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整日被困在壓力中,情緒煩悶抑郁;而中老年朋友們也常常會因為家長里短、日?,嵤碌雀杏X生活不如意,整日煩悶不樂。 特別是最近又進入了秋天,俗話說“傷春悲秋”,到了秋冬萬物蕭瑟的季節,氣溫驟降、枯葉飄零,很多人不知不覺變得情緒低落,成天唉聲嘆氣、憂慮擔心,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然而,中醫講“郁生百病”,長期的精神壓力、抑郁、不快樂、煩躁等都容易成為眾多疾病的誘因。今天,梁醫生就給大家講6個幫助我們調暢心情的穴位,幫助大家打開內心的“結”,天天擁有好心情。百會穴很好找,從我們兩個耳朵的耳尖,往頭頂走,連一道線,在中間的位置,連線的交叉處就是百會穴了。百會和印堂均為督脈的穴位。在中醫上講,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氣,這里最能展現人體的精、氣、神。腦為“元神之府”,督脈入絡腦,百會配印堂可以調神解郁。 膻中穴為“氣之所會”,是宗氣之所聚處為人體穴位當中的理氣要穴,可以梳理氣機,寬胸解郁。 神門穴在手腕上。我們手握空拳,略彎曲手腕,在小指側腕關節處可以看到一條突出的大筋,在這條大筋與腕橫紋相交的地方就是神門穴了。手少陰心經之輸穴、原穴。中醫上講叫“心主神明”,所以心經的原穴神門穴可以寧心調神。具有寧心、安神、通絡的作用。將右手三個手指頭并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關穴。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穴位,是守護心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內關穴能打開人體內在機關,有寧心解郁之功效。太沖穴在腳背部,我們用手指,沿著腳的大趾、二趾之間向上推,推到推不動了(一般就是兩個手指的寬度),摸一下還能感覺到血管的搏動,這里就是太沖穴咱們生氣了經常會說“氣得肝疼”,可見調肝對于調節情緒的重要性。太沖穴為肝經的原穴,有疏肝、理氣、解郁的功效。按摩手法:以上6個穴位,可以用一只手的拇指指尖,或者中指疊于食指上,來按揉,以微有酸脹為度,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每天3次。其次,單用艾條來艾灸印堂穴也有非常好的安神定志的效果。因為面部肌膚比較嬌嫩,因此在艾灸的時候要注意溫度不宜過高,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