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殘酷的,一場大戰傷亡士卒多達幾十萬的也不少見,但是一戰就折損多位大將的卻不多見,不是士卒的命不值錢,而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名將不但是軍心所系,更是沙場致勝之本,所以名將的折損不但影響一戰的勝負,嚴重的還會影響國力的盛衰。 像薩爾滸戰役明軍一次折損劉綎、杜松兩位大將級別的名將就已經是非常慘痛了。不過今天要說的是更為慘烈的一戰。 ![]() 417年劉裕揮軍北伐滅亡后秦占據關中,準備乘勝繼續北伐時坐鎮后方的親信劉穆之病死,擔心朝政動蕩的劉裕只得南返京城,留下兒子劉義真和一眾名將輔佐他坐鎮關中。 劉裕前腳剛撤軍,覬覦關中的胡夏國赫連勃勃后腳就發兵南下攻取關中,而晉軍這邊大敵當前卻起了內訌,在撤離關中時又因為以劉義真為首的將士都攜帶大量財物女子速度緩慢被敵軍追擊,最終一敗涂地幾乎全軍覆沒,劉裕起兵以來為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大半折損在這場大戰里,對準備稱帝再次北伐掃清寰宇的劉裕來說已經不是傷筋動骨,而是斷了一臂。 第一位、王鎮惡 王鎮惡,劉裕麾下第一大將,輔佐苻堅一統北方的前秦名相王猛的孫子,前秦滅亡后投奔東晉追隨劉裕,在討伐盧循、司馬休之等叛亂勢力中屢立戰功,作為前鋒就火速平定劉毅二十天后劉裕的主力才趕到,北伐后秦時率軍攻克洛陽、潼關和長安,是滅亡后秦第一功臣,也是輔佐劉義真的武將之首,卻在赫連勃勃入侵之初率軍抵御時被同僚沈田子、傅弘之謀殺,死時四十六歲。 ![]() 第二位、沈田子 沈田子也是劉裕麾下名將,參與討伐篡晉的桓玄、劉毅、司馬休之,討伐盧循時追斬其二把手徐道覆,北伐南燕時在主帥戰死后力戰破敵,北伐后秦時作為偏師只有不足千人卻牽制后秦數萬人還以少勝多斬敵萬余。赫連勃勃入侵時初戰失利后擅殺王鎮惡被論罪處死,時年三十六歲。 第三位、傅弘之 傅弘之追隨劉裕后討伐并斬殺桓玄余黨桓石綏,參與平定司馬休之,北伐后秦時與沈田子一起率千余人破武關入關中并大敗數萬后秦軍,赫連勃勃入侵后傅弘之率步騎五千敗三萬,劉義真撤離長安時被胡夏軍追擊,傅弘之率軍抵抗,氣冠三軍,然而劉義真的主力潰散,晉軍兵敗如山倒,傅弘之所部傷亡殆盡后被俘,當時正值天寒,胡夏軍隊剝去傅弘之的衣服企圖使其屈服,傅弘之大罵拒絕投降被殺,時年四十二歲。 第四位、蒯恩 看過黃易小說《邊荒傳說》的肯定對他不陌生,蒯恩原來是為戰馬搬運草料的民夫,有次感慨自己一個大丈夫居然當馬夫,劉裕聽說后給他甲胄跟隨自己平定孫恩叛亂,蒯恩每戰常為先登沖鋒陷陣,參與討伐桓玄、司馬休之,平定劉毅時與王鎮惡功居第一,討伐盧循時與沈田子追斬徐道覆。隨朱齡石伐蜀和北伐南燕時每戰都為先鋒。關中大亂后奉命入關迎接劉義真,被赫連勃勃騎兵追擊,劉義真所率前軍潰散,蒯恩率部斷后,力戰一整天,士兵傷亡殆盡后被俘,“死于虜中”。 ![]() 第五位、朱齡石 朱齡石,劉裕麾下又一個統帥,參與討伐盧循、劉毅、南燕,作為統帥伐蜀滅亡譙縱政權,關中內訌大亂后奉命前去接替劉義真,正逢晉軍兵敗如山倒,朱齡石從長安撤至曹公壘后被胡夏軍隊包圍,水源斷絕曹公壘失陷后被俘,押回長安后不屈被殺,時年四十歲。 第六位、朱超石 朱超石,朱齡石的弟弟,參與討伐劉毅和司馬休之,北伐后秦時指揮卻月陣大破十余萬北魏軍,陣斬北魏青州刺史阿薄干,關中大亂兵敗后,朱超石奉命前去慰勞,得知兵敗如山無可挽回后前往曹公壘與朱齡石匯合,一起被俘押送長安后不屈被殺,時年三十七歲。 第七位、毛修之 毛修之,參與討伐盧循、譙蜀政權、北伐后秦,王鎮惡被殺后代其官職,兵敗時與劉義真失散,本來可以逃走,卻被自己責罰過的兵士叛亂打傷,以致被敵軍生擒,押回胡夏國。 第八位、王敬先 王敬先,劉裕麾下龍驤將軍,具體戰功不詳,但能得到這個稱號的將軍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西晉滅吳名將王浚、前秦天王苻堅、后秦開國皇帝姚萇,包括王鎮惡幾人都當過龍驤將軍。赫連勃勃入侵時王敬先駐守曹公壘,后來與朱齡石兄弟一同被俘殺。 ![]() 這些還只是高級將領,其他中級文武的損失同樣慘重,“諸將帥及齡石并沒”,“諸將及府功曹王賜悉被俘虜”,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折損的這些名將都是能獨當一面的,經此一敗,劉裕可謂是元氣大傷,直接影響到整個南朝和北朝的實力對比,尤其像王鎮惡和朱齡石是此時戰功威望還高于后來“乃壞汝萬里長城”的檀道濟的,而且這些名將都正值壯年,若是沒有折損在這一戰,后來的宋文帝北伐應該不會“元嘉草草,贏得倉皇北顧”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