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俗話說得好:“亂世造英雄”,在充滿犧牲和奉獻的革命歲月當中,許多革命先輩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經歷了無數戰爭的洗禮,我黨軍隊從中培養出一大批戰功赫赫的革命將才,他們不畏艱險,敢于沖鋒在前,為部隊樹立了榜樣。 其實說是戰將如云,但是真正能被稱得上是“軍神”的屈指可數,大家對于毛主席身邊最會打仗的將軍,似乎也沒有統一的說法。 據說中共有著四大軍神,分別是徐向前元帥、粟裕大將、林彪元帥以及劉伯承元帥。對于誰是第一,大家也都是各有千秋。 第一軍神人們一般都是在林彪、粟裕之間進行選擇,也有跳出這四個說彭老總是戰神的,還有人稱他為第一戰神的。 客觀來講,彭老總打仗雖然很是狂猛,但在謀略上與四大戰神相比還是稍顯遜色。 那么到底誰才是毛主席手下最厲害的戰將呢?你們心中的第一名又是誰呢? “開國大將”粟裕 粟裕大將是我軍的杰出將領之一,盡管他沒有被授予元帥軍銜,但他的卓越戰績也不亞于其他元帥級別的將軍。 粟裕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懷化市,在他年僅19歲的時候,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起義期間就擔任著班長的職務,展現出了他的領導才能。 之后又在湘南起義和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見證著紅軍隊伍的成長。 粟裕的作戰巔峰是在抗戰期間,有好多次在敵我差距極其懸殊的情況下,還能贏得戰爭的勝利,一直被人稱贊為是“戰神”。 因其勇猛無畏、謀略高超,所以只要由他參與領導的重要戰役和戰斗,都取得了重大勝利,甚至打到了日本人沒脾氣。 尤其在解放戰爭期間的淮海戰役,作為主要指揮的粟裕率領野戰軍殲滅了將近44萬的敵軍,為整個戰爭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當即毛主席就極其激動地表揚粟裕:“此次戰役的勝利,粟裕必須要記上頭等功!” 他在戰場上敢于沖鋒陷陣,冷靜果斷地指揮戰斗,善于運用兵力,研究敵情,制定戰術,取得了一系列的戰斗勝利。 “意氣風發的神人”劉伯承 作為四川人的劉伯承將軍出生于1892年,因其出生時間早,所以加入共產黨的時間也比較早。在1926年的時候他就入黨,開啟了戎馬生涯。 在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當中,劉伯承將軍也展示出自己出色的指揮才能和軍事智慧。尤其是在紅軍長征和后來的抗日、解放戰爭中有著重要貢獻。 正是劉伯承將軍注重研究敵情,并且善于制訂戰術和指揮戰斗,為紅軍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 更為重要的是,他對于敵人的圍剿計劃也是一舉擊破,這就使得紅軍能夠頑強地戰勝各種困難和敵人的追擊,最終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劉伯承將軍在抗日戰爭期間所率領的第129師成為了中國軍隊中殲敵人數最多的部隊之一。 比如說在許多著名的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戰役中都有卓越表現。 他善于運用戰術和靈活的戰斗方式,有效地殲滅了大量的敵人,給日軍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第129師的作戰行動和成果在抗日戰爭中贏得了廣泛的贊譽,而劉伯承將軍的指揮才能和領導作用就為該師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貢獻。 對于劉伯承將軍,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莫過于在20多天的時間內率領劉鄧大軍挺進了大別山,這個易守難攻的地區。 后來劉伯承還積極學習國外軍事經驗,為我軍向現代化的方向邁出一大步。 林彪的從軍生涯 對于林彪來說,他的前半生可謂是“巔峰時刻”。 出生于1907年的林彪將軍,在家鄉湖北省黃岡林生活了18年之后,便靠著自己的軍事天賦考入當時的軍事名校“黃埔軍校”。 在學校的時候,林彪就展現出不同于常人的軍事才能和領導潛力,一直是黃埔軍校的“好學生代表”。 自此以后,他的軍事生涯也就開始了。因其在戰場上表現出的勇敢無畏的精神還有自身深厚的軍事素養,不管是在紅軍還是解放軍中,林彪將軍都擔任過許多重要的職務。 最令人佩服的就是當時紅軍長征期間,年僅25歲的林彪便成為了總指揮,帶領當時的紅一軍參與了許多戰斗,其中就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等。 這些戰斗都是在艱難的環境下進行的,但憑借著林彪將軍的指揮才能和領導力,紅一軍成功地完成了戰斗任務并取得了勝利。 前半生的輝煌成就就讓林彪將軍在新中國成立之時被授予了元帥軍銜,而且還被封為“四大軍神之一”。 雖然之后犯下錯誤,但是其對我軍的奉獻是無法磨滅的。 “布衣元帥”徐向前 至于徐向前元帥也在此次的“軍神之爭”的原因就在于,一是在鄂豫皖的作戰中,徐帥一人率領部隊攻下所有敵軍。 不同于中央紅軍的“內線牽制法”,也就是主力跳出外線以此來攻擊敵軍的弱勢。 然而當時徐向前元帥采取的則是“收緊戰法”。這種作戰方法具體是先誘敵深入,等到敵軍疲憊的時候再進行反攻。 除此之外,對于中央紅軍來說,雖然有毛主席這樣靈魂級的戰略指揮人物,而且還有朱德、粟裕等大將參與具體的指揮。 對于紅四軍來說,從戰略到戰術,從提出到具體實施,都是徐向前元帥一個人忙前忙后。 除此之外就是在劉鄧大軍進軍大別山的時候,他們把精兵強將都帶走了,于是徐向前便用普普通通的六萬戰士對陣閻錫山的三十萬精兵,竟然戰勝了。 其實當時毛主席對他們并沒抱什么太大希望,只要求他們能夠拖住閻錫山,不要讓國民黨的軍隊趁虛而入就可以。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是徐向前率領的這六萬小兵,竟然還能讓閻錫山的三十萬大軍短短時間內就灰飛煙滅了。 雖然徐向前將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因為體弱多病沒有再上戰場,但就單單是這一次讓人崇拜的“封神”戰役,便讓徐向前將軍得以成為“布衣元帥”。 由徐向前將軍率領的部隊每次都不畏艱險,頂住敵人無數次的進攻,仍然頑強地堅守陣地,并對敵人進行有效的反擊。 徐向前將軍的事跡和貢獻為中國革命和解放事業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敬佩。他的勇敢和軍事智慧將永遠銘記在中國軍史上,作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結語: 時至今日,我們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山河無恙的國度,享受著和平與繁榮。然而,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偉大的開國將帥,他們為我們國家的建立和發展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努力。 這些開國將帥以他們的勇氣、智慧和堅定的信念,帶領著中國人民走過了一段艱難曲折的歷程。 正是因為這些將帥的浴血奮戰,新中國才得以成立,中華民族才得以從壓迫中站起來。 同時,我們也應當繼承遺志,為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他們的事業得到最好的傳承,讓我們的國家繼續向前發展。 看完這些,你覺得誰能稱得上是“軍神之首”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