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今天繼續來分享2023年我所閱讀過的書籍,并嘗試為讀過的書籍寫下一點推薦語或者稱之為感受。既是回顧也是復盤。此刻我內心最大的感受便是:閱讀,是一件簡單而又充實的美好之事。 11.《高手教師》魏智淵 魏智淵老師可謂是當下教育界大神級的人物,我曾有幸聆聽過他的一次線上關于教師專業成長的分享,魏老師并沒有制作課件,只是平實地講述,但他的講座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高手教師》與其說是傳授關于教師成長的技能與經驗,不如說是傳授卓越教師的思維邏輯與精神特質。比如程序思維、底層思維、結構思維,從繁瑣中脫身從庸常中反思以抵達修身、立業之本。 魏老師以散文式的文字講述教育的方方面面林林總總,對于我們身臨其境卻渾然不知的教育日常分析講述到鞭辟入里入木三分。魏老師的文字可見一斑,令人敬佩。 12.《教師閱讀力》劉波 閱讀力即成長力,劉波老師用自己的閱讀史來講述自己的成長史,有力地證明了閱讀對于教師的專業成長的意義和價值。 教師為何讀、讀什么、以及如何讀幾乎是所有教育名家都會講述的話題,而劉波老師卻用了整整一本書來論述這些核心問題。閱讀滋養生命靈氣,劉波老師用自己的專業閱讀史驗證自己的專業成長史,更具有說服力與實踐性。 這本書也為我呈現了何為主題化寫作:圍繞一個核心主題,進行系列化的專題寫作,深挖一口井,掘井及泉,這樣也是突破寫作隨意化、片面化的困境。 13.《為未來而教,為未來而學》戴維·珀金斯 戴維·珀金斯(David Perkins) 是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資深教授,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稙槲磥矶蹋瑸槲磥矶鴮W》是他對教學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是關于對教學本質、教育本質的思考和追問。細細讀來,內容都是對傳統教育的質問與顛覆,最少也是一種警醒。 作者戴維·珀金斯致力于探索更好的方式去思考“什么知識值得學習”這個問題,而不是提供一個教條式的答案。正如其在序言中所說的那樣:我希望為大家提供一套工具,包括有助于在整個教育系統、國家層面來解答這個問題的一系列關鍵概念、標準及最佳途徑。今天的學習者生活在一個復雜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社會中,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面對生活,重新建構教育藍圖迫在眉睫。 教與學,師與生,現在與未來,是教育領域永恒的話題,是我們終其一生都需要思考的教育本質。老師為未來而教,學生為未來而學,我們的未來才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14.《教師成長力》郝曉東 這是我第二次閱讀郝曉東老師的這本《教師成長力》。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的時間是一年前的2022年11月19日,讀完這本書的時間是2022年的12月21日(書籍上有標注,因此可以查到)。 第二次閱讀本書源于學校開展班主任工作室共讀共寫活動,我向校長推薦了這本書并得到許可。我推薦這本書的理由是,對于班主任的成長來說,讀一些技術性與工具性的書籍當然可以,但是如果老師們的觀念得不到更新與轉變,技能的提升也只是淺層次的。 郝曉東老師對于教師的專業成長有很深的研究,郝老師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一些新穎而又深刻的觀點:比如認知決定個人的成長,比如寫作是教師成長的驅動力,再比如英雄旅程的個人成長史,又比如榜樣揭示自我鏡像,引領個人成長。 當代著名教育文學家傅東纓先生稱這本書為教師專業發展圖譜,可見對于渴望在專業成長上有所提升的老師,這是一本可以讀也應該讀的一本書。 2023.12.09 滕大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