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來說個概念,不論是在相關文獻、現有的醫療指南,又或是我自己這些年的醫療經驗,肺玻璃結節90%是良性的,是非典型腺瘤樣增生,大概率一輩子增生;10%是早期癌變,或者緩慢發展而癌變。請大家可以放心,不用過度焦慮,更不要被一些制造焦慮的人拖入焦慮陷阱里。 說這些是因為今天分享的這位朋友最近一次提問。這位朋友比較特殊,是咱們新疆的一位朋友(對,就是那個有著好吃的羊肉串和皮牙子,風景特別美麗的新疆),去年發現了一個4.1mm的微結節。把不準的情況下,來貼吧詢問我的意見。我立刻發出定心丸: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尺寸和這個狀態的微結節,都屬于良性結節,可以不復查。 但是很快,這位朋友被一條視頻,拉入了一個“糾結”的境地,一位大咖的說法,與他接受到的現實情況和科普知識都相悖,這就使得他不知該相信誰了(這也就是為什么我要說第一段話的原因)。 其實大家都可以放心,因為這位朋友自己都說了一個數據,如果按這位大咖的計算方法,全國就會多出數億現有或潛在的肺癌患者了,大家可以自己判斷下真實性呀,很簡單的數學,對不對? 以下轉自患者提問: 2022-09-13 去年新冠肺炎自治區人民醫院排查做的普通CT沒有報結節,今年感冒好了以后醫生讓做CT,然后1毫米薄層CT報告右肺中葉及下葉散在微結節,沒有尺寸。后來不放心又去醫學院做了高分辨CT,右肺中葉薇結節4.1毫米,去年那個普通CT那個位置也有,不知道是否是的。 醫學院專家說找到了那個結節,我希望戴醫生能給看看性質,是否需要繼續隨訪,如果是同一個位置,是不是就相當于我已經隨訪了一年了。備注第一張圖片是去年的普通的CT,第二個是1毫米薄層CT,第三個是醫學院的高分辨CT。 ![]() ![]() ![]() ![]() ![]() 我的回復 良性的,復不復查關系不大 2022-09-27 一個業內大咖的視頻說的是,按照他說的,膜玻璃結節消不掉的,百分之90都是早期肺癌,這個和大多數科普的視頻好像相反呀,那么,按照之前說的,在人工智能上篩查肺結節,2毫米左右的膜玻璃結節應該大部分都有吧,中國有14億人,按照這個推算,我們就是一個癌癥大國咯?第二個就是,在人工智能下篩查出的肺結節,都是2到4個毫米左右的結節,放射科醫生說5年隨訪一次或者不用隨訪,呼吸科醫生說1年一次,胸外科說半年一次,各個指南上說小于4毫米的不需要隨訪,請問,應該以哪個為準呀,請戴主任工作之余能夠不吝賜教哈 ![]() 我的回復 謠傳。 90%是良性的,是非典型腺瘤樣增生,大概率一輩子增生。 10%是早期癌變,或者緩慢發展而癌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