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21 年 公元 221 年, 曹魏太常邢貞出使吳國。 邢貞 吳國人認為孫權應該自稱為上將軍、九州伯。而不應當接受魏國的封號。吳王孫權說:“九州伯,在古代也沒有聽說過。從前沛公也接受了項羽的封號成為漢王。當時只是時勢所需,又有何損害!”于是就接受了魏國的封號。 孫權 吳王孫權到都城的亭子里去送邢貞,邢貞進了門,卻不走下車。張昭對邢貞說:“禮無不敬,法無不行。而你卻敢自命不凡。難道是因為江南的人少力弱嗎?你們魏國實際上沒有足夠的實力來進攻東吳。”邢貞一聽即刻下車。 張昭 中郎將瑯邪徐盛憤怒地盯著邢貞說:“我們這些人不能夠奮勇出力。為國家兼并許昌、洛陽,吞并巴蜀。卻讓我君王和曹魏結盟,這不是讓人恥辱嗎?”于是痛哭流涕,淚流滿面。 徐盛 邢貞聽說后,對他的隨從說:“江東的將相都是這樣忠心的人。這些人斗不是能夠久居人下的人哪”。不久吳王孫權派中大夫南陽人趙咨入朝致謝。魏文帝曹丕問他:“吳王是怎樣的人主?”趙咨回答說:“我主是聰明、仁智、雄略之主。”魏文帝問他這樣說的原因。趙咨回答說:“我主(孫權)有著像魯肅一樣的人品。像呂蒙一樣攻城拔寨的能力。生擒于禁而不殺他。那是我主(孫權)的仁愛。奪取荊州而兵不血刃,那是他的智謀。占據三州虎視天下,那是他的雄起。屈身陛下,那是他的雄略。” 趙咨 魏文帝曹丕又問:“吳國能否被征討?”趙咨說:“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抵抗之策。”魏文帝再問:“吳國可以讓魏國為難嗎?”趙咨回答說:“東吳有百萬軍隊,有長江、漢水作護城河池。足夠讓魏國為難。”魏文帝曹丕問:“像你這樣的官員有多少?”趙咨回答說:“有八九十個特別聰明的人。像我這樣的人可以車載斗量。數不勝數。” 曹丕 魏文帝曹丕派遣使節向吳國求取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鴨、長鳴雞。吳國的大臣們說:“荊州、揚州每年進貢物品有一定的規定。魏國所求取的珍玩之物,不合乎常規,不要給他。”吳王孫權說:“我國正在和劉備打仗。他們所求取的東西都是些玩物而已,何必吝惜呢?再說他們在居喪之中(給曹操服喪三年)。卻索取這些玩物。沒必要同他們講禮。”于是孫權都給了曹丕他們所要的東西。 孫登 吳王孫權選他的兒子孫登為太子。精心為他挑選了老師和朋友。他讓南郡太守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綏遠將軍張昭的兒子張休、大理吳郡顧雍的兒子顧譚、偏將軍廬江陳武的兒子陳表都做了中庶子。讓他們進宮講解《詩》《書》。出宮則跟隨自己騎馬射箭。他把這些人稱為“四友”。太子孫登接待下屬官員時,采用平民之間的交往禮節。魏文帝曹丕想要封吳王的兒子孫登為萬戶侯。吳王認為孫登年紀幼小,上書推辭不接受。又派西曹掾吳郡人沈珩進京致謝。并獻上地方特產。 沈珩 魏文帝曹丕問:“吳國害怕魏國向東進軍嗎?”沈珩說:“不害怕。”再問:“為什么?”沈珩說:“吳國依仗先前的盟約,想要同魏國言歸于好。所以說不害怕。如果魏國背棄盟約,吳國自有預先制定的對付計策。”文帝又問:“聽說太子孫登要來到京城洛陽(做人質),是真的嗎?”沈珩說:“我在東吳為臣,品級很低。沒聽說有關太子要到京城洛陽的這種消息。”魏文帝很贊賞他的回答。吳王孫權在武昌的臨釣臺飲酒,大醉。他叫人用水灑席上的大臣們說:“今天痛快地飲酒,只有喝醉了從臺上掉下去,才能停下來。”張昭表情嚴肅一言不發,走出去。在車上坐著。吳王孫權派人叫張昭回來。對他說:“只是大家一起歡樂罷了,你發什么怒啊?”張昭回答說:“以前紂王作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也以為很榮耀。沒有感覺到他是在作惡啊。”吳王孫權默然慚愧,于是停止飲酒。 虞翻 吳王孫權和群臣飲酒。他起身行酒。虞翻趴在地上,假裝醉了不接酒杯。吳王離開,虞翻就坐起來了。吳王很生氣,拔劍要殺虞翻,侍座的人沒有不驚恐的。只有大司農劉基起身上前抱住了吳王,勸諫說:“大王因為能容納賢才養聚人才,所以天下人望風歸附。今天一旦殺了虞翻這個人,會寒了天下要歸附大王人才的心。”吳王孫權說:“曹操尚且殺了孔文舉,我對虞翻有什么舍不得的!” ![]() 劉基 劉基說:“曹操輕率地殺害士人,受到天下人的批評。大王躬行仁義,想要和堯舜并肩媲美。怎么能自己和曹操相提并論呢?”虞翻因此得以免死。吳王于是命令左右的人:“從今以后酒醉后說要殺人,都不許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