現者,控制蛋白質攝入量為0.6 g/kg/d~0.8 g/kg/d;從G3期起開始低蛋白飲食治療,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0.6 g/kg/d。對于糖尿病CKD G1、G2期患者,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0.8 g/kg/d,G3~G5期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0.6 g/kg/d~0.8 g/kg/d,必要時可補充復方α酮酸。 2)鈉:CKD患者若無特殊禁忌證,建議限制鈉攝入量<2 g /d(食鹽<5 g/d)。 3)鉀:e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要注意血鉀監測和避免高鉀食物攝入。eGFR值較高但正使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2受體拮抗劑(ARB)的患者,需要適當限制飲食鉀攝入。 4)磷:膳食磷攝入量最多800 mg/d~1000 mg/d,應盡可能避免攝入含磷添加劑的食物。 二、調整生活方式 1. 體育鍛煉:在醫師指導下適度鍛煉(每周至少5次,每次30 min)。 2. 保持健康體重:維持體重指數(BMI)在18.5 kg/m2~24.0 kg/m2之間。 3. 戒煙。 4. 其他:規律作息,避免疲勞;避免情緒緊張。 三、延緩CKD進展的藥物治療 有多種藥物可以延緩CKD進展。其中,由于過多的白蛋白等蛋白質經腎小球濾過及腎小管重吸收,可損傷腎小球濾過膜和腎小管細胞,促進腎小球硬化和腎小管間質纖維化,因此要控制蛋白尿。糖尿病CKD患者尿蛋白控制目標應為UACR<30 mg/g,非糖尿病CKD患者尿蛋白控制目標為UACR<300 mg/g。 ▲ UACR在30 mg/g~300 mg/g的糖尿病患者,推薦使用ACEI、ARB或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 ▲ UACR>300 mg/g時,無論是否存在糖尿病,均推薦使用ACEI或ARB; ▲ 目前不推薦聯合應用ACEI和ARB延緩CKD的進展。 此外,其他延緩CKD進展的藥物還有: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SGLT-2抑制劑可降低CKD患者蛋白尿、降低血壓和血尿酸,延緩CKD進展并降低患者終末期腎病發生。 糾正腎性貧血藥物:嚴重貧血會促進腎功能惡化及心血管并發癥發生。治療腎性貧血的藥物(如紅細胞生成刺激劑和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酰羥化酶抑制劑)能夠快速糾正貧血,減輕腎臟缺血缺氧狀態,延緩CKD進展并減少并發癥。 參考資料 [1] 湯曦, 石運瑩, 王儉勤, 等. 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及其并發癥早期篩查臨床路徑專家建議(2023版)[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23, 43(3): 198-205. [2] 上海市腎內科臨床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 慢性腎臟病早期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22, 38(5): 453-464. [3] 基層醫生慢性腎臟病管理建議專家組. 基層醫生慢性腎臟病管理中最常見的問題及專家建議[J].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22, 31(3): 296-300. [4] 楊晶, 萬海燕. 慢性腎衰竭患者睡眠質量現狀及相關影響因素[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0, 39(21): 3883-3886. [5] 上海慢性腎臟病早發現及規范化診治與示范項目專家組. 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7, 37(1): 28-34. 編輯 | succ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