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講《怎么給自己看病》(第2部分)今天的內容比較長,但是是中醫治病的核心中的核心,大家慢慢看,細細體會; 如果你會用,你會瞬間超過市面上80%的中醫醫生,即使你是個新手。 再簡單說一下什么是【六經】辯證 我舉一個建筑的例子 不管是上海的東方明珠,還是北京的鳥巢,還是深圳的帝王大廈,還是杭州的市民中心,外面形狀、里面功能都是不一樣的吧,建造方法是不是不一樣呢? 我們建筑大隊拿到任務,首先分解 分解成:地基部分、交通部分、排水部分、管線部分、框架部分、外墻部分、裝修部分等等; (我不是搞建筑的,說得不太準確,大概是這個意思) 每個部分的建設思路,基本方法和經驗,是不是基本都有的?! 就是說,外面看,完全不同的大樓,建筑大隊上去,把大樓的建筑任務,分解成以上若干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建造思路跟其他類似,那么大樓整體自然就出來了。 好,現在面對一個疑難雜癥 假設一個抑郁的患者來了 她有沒有吃不下飯,大便溏的癥狀,有,我們就從太陰層面治好她; 她有沒有怕冷,手腳冷的癥狀,有,我們就從少陰層面治好她; 她有沒有心煩,胸悶的癥狀,有,我們就從少陽層面治好她; 她有沒有例假不通的癥狀,有,我們就從太陽瘀血層面治好她; 她有沒有不開心的癥狀,有,我們就從少陽層面治好她; 她有沒有失眠的癥狀,有,我們就從少陰層面治好她; 如此循環,我們每次復診,把各個層面的病癥,重新梳理一遍,都治好她。 治了十幾次,她所有問題都沒了,想吃飯了、睡覺好了、大便好了、手腳熱了、開心了,她的所謂的抑郁癥,自然就沒有了。 繼續造樓的例子 假設一座摩天大樓,外形和里面的功能都一模一樣,一座在上海造,一座在杭州造,我們老百姓可能認為建造方法是一樣的; 但是在建筑大隊的眼里,又是不一樣的 地基部分,上海和杭州有區別; 交通部分,上海和杭州有區別; 排水部分,上海和杭州有區別; 管線部分,上海和杭州有區別; 受風力影響,地震影響,框架部分和外墻部分,還是有區別。 所以,同樣兩個抑郁癥的患者,按照六經拆分后,還是有區別 一個可能吃不下,大便細軟,太陰層面的病癥多一點; 另一個,可能手腳冷、失眠,少陰層面的癥狀多一點; 一個可能心煩、苦惱,少陽層面的問題多一點; 另一個可能肚子痛例假不通,太陽瘀血層面的問題多一點; 反正哪個層面有問題,我們就治哪個層面的問題,循環復診梳理,都給她治好 最后兩個抑郁癥患者,都給治好了。 從微觀看,治法有區別,區別還不小; 從宏觀看,六個層面的問題,每個層面的原則性治法類似,區別又不大。 針對同一個抑郁癥的患者 如果你問,抑郁癥怎么治? 這其實是一個很糊涂的問題,內含著很多錯誤的思路在里面 好比,你問,小孩總是拿別人的東西怎么辦? 別人肯定反問你,你小孩幾歲了? 如果是2歲,那不是什么問題 如果是5歲,那也問題不大,加以引導即可 如果是10歲,那就要重視了,他一定有很多心理上的障礙問題,要盡快溝通梳理 如果是20歲,那就要讓民警蜀黍來一次大一點的教訓,是重新做人的問題了 小孩四個階段,發生同樣的問題,其對待方法,天差地別 所以,身邊有一個抑郁癥的患者,你絕對不要去問醫生,抑郁癥怎么治? 廣告里和醫院,最喜歡你這樣問問題的人,來來來,做一大堆檢查,吃一大堆藥,折騰好久,錢花了,病更嚴重了; 然后你看不行,再換一個地方,再重復一遍,病再深入一層。 我自己就是這樣N多次被倒騰走過來的。 我們按六經分層梳理的方法,分解她的病癥 早期的時候,可能只有太陰和少陽的問題; 中期的時候,就很有可能主要是太陰和少陰的問題; 后期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甚至厥陰,等多方面都有問題了; 只有對這幾層,大概的情況有所把握,再去找書,再去看別人的解決方法,才會知道哪個是針對自己的這個層面的,哪個是不適合自己的。 所以,以此類推,大家以后,不要去問這樣的問題 失眠怎么治? 頭暈怎么治? 哮喘怎么治? 癌癥怎么治? 任何病癥,按六經辯證,先分解成六個層面,每一層的問題逐個擊破; 這就是仲景先師教給我們的【六經辯證】,我們普通人也能學會,也必須學會! 上一講,我們講了(-1)太陰病(+1)陽明病,太陰和陽明都是與腸胃的不良反應有關的病癥; 太陰和陽明是一對,太陰脾要升,陽明胃要降,身體才健康,這就是我們身體的運行規律; 怎么個升法,怎么個降法,第(1)部分的內容已經講了,反復看懂它。 下面我們講另一對關聯密切的病癥: 第二組:(-2)少陰病VS(+2)太陽病 這兩個部分的病,主要表現為怕冷,如上圖綠色部分 核心起作用的臟腑是紅色的心、小腸和膀胱。 心腎相交 這是一個核心的人體內在的運行原理,大家一定要記住: 心相當于天空中的太陽; 膀胱,相當于地球上的海洋; 心(太陽)通過小腸,把巨大的熱量,向下,輸送給膀胱(大海); 膀胱,這個海洋,接收到太陽的熱量,鼓動自己蘊藏的真陽,蒸騰起水氣,通過上一節太陰脾經這個運輸大隊長,把水氣(津液)輸送給全身各個臟腑; 心是太陽,膀胱是海洋,脾經是土地,為上中下; 腎是膀胱收藏真精的地方,膀胱是外面干活的男人,腎是家里守家的女人; 為什么叫少陰君火? 少陰就是指,不是最陰,因為海洋雖冷,海洋的深處,孕育著一顆太陽,八個陰里面,藏著一顆真陽,叫少陰; 這顆真陽,就是君火,也許相對地球而言,地殼深處的巖漿就是真陽; 這個火埋藏在深處,她不是很熱,她很溫和,雖然沒有看見她,但是能夠感受到她即將升起,她的穿透力很強,給大地帶來希望,所以叫君火。 海洋深處藏著一顆真陽,所以叫少陰君火。 少陰的能量狀態,對應一天當中的晚上11點到早上5點,一年當中農歷的11月到次年1月,這段時間,少陰跟世界所處的能量狀態,是一致的 時間上跟太陰是有部分重疊的。 如果我們吃了很多寒涼的東西,把小腸給冷著了,那么心(太陽)的熱量不能順利向下輸送,不能有足夠的熱量照耀大海(膀胱),海底的真陽無法被調動起來,膀胱的水氣無法蒸騰起來; 膀胱這個海洋的水氣,不能蒸騰起來,水就到處泛濫了,變成了眼皮腫、水腫,泛濫到了心這個位置,心這個太陽也被水氣蒙住了; 心被水氣所凌,更加不能照耀海洋,惡性循環。 這就是少陰病。 (-2)少陰病:少陰病的總則是:脈微細、但欲寐; 但欲寐,是總想睡覺,睡呢又睡不著,不睡呢又難受很想睡; 微細,微是脈管寬而扁,沒有力量,空的癟的; 細是脈管細小,象一根粗針一樣細細的; 為什么脈微,是因為寒濕阻擋了太陽(心)對海洋的照耀,無法調動真陽,無法蒸騰足夠的水氣,人體的津液(正氣)就不足,脈管被陰邪所壓制,所以就扁了; 為什么脈細,正氣不足,處于血管外面的正氣,沒辦法引導足夠容量的血管內的血液前行,血液減少了,所以脈管變細了; 脈法,在傷寒論里面,就在這種文字里面,我們要去體會,不要隨便一讀,就劃過去。 傷寒論的每一個字都是值得琢磨的,一字千金毫不夸張,你發現了這個秘密,就能很快學會中醫了。 我們常說的腎陽虛,就是海洋里的真陽調動不起來,水氣蒸騰不夠,正氣打不過邪氣,脈管被邪氣壓制,表現為怕冷、手腳冷; 常說的腎陰虛,其實是肝血虛,因為正氣不足了,無法推動足夠的血液前行,供血不足,所以心臟只能加快跳動,讓脈搏次數增加,血流速加快,就是血熱,血虛; 脈又微又細,就是既有腎陽虛,又有腎陰虛(肝血虛),以腎陽虛為主; 如果是脈細數,就是陰虛肝血虛,為主了。 由于膀胱這個海洋得不到足夠的太陽的照耀,就想通過睡覺來節約其他臟腑對太陰能量的消耗,通過睡覺來集中接收太陽陽光(心)的能量照耀; 但是心這邊,也被泛濫的海洋的水氣、水濕,給蒙蔽了,不能向下通過小腸照耀大海(膀胱),心的熱量只能向上溢出,進入大腦,搞得大腦十分活躍,到睡覺的時候,翻來覆去也睡不著。 所以少陰病的總原則是,脈微細,但欲寐。 這就是大部分人,失眠的原因,寒涼+水濕(太陰病)是起因,導致心腎不能相交了。 我老婆說我這個比喻,很形象,我跟她說,這不是比喻,這是事實,這是規律; 人類和其他動物,包括植物,在這幾百萬年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太陽和地球,所以人體的內在的運行規律,必定是符合太陽和地球的升降規律的; 心腎相交的理解,用藥讓心和腎歸位,各自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是中醫治病用藥的關鍵中的關鍵。 少陰病的輔助癥狀 這些弄明白了,少陰病的癥狀就明確了: 手腳冷、身上怕冷; 睡眠淺、睡著了一滴水都聽得見、白天精神差,中午午睡不睡就難過; 腳上泛水腫,睡一覺眼皮都是腫的,全身發胖發白,皮膚水嫩水嫩的白而沒有血色; 掉頭發,頭屑多; 舌體嫩滑、舌苔水水的、苔白、白膩、淺黃膩; 脈微、細。 這是典型的少陰病的腎陽虛,以前老年人多,現在青年、中年人也很多了。 少陰病,還會表現為嗓子嘶啞,眼睛干等頭部孔竅的熱像,還有臉上長痘痘,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是上火、或濕熱; 一個中醫醫生給一個女患者開蒲公英和荷葉,女的吃完抱怨說,臉上的痘痘是少了,暗下去,但是人一點力氣都沒有,臉色灰蒙蒙的; 實際是藥開反了,人家是肚子冷了,太陰病加少陰病,應該加熱,這倒好蒲公英更寒涼; 市面上很多感冒也是這樣反了。 少陰病的形成原因 總結一下少陰病的原因: 首先是太陰病脾經的寒濕,日久不能恢復,進一步導致少陰病的腎陽虛; 第二是熬夜,正常人到了十點多久犯困了,這是說明腎好,濕氣少,心這顆太陽,能夠正常地下山,陽順利入陰;現在人為地熬夜,就是人為地在給自己制造少陰病; 越是有少陰病的人,越是早,越睡不著;睡了還睡得很淺,第二天精神差,打瞌睡; 掉頭發 掉頭發,是非常明顯的少陰病的跡象,加上白頭發,頭屑多,頭發油膩,都是太陰病加少陰病,心腎不交。 失眠 初步的失眠,并不是睡不著,而是到了11點12點甚至1點,越晚工作越帶勁; 實際上沒有少陰病的人,到了9點10點,就會困得不行,倒頭就想睡,因為心這個太陽的能量自動就收縮了,供給個大腦和其他臟腑的能量也收縮了,集中照耀膀胱,開始補腎陽了。 輕度的少陰病的失眠,是睡了,但是入睡很淺,一晚上下來,大腦好像一直都運轉著。 實際上是心這顆太陽的能量,被水濕泛濫給阻擋了,被肚子小腸這里的寒涼給阻擋了,不能照耀膀胱補腎陽,而是改為向上飄散了,使得大腦極為活躍; 這樣的人,會發現喉嚨經常不舒服,痰會變濃,白痰里開始有濃絲,眼白開始有血絲,開始掉頭發,甚至開始有耳鳴; 重度的失眠,會經常在半夜醒來,醒來以后,會一直睡不著,怎么睡也睡不著,非常清醒,哪怕是身體已經非常累了,還是睡不著。 然后因為晚上腎陽沒有得到補充,所以白天陽氣消耗,腎陽提供不了,身體就想通過睡眠來補充腎陽,表現為犯困; 如果中午不睡,人很難受,那就請注意了,你的少陰病開始了。 那種認為一天只要睡滿8小時就可以的說法,是極端錯誤的。 說這種話的人,估計沒上過幾天夜班。 我早年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有過一段上夜班的經歷,那種狀態簡直是生不如死,白天哪有什么生活充滿陽光的感覺,除了想去睡覺,什么都不感興趣,更不要說去看書學習、交友聊天了。 只有太陽下山后,大部分臟腑都休息了,心腎的交互,才會高效運轉起來; 同時跟太陽和地球的能量波,保持同一個振動的頻率,就是中國武術里面的接力打力,是中國古人反復強調的,順勢而為,這種補腎才是真正的、高效的補腎; 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臉色就知道。 上夜班,人為地阻礙了心腎相交,對人體的損害是很大很大的,身體用不了半年就會有很多小問題出現,愛美的女生表現最明顯,臉色差,皮膚晦暗,長痘痘,掉頭發,經期問題。。。 上夜班的人要比健康的同齡人,壽命要短十年以上; 如果家里人又上夜班的,建議好好衡量一下得與失。 有時候,我偶爾晚上路過小區保安亭,都會特意跟他們,問一聲好,他們是在用生命健康在幫我們守護。。。 少陰病(腎陽虛)的治法 少陰病通常表現為手腳冷,就是常說的腎陽虛,中醫里面叫四逆,四肢厥逆; 治療的藥物,就一味藥:附子 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作用,這是現代的說法; 中醫里面,附子是大辛大熱,就是讓【心】這顆人體的太陽,重新照耀大地,讓海洋深處的真陽,重新振奮起來,讓全身的細胞和器官都振作起來,行動起來,所以叫振奮心陽。 在四川的江油,有大片的附子種植基地,等疫情過去,可以去走走看看。 少陰病腎陽虛,大多數是由于之前的太陰病(脾經寒濕)沒有解決,而寒邪深入造成的,所以治法要兼顧太陰寒濕; 附子:振奮海底真陽,讓天空太陽的光芒重新照耀起來; 白術、干姜、炙甘草,干燥脾經,運化脾經; 茯苓,讓大禹幫助我們治理全身泛濫的水濕,讓蒙蔽心的水濕、陰霾消散; 桂枝,疏通被寒濕凝結的血脈,水氣上升的通道,暢通脾經的運輸通道,溫暖小腸,讓心陽的陽光順利照耀下來; 記住重用茯苓,跟附子白術干姜炙甘草這些大辛大熱的藥加起來等量,把蒸騰起來的水氣,象空中的云朵一樣,重新凝結成雨水,實現整體的循環; 茯苓力量比較清潤,失眠厲害的可以改用砂茯神,更嚴重白天都神志失常的人,改用龍骨牡蠣; 附子的量,開始要小,慢慢加大,10克起步,每2天加5克,給寒涼轉溫暖一個緩沖的時間; 考慮附子太剛烈,開始先用溫和一點的淫羊藿和杜仲代替,等少陰寒濕去得差不多了,轉彎結束上正道,要加油門了,改用大辛大熱的附子; 這就是傷寒論的茯苓四逆湯,很多學中醫的人,不注意這個方劑,但這是很核心的一個方子,背后的原理一定要搞懂,融會貫通; 我用過很多次,效果杠杠的,吃下當晚睡覺就大幅加深,舌頭水濕一兩天就變好起來,早上起來臉色紅彤彤的,像小孩子的臉。 有睡眠淺、手腳冷的人,附帶白痰、眼紅、掉頭發、耳鳴的,要專心治好少陰病和太陰病,以上病癥大多會全部轉好; 這也是人體一個重要的內在規律,頭上的病,是由下面的肚子造成的,腳上的病,大多是上面的軀干生病了導致的,叫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不光湯藥是這樣,扎針也是這樣,經脈是由腳部到頭頂的,所以頭疼了,我們扎腳上,或扎手上就可以。 附子的禁忌 附子是大辛大熱的藥,有少陰病的人才能吃:要單獨久煎1小時以上,才能充分分解。 第一,身上很熱,口渴,出大汗的人,脈搏洪大的人,舌頭發紅,有明顯黃苔的人,就不是少陰病,不能用附子; 第二,既要有太陽照耀大海,同時還要有天空云朵下雨,形成循環,所以用附子的同時要配大量茯苓,或少量砂茯神,或少量白芍,讓身體的能量循環起來,就為我們所用了。 少陰病(腎陽虛)的中成藥 附子理中丸,是比較接近上面方劑的,它的成分是附子、干姜、黨參、炒白術和甘草。 遺憾的是,缺少重量級的一味茯苓,不能收攝泛濫的腎水; 還少了一味桂枝,不能溫通小腸附近被寒濕凝結的心腎相交的通道。 所以手腳涼的人,少量吃幾次是可以的,但是由于缺少了一味回收熱量重新下雨的藥,茯苓或白芍,多吃就要出現熱量泛濫了。 我以前也不知道為什么,最近讀懂了傷寒論這幾個條文,才明白大量的熱,沒法被人體內在的循環系統吸收利用,反而造成局部熱化,或肺胃濕熱。 這也是人體內在循環的一個基本事實,心腎相交,蒸騰和下雨,非常重要。 什么是虛? 虛,是少了,原來應該有的,現在不夠用了; 虛寒,就是寒太盛,正氣不足,也叫腎陽虛,是正氣不夠用了; 血虛,就是血少了,肝血不足了,心臟被迫加速了,血流動快了,血熱了; 腎陽虛,是膀胱這個海洋深處真陽不足,得不到太陽的照耀,水氣無法被蒸騰起來,無法滋潤萬物,陰寒的水濕泛濫了; 腎陰虛,本質是肝血虛 陰虛,我也被弄糊涂了好久 腎陰虛,實際上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問題不在腎上,而是在血,在心血、肝血上; 腎主導的是膀胱的水,通過腎陽蒸騰起水氣,成為津液,為陽氣、正氣; 血是由心臟(中醫叫心包),和肝來主導的,是血液,是陰血,統稱肝血; 陰虛,叫肝血虛比較準確,叫腎陰虛容易誤導人到腎上面去。 輕度陰虛,只治腎陽+脾濕 心臟,接收肺吸納的新鮮空氣以后,造血,流經小腸,帶上食物的營養物資,通過脾經這個運輸大隊長,運送給全身五臟六腑,再回收到肝,叫肝藏血; 脈管的里面是血液,是陰血; 脈管的外面是津液,是陽氣; 腎陽,通過蒸騰膀胱的水氣,形成津液,即陽氣,推動脈管里面的血液,運送到全身各處; 如果腎陽不足,陽虛了,那么推動力減小,血流量變小,形成血虛,肝血虛少了,但是是輕度的; 這時是以腎陽虛、脾寒濕為主,只要振奮腎陽,排除脾寒濕,輕度的血虛就自己解決了。 髖關節炎案例 我給70歲母親治療髖關節炎,后來才明白這個要點: 她大腿兩側筋脈痛,坐久起立就很痛,痛得厲害,連走路都不能走; 在家鄉省會城市四五家市級省級醫院,看了半年都沒解決,醫院后來止痛針,腳是不痛了,但全身和臉浮腫; 帶到杭州,開始幾個醫生開的藥,都是考慮風濕,考慮活血,一點效果沒有,失眠更糟; 后來趕鴨子上架,自己看書,自己給她開藥; 開始也是考慮活血,發現濕氣反而變重,腿腳改善不明顯; 后來撤掉所有活血藥,只是溫腎陽,只是祛脾經寒濕,只是用砂茯苓讓心歸位解決失眠; 藥開對了,只吃了1劑2次,腿腳反而不痛了,睡得也很好,舌苔水濕也好起來,臉色好起來。 很深刻的體會。 這就是輕度的血瘀,我們不要人工去干預,我們只管讓心歸位、恢復腎陽、恢復脾經,五臟六腑自己回去處理身體的各種問題,這應該就是順應自然的療法。 男士肝血虛(陰虛) 平時因為飲酒、熬夜、或脾胃濕熱等原因; 大量吃這些燥熱的食物; 是胃熱太強了,血里面的水分都要被蒸干了; 血液消耗太大,也會變成肝血虛陰虛; 西醫的肝纖維化和肝囊腫都與此有關。 陰虛的主要特征: 皮膚,輕輕一抓,立馬幾道紅印子,半天消不下去; 舌頭干燥、沒有舌苔,或舌苔沒有任何水分的感覺,舌苔干燥而黃或黃黑; 晚上睡覺身上滾燙,白天又正常; 脈搏又細又快; 上下竅有無故出血癥狀; 以上有一條,不分男女,就是陰虛(肝血虛熱)了; 當然還同時伴有其他證,比如太陰病和少陰病。 女生:陰血虛+陽虛+脾寒濕 現在的女生,被教育成瘋狂地大量吃牛奶水果,病癥都非常一致 既有手腳冷、大便細軟溏瀉、痛經; 又有失眠、入睡難睡眠淺; 還有例假提前或推遲; 脾寒濕導致腎陽不足,腎陽不足導致血液陰寒凝滯,時間長了,變成瘀血,變成陰虛肝血虛; 既有脾寒濕,又有陽虛、還有血虛。 金匱腎氣丸 如果出現女士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考慮金匱腎氣丸 金匱腎氣丸的成分:熟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制) 活血涼血:熟地黃、牡丹皮、山茱萸 祛濕健脾:茯苓、山藥、澤瀉 溫陽通脈:附子、桂枝 這是張仲景《金匱要略》里的方劑,三個方面入手是比較合理的; 這里要注意,附子的用量很小,只有前面地黃的1/8,因為有瘀血的血虛熱,所以的附子陽性太強,要少少地溫腎陽,這個是關鍵; 地黃丹皮茱萸是針對肝血虛,祛瘀血的,附子是溫腎陽的,不是什么引陰入陽; 因為有脾寒濕,用桂枝疏通被寒濕凝結的經脈,而且用量一樣很小熱性不強。 桂附地黃丸里面,桂枝換成了肉桂,肉桂就熱性太強了,變成了大溫中焦,對血熱反而不利,這個搭配就不合理。 早幾年,被這兩個中成藥,搞得稀里糊涂,看了幾個名家的講座,現在回憶感覺都沒講清楚。 針對以上現代人的體質,金匱腎氣丸用茯苓山藥澤瀉偏重祛濕,健脾的力度還比較小,還應該加白術、炙甘草、灶心土等健脾力度更大的藥物。 當然還要結合,后面講的太陽病、少陽病等癥狀,同時用藥。 陰虛的中成藥 除了上面的金匱腎氣丸 各種名稱的地黃丸很多:如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等等; 都只適合單純的陰虛,既沒有太陰病的,也沒有少陰病的,陰虛肝血虛; 服用前,要通過前面陰虛的主要特征,滿足2條以上,判斷自己是否絕對屬于陰虛了; 同時要把握自己太陰脾和少陰腎陽虛的情況; 當然還要兼顧后面講的太陽和少陽的病癥。 安宮牛黃丸 新冠疫情,包括其他溫熱病的晚期,就是內閉外脫,外脫就最后的陽氣要飄散了,內閉就是心陽,被痰濕完全包裹住了,心無法制造陰血了; 表現為: 神志昏迷,昏聵(kui)不語 冷汗淋漓,氣息短促; 身熱驟降,面色蒼白,四肢厥冷; 脈細微無力欲絕。 先用參附湯,再用生脈飲,都加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就是解決痰濕蒙心這個環節的,部分中風的如果是痰熱蒙蔽心包的,針刺放血后,加吃安宮牛黃丸; 因為含有麝香,麝香本身比較貴一點,又被商業炒作到很高的價格,跟其他高價的中成藥一樣,安宮牛黃丸也只是在特定環節才能使用1-2顆的,清醒了馬上要換藥; 用早了,反而病情加重,沒病的人更是不能吃; 我們家沒機會碰到這樣嚴重的案例,沒用過。 我們在前期、中期有很多便宜的人為祛痰濕的,郁金、瓜蔞、膽南星之類的; 更早期的白痰,我們在前面的太陰病里講過,直接祛寒濕健脾就可以了,治好太陰病,痰自己就沒有了。 沒必要拖到生命最后一刻用這種高價藥; 陰虛的話題,本人恐怕經驗還是有限,今天先講個大概。 少陰病,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離各種絕癥的病癥,只是一步之遙。 雖然暫時表現為,失眠、怕冷之類的小癥狀,拖上個10-20年,如之前文章所講述的,各種西醫檢測到的,腫瘤、高血壓、糖尿病、尿毒癥、癌癥,包括關節炎、水腫、通風。。。都是從這里開始的; 而且等儀器檢測出來,一般都是中后期了。 太陰層、少陰層,被攻破以后,體內正氣沒有抵抗力了,大門、小門和后門全部洞開,鬼子進來是遲早的事。 太陰少陰是人體核心之道 我們通過治好太陰病和少陰病,即使是牙疼、胃病、脫發、失眠、耳鳴、水腫、筋骨疼痛、骨質疏松、痛經閉經、糖尿病。。。這些看起來非常麻煩的癥狀,也能快速地好起來; 抓住人體核心,這個好起來的速度,其實是非常快的,再復雜的病癥,我的體會,就是1劑2劑大幅見效,2-3天一副藥,也就2個星期要全部恢復成健康人,然后再吃2-3副補補腎精即可; 翻看過去10年,家里人去市區大醫館看病的方劑單據,那些中醫醫生都是沖著病痛這些表面現象去了,幾乎沒有針對太陰少陰這兩個核心開藥的,所以幾口人看了十幾二十次,幾乎都沒有效果。 我也慨嘆于自己自學這些年,好幾次,差點走上跟他們一樣的彎路; 好在我不斷地拽回了自己,緊抓核心經典,遠離今人妄解。 所以想學中醫的,大家一定要盯緊《內經》和《傷寒》,包括今天我在這里長篇大論,都不要輕信,要以經典背后的原理,以人體內在運行規律,為唯一標準,加以篩選,選擇吸收。 我有一次跟一個老同事說: 如果你看了20個中醫醫生都沒效果,你還會對中醫醫學有信心嗎? 他說沒有信心了; 我說,你要記住,中醫醫生,不等于,中醫醫學! 所以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反省自己真的是關鍵! (+2)太陽病:太陽病,跟少陰病,是一個系統的兩個部分,是一個圓形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少陰病,是膀胱這個海洋里水氣,受太陽(心)照耀而蒸騰向上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太陽病,是水氣蒸騰到了天空(體表毛孔),又經過涼降,而下雨,重新流入膀胱(大海),再變成尿液,排出體外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體表,是陽氣充滿的地方,用來低于外界邪氣的侵入的,陽氣充足,象中午的太陽,所以叫太陽; 對應到一天當中是上午9點到下午3點,一年當中是我們常說的夏季,農歷4-6月; 水氣蒸騰到天空中后,要被涼降,把垃圾帶走,匯入膀胱,排出體外,叫寒水; 所以叫做太陽寒水。 對應到身上,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都是正氣充足、能量強盛的狀態。 太陽病的總則是:脈浮、頭痛、項強、惡寒; 太陽病典型特征就是怕冷+發燒; 項強,項就是脖子,強(念jiang同僵硬的僵),也包括了肩周和背部; 脈浮,代表陽氣比較盛,在城墻外擋住了邪氣,脈搏強盛; 因為寒氣被擋在了體表,所以脈搏摸起來,象一根皮管,脈管表皮偏硬,中間有波浪似的脈搏; 對比前面的少陰病,少陰病是讓邪氣鉆進來了,自己也抵抗不住了,脈微、細。 太陽病,大家碰到都很緊張,因為怕冷+高燒,其實也說明正氣非常充足,正在城外跟鬼子戰斗,所以動靜很大,又是飛機又是大炮; 少陰病,是鬼子已經進城了,聲音不大了,但是危害很大,入腎了。 頸肩腰背痛 足太陽膀胱經,從腳后跟,沿著脊椎兩側上行,一直到頭頂,到眉心。所以感冒了會頭痛。 太陽病時間長了頸椎痛、肩周炎、腰背疼、椎間盤突出,都是太陽病沒治好,被攻破了,一部分邪氣直接深入了少陰層,一部分邪氣留在太陽經深層,導致頸、肩、背、腰的酸痛。 如果沒有深入少陰,只是停留在太陽層面的腰背痛,只要用扎針的方法,扎一下腳上太陽經末端的穴位:申脈穴、束骨、或足通谷穴,或膝蓋后面的委中穴,引導氣血自己來排除邪氣,可能很快就不痛了。 當然用湯藥也是可以的,桂枝加葛根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一味葛根,肩、背、腰椎問題,會得到神奇的解決;無汗的用葛根麻黃湯; 時間長的肩背痛,一般還有太陰和少陰病的可能,要同時用藥; 葛根是爬藤一類的植物的根,我們取它爬坡鉆入縫隙的能量特性,類似與我們足太陽膀胱經,抓在背上一樣,非常有效。 植物的生長形狀,代表它的能量特性,這也是中醫有趣的地方。 太陽病分為有汗和無汗 無汗的太陽病 脈浮而緊,按上去,象按在一根橡皮管子上面,橡皮管有一點厚度頂著手指; 浮而緊,代表寒氣郁結在皮膚毛孔表層,所以身體怕冷,發燒。 小孩發燒 兒童的發燒,一般是無汗、脈浮緊、惡寒重、頭痛,這種的脈搏判斷準確,一劑麻黃湯,捂點汗,不要大汗,過半個小時燒就退下來了; 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也可以 蔥白蔥須4個+豆豉10克,煮湯10分鐘,也可以 黃豆50克+紫蘇10(后下),發熱加綠豆10-20克+黑豆10克,也可以 平時有太陰病的,加10克生姜,2克小茴香,溫脾祛濕 這幾種方法,統統可以實現麻黃湯一樣的效果,打開毛孔,出點小汗,不要大汗,寒邪就被趕出去了。 相關的中成藥和食物,事先家里備好。 小孩發燒的前1-2天是有前兆的,一般會有噴嚏、頭疼先出現,同時手心發熱; 這時你摸脈搏,有脈浮緊,晚上睡覺有手心發熱,就可以用上面的方法,發燒還沒起來,寒氣就被你趕走了。 不影響胃口,不影響讀書,睡得香。 這幾個感冒食療方,大家最好熟悉起來,簡單方便,沒有副作用。 有些兒童高燒到40度 一般是發燒起來的時候,沒有及時治療,或者用西藥退燒藥等一通亂搞,或打鹽水把邪氣引入深層了,表現為高燒不退,舌體發紅,舌苔黃厚; 多是太陽、少陽、陽明,三個層面同時被邪氣攻入,正氣和邪氣斗爭激烈產生的高熱,要葛根湯+小柴胡+生石膏(重用80克以上),判斷正確1劑退燒,2劑全好; 這種情況,要有經驗的中醫醫生才能速效; 如果送到西醫醫院,一般是繼續打鹽水,把正氣打趴下了,可能能退燒,有的一直打不趴下,就退不了燒,還得靠中藥; 之前文章,白血病,就是一直高燒不退,一直被西藥折騰的,然后出現白細胞生長受限,都是幼稚白細胞,西醫發現了,就又說是白血病,害人不淺。 遺尿也是太陽病 之前的文章,講遺尿的治法,強調要用麻黃; 你看,太陽病,太陽寒水,蒸騰上來的水,不能正常通過涼降實現下雨,就會泛濫,遺尿就是一種泛濫方式; 當然遺尿的,同時一般都還有太陰和少陰問題。 太陽病亂治,容易變成少陰病 有很多家長,跟我以前一樣: 孩子發燒,趕緊送醫院,吊鹽水,過了1-2天燒是退了,認為是好了; 實際上是人體正氣被打趴下了,燒退了,但后續一整個星期,孩子都胃口不好,痰很多,沒精神,沒力氣; 錯誤的方法把邪氣,從太陽病的層面,引入深入到太陰或少陰層面,過不了多久還得生同樣的病; 再多幾次,就只有少陰層面的怕冷,沒有太陽層面的發燒了,因為腎陽不足燒不起來了。 少陰層面的問題就屬于腎的問題了,我們前面講過,屬于腎陽虛了,進一步忽略,變成陰虛; 離大家害怕的西醫命名的哮喘、白血病、癌癥。。。就很近了,壽命要比健康人少10年以上,而且進一步由于從小沒有中醫理念,繼續在西醫里面轉悠,最后10-20年百病纏身、痛不欲生。 所以懂點中醫,還是很有必要的,孩子少受很多罪,將來工作的時候體力充沛,健康長壽,家長更是少被折騰半夜跑醫院。 女士亂吃感冒藥,把自己吃成斷經 市面上的很多治療感冒的中成藥,都不太合理,清熱藥的成分太多,健脾扶腎陽的成分很少,反而傷正氣; 有一個感冒藥,電視里廣告震天響的,配方竟然是黃芩、金銀花、連翹,全部清熱傷正氣,不知道害了多少人,而且還在繼續; 男士感冒亂吃藥的少一點,但女士有很多亂吃感冒藥的 這些寒涼的感冒藥,把太陽病的邪氣,引入到太陰和少陰的層面,把自己吃斷經了的也有 這種情況要快點治好,拖時間長了,瘀血凝固,就很不好治了 食療方很簡單: 黃豆50克+生姜10克+紅糖10克+紫蘇10克(后下) 女性比男性的平均壽命要長不少,就是因為有月事排毒,所以要避免經期感冒,避免寒涼下肚; 這也是健康美顏的重要法則,比世間頂級的化妝品還要好上十倍。 女生和男生的氣血運轉區別 男生以氣升為主,血降為輔,心這個太陽照耀膀胱以后,氣上升到喉部成為喉結和胡須; 女生以血降為主,氣升為輔,心生血,下流到小腹,通過膀胱,形成月事,遂以排毒; 這個月事流經的通道,仍然是太陽和少陰,心腎相交的通道,所以女生的太陽病感冒,如果有肚子寒涼(太陰病)在先,寒邪很容易侵入少陰,并直接影響經期的穩定性; 女生一旦少陰受寒,輕的就是痛經,重的是閉經,這時只要暖肚子,用上面的食療方,治太陰少陰即可; 如果時間長了有瘀血了,不管是閉經、提前還是延后,崩漏,都是有少量的瘀血,用桂枝茯苓丸加當歸芍藥散,都有神奇的效果; 再嚴重的,變成膀胱蓄血,或小腹大面積瘀血,小肚子急痛,人疼得死去活來(不是闌尾),或者人會發狂,人腦清醒但無法自控,略微好點的是每遇經期前發狂; 這時要用桃核承氣湯,也是一副極為簡單的方劑,吃完2-3劑,拉幾次膿血,就完全好了,不再復發。 這都可以歸為太陽病,叫太陽蓄血,都有桂枝、茯苓,有瘀血,加一點活血化瘀的白芍、阿膠、丹皮、大黃之類的; 男的也有太陽蓄血,在膀胱,初期尿不出,用滋腎丸2次就好了; 然后有尿血,類似西醫的前列腺炎,也用桃核承氣湯;嚴重的類似西醫的膀胱癌。 太陽和少陰,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運轉系統。 有汗的太陽病 表現為:動不動就出一身汗,汗一出,就覺得全身發冷,怕風。 據說,林彪最后幾年,就特別怕風,屬下匯報工作,必須站在2-3米開外,否則屬下翻開日記本,他都能感覺到風,冷得很。 這就是典型的太陽病的桂枝湯癥,當然他還有怕光怕吵,有嚴重的失眠,應該還有少陰病、太陰病; 位于西湖西側的浙江賓館內“七零四”工程,據傳是林彪的秘密地下軍事指揮中心,展覽牌上有他病癥的詳細記錄; 象林彪這種,中老年人,汗出惡風的,太陽病桂枝湯癥,情況還不少,但多伴隨著太陰病和少陰病,要同時下藥。 想來,林彪當時也是國家級的高干了,這么簡單的病癥,身邊居然沒有人推薦好的中醫醫生給他; 而林彪自己還很喜歡中醫,經常拿著中醫書看,居然沒有去找來好的中醫醫生,也是奇怪。 上一篇文章,也說到,慈禧太后過72歲生日,山珍海味吃多了,得了熱性痢疾,按說中藥方劑也不是特別復雜,太醫沒開對,拉了2周就一命嗚呼了; 吃多了,就得熱痢連拉兩個星期,這樣看來慈禧太后晚年的身體并不太好,大概率是本來就有太陰病和少陰病,還有少陽病或厥陰病; 網絡上,很多文章,一本正經說是慈禧太后的養生茶之類的,身體這么差,還養生茶,我們稍微了解一下慈禧,就應該知道是騙人的; 慈禧她身邊太醫那么多,熱痢,居然沒人敢給她開正確的方子,應該是慈禧自己對補藥的認知,阻止了太醫開出苦口的良藥; 看來能不能看好病,不在于有沒有好的醫生,大家也不要張口就說,找不到好的中醫醫生; 從林彪和慈禧的案例來看,關鍵在于自己的認知,有可能是我們的認知,阻止了好的中醫醫生的向我們靠近,或者讓我們擦肩而過。 太陽病用藥 無汗怕冷發熱的麻黃湯,可代替的中成藥,食療方很多,如上我寫的; 有汗惡風發熱的桂枝湯,沒有中成藥,也沒有食療方,但方劑不復雜: 桂枝9克、白芍9、生姜9、炙甘草6、大棗4個(掰開) 淘寶上有很多店家配好的丸藥,只是藥量偏小了點。 這個方劑,常年喝酒的人,或舌苔黃厚膩的人不能用,即有濕熱的人不能用,只適合脾胃寒涼的人。 熱痢 說說要了慈禧太后命的熱痢。 熱性的拉肚子,一天拉十幾次,同時肛門有灼熱感,拉黃泥巴水,或黃水;拉到你完全虛脫都停不下來; 你去看西醫,怎么止瀉都沒有用。 這種腸胃的問題,按道理是前面說的陽明病,用香連丸,黃連和木香,用黃連清除胃腸的熱就可以; 但是很多時候,不完全是陽明病的問題,你會發現他還會有太陽證; 要不就是有汗的桂枝湯證,脈搏是浮不緊的,要不就是沒汗的麻黃湯證,脈搏上是浮緊的; 這時候的熱痢,要用以太陽病為主,開麻黃湯或桂枝湯,稍微加點黃連,有膿血的加點阿膠,只要1-2劑熱痢就治好了。 其他太陽病: 痰白稀的咳嗽 是太陽病麻黃湯證+太陰病 有中成藥小青龍顆粒,取自傷寒論的原方,小青龍湯 鼻炎、咳嗽、哮喘 鼻炎、咳嗽、哮喘的人,一般也是太陽病麻黃湯癥,加太陰病+少陰病 蕁麻疹 有屬于太陽病的,用桂枝麻黃各半湯,速效 當然多還有太陰病,要同時下藥。 好,太陽病,就講這么多; 小結太陽(心)照耀海洋,海洋底有真陽(腎陽),鼓動水氣蒸騰,到天空,涼降下雨,就這么個自然循環,也就是我們身體里的少陰和太陽層面的循環; 記住心腎相交 用藥先幫助心、腎和脾,三者歸位; 就是先治太陰和少陰; 絕大部分的疑難雜癥,身體自己就能好,而且速度很快。 下次,我們接著講,第三組少陽病和厥陰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