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岐黃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風濕科主任姜泉教授在國醫大講堂作了《基于指南推薦的類風濕關節炎中醫治療》講座。 ![]() ![]() 什么是RA? RA是一種慢性、高致殘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陸地區的患病率約為0.42%,中國患病人群總數約500萬,5-10年致殘率高達43.5%,因此,有必要引起我們對這類患病人群的重視。 ![]() ![]() ![]() 病證結合,推出優勢方案,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 2017中華中醫藥學會《類風濕關節炎病證結合診療指南》,針對不同證候類型,推出了RA中醫治療方案。 ![]() ![]() ![]() RA中醫治療專家共識形成過程中的四輪研討 第一輪主要針對指南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二輪主要對基于證據評價的所有治療措施進行評價;第三輪主要針對藥物的適用范圍進行評價;第四輪治療策略進行評價。經過四輪德爾菲法,以及廣泛征求意見之后,達成專家共識。 ![]() ![]() ![]() 診療指南的形成 風濕病分會主導,26家單位,近60名專家參與,通過四次工作會議,制定了類風濕關節炎病證結合診療指南(草案)。 ![]() ![]() ![]() 診斷標準參考 參照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RA)分類標準或2010年ACR/EULAR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 。 ![]() ![]() 病 因 1.體質(遺傳 ) 中醫學認為各種慢性病、難治病多屬于體質類疾病。體質決定著疾病的發生、發展與預后。 2.季節,環境 季節、環境的變化出現癥狀的會有所不同 , 腰酸腿疼、關節腫痛等病癥隨著天氣氣候的變化及環境的不同出現加重表現。
外邪:風、寒、濕、熱 。 內邪:痰、瘀、毒。 病 機 1.邪侵是RA致病的主要因素。
緩解期痰瘀互結致病程纏綿,可至氣陰不足、氣血衰少; 中至晚期耗氣傷血,損傷臟腑(五臟痹)。 1、風濕痹阻證 方劑:羌活勝濕湯,蠲痹湯,大秦艽湯。
關節腫者:加薏苡仁20g、防己10g、萆薢15g。 2、寒濕痹阻證 方劑:烏頭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麻黃附子細辛湯。 加減 關節腫脹者:加白芥子10g。 3、濕熱痹阻證 方劑 :宣痹湯,當歸拈痛湯,二妙散。 加減:通經活絡加引經常用。 下肢宜加松節、防己、萆薢; 4、瘀血阻絡證 方劑:身痛逐瘀湯,桃紅飲。 加減 血熱者:改熟地為生地15g。 5、氣血兩虛證 方劑:黃芪桂枝五物湯,十全大補湯,歸脾湯。 6、肝腎不足 方劑:獨活寄生湯,三痹湯,虎潛丸。 加減 腎陰不足者:加山萸肉10g、菟絲子10g、醋龜板15g。 善用蟲類—地龍 全蟲 烏梢蛇 7、氣陰兩虛證 方劑:四神煎。 ![]() 四、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現代方劑 1、清絡飲:主要由苦參、青風藤、萆薢、黃柏等藥物組成,能降低RA患者晨僵時間、關節壓痛指數、關節腫脹指數及疼痛VAS評分,主要用于RA濕熱痹阻證。 2、益氣養血通絡方:主要由黃芪,白術,茯苓,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雞血藤,續斷,牛膝,桑寄生,秦艽等藥組成,可用于RA的辨病治療。 3、補腎祛寒治尫湯:主要由熟地、川斷、淫羊藿、骨碎補、補骨脂、桂枝、白芍、知母、蒼術、麻黃、防風、威靈仙、伸筋草、牛膝等藥組成,主要用于RA腎虛寒盛證的治療,具有緩解癥狀、改善關節活動功能,降低ESR、CRP的效果,與MTX配伍具有協同作用。
10:00——11:30 岐黃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望院長朱立國 《頸椎病的診療規范及關鍵技術的傳承創新》講座 觀看精彩直播詳情,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國醫書院”小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