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千古風流人物就如天上的星宿,既璀璨又繁榮。不過,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以文才而名傳千古的女子,卻沒有幾個,后世認識的天下第一才女,也僅李清照一人。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為宋代婉約派詞人。她雖然稱不上一個高產(chǎn)的作家,其流傳至今的詞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句不絕”、“無一首不工”,其中的很多首詞還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 有“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的含蓄蘊藉,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凄冷寂寥,還有“才上眉頭,卻下心頭”的婉轉(zhuǎn)愁緒,實在是詞家大宗也。 當然了,在封建時代,一個女子想完成這般成就,除了其本身的灑脫才情之外,還離不開一個大宗家族的支持和熏染。李清照的父親師出名門,母親生自望族,姐夫、妹夫都是大人物,還有一個遠房更是千古留名。 李清照的人物網(wǎng)李清照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得意門生,他和廖正一、董榮、李禧并稱“蘇門后四學士”,官至文閣大學士,母親王氏有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一說是宰相、岐國公王珪的長女,王拱辰孫女為李清照的繼母。 當然,不論是狀元之后,還是宰相之后,這都足以證明李家有著極其濃郁的文學風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李清照從小便耳濡目染,加上本身聰慧穎悟,所以才華過人,自少年便有詩名,一生都活得灑脫不羈。 李清照六歲時,就跟隨父親到京都生活,學習文化。儒雅的生活環(huán)境,加上東京的繁華之景,一點點激發(fā)出了李清照對詩、詞賦的熱情。 十六歲那年,李清照便寫下了那一首曠世佳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此詞一出,瞬間點燃了整個京師文壇,當時,各家“莫不擊節(jié)稱賞,未有能道之者”。 一年后,李清照結(jié)識張耒,又作下一首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此詩筆勢縱橫,總結(jié)了唐代“安史之亂”的興衰教訓,借舊朝歷史,直指當朝統(tǒng)治。一個才入世事的少女,卻對國家社稷有這般關(guān)注和憂慮,實在令人刮目相看。 那個時候,李清照正是聲名鵲起,春風得意時,在京師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同時,她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了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此時,李清照的父親擔任禮部員外郎,趙明誠的父親任吏部侍郎,都是朝廷高官,到后來,趙父還坐上了宰相的位置,所以兩家屬于是門當戶對。 不過,這些都還不是李清照關(guān)系網(wǎng)中最牛掰的人物。在李清照母親那邊,還有兩個超級有名的大人物,一個是蔡京,一個是秦檜。 蔡京、秦檜當姐夫關(guān)于蔡京和秦檜這二位,估計大家都不陌生,他們都是宋代的大奸臣,同時也是李清照表姐、妹(兩個姨母的女兒)的丈夫。 蔡京是北宋末年的宰相,他天資陰險毒辣,舞弄權(quán)術(shù),見利忘義,以至于兄弟不和睦,父子不相干;在晚期,他還以家為官府,所有向蔡京謀求官位的人,只要贓款到位,就算是仆人都能當上美官。 針對于那些和他政見不合的人,蔡京則是處處打壓,就連李清照的父親,和他的老丈人都不放過,最后導(dǎo)致朝廷幾乎無可用之人,國家禍亂不斷。 因為奸詐,宋徽宗曾多次罷免他,然而一到罷免時,蔡京就會向皇帝求饒,跪地磕頭,早已失去了廉恥心。當年金軍南下,邊事緊迫,蔡京卻舉家南逃。 天下士人都稱蔡京“六賊之首”,晚年的蔡京,接連被貶,最后在前往長沙途中,活活餓死街頭。雖貶死在路上,但天下人仍以他沒被處死而抱恨。 秦檜這個人就更不用說了,他是南宋乃至中國史上的大奸臣。在靖康年間,秦檜曾擔任御史中丞,那時的他還是反對割地求和的一派,然而自從被金兵俘虜后,他就選擇了賣國求榮。 南歸后,秦檜深得高宗的信賴,一步步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從此以后,他一邊主張求和,一邊植黨專權(quán),獨攬相位。 同時,他慫恿高宗讓北伐的大軍班師回朝,收回大將兵權(quán)。那個時候,岳飛都快打到金國的老巢了,最后卻被十二道金牌給逼了回來,以至于十年之功,廢于一旦,宋朝江山,中興無望。 除此之外,他還促成了紹興和議,讓南宋向金稱臣、納貢、割地,還規(guī)定趙構(gòu)不能沒有理由罷免秦檜的宰相之位。 這樣一個賣國賊,就是跪上萬年又如何,而和秦檜一起跪著的,還有他的妻子,也就是李清照的表妹王氏。 而除了蔡京和秦檜之外,王安石其實和李清照也有一點關(guān)系。據(jù)悉,蔡京的弟弟蔡卞,是北宋名相王安石的女婿。 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主持變法,大力推行改革,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當然了,對于李清照來說,這些關(guān)系都太遠了,對她的人生也產(chǎn)生不了什么影響,這些人不對李家下手那就是燒高香了。 李清照的晚年1127年,“靖康之變”發(fā)生,北宋朝廷覆滅,南宋開始。那段時間,趙明誠東奔西走,從汴京陷落,到國破家亡,再到母親病逝,南下千里奔喪,在這三年時間里,趙明誠勞心勞力,心力憔悴,最終病逝而亡。 此時的李清照,已年過四十,丈夫病故后,她便帶著家中的書畫金石,流徒南方,伶仃孤苦。 ![]() 到后來,李清照的圖書文物盡數(shù)被盜,生活更加拮據(jù),在孤苦無依之際,49歲的李清照再嫁軍中小吏張汝舟。 然而,這個張汝舟并不是個什么正人君子,他從一開始就在打那些珍貴收藏的主意,可得知李清照家中財物所剩無幾后,便整日對她謾罵不止,甚至拳腳相加。 最終,李清照告發(fā)張汝舟徇私舞弊,經(jīng)查屬實,張汝舟被編管除名。李清照雖得以離婚,但因告發(fā)丈夫一事,也被判入獄2年,最后在親友的大力營救下,關(guān)押9天后被釋放。 ![]() 盡管經(jīng)歷了顛沛流離、家財被盜,又再嫁歹人、離異入獄,但李清照并未從此一蹶不振,詩詞賦的熱情反而越發(fā)高漲。 直到1155年,七十一歲的李清照悄然離世,天下第一才女的故事就此畫上句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