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寫賦:需了解創作思路和結構框架 賦,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重要體裁,其創作講究“鋪采摛文,體物寫志”的藝術特質。此文從創作思路、結構框架、用典技巧、語言錘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賦的構思脈絡與創作思路 立意三境:賦家需先立“物境”(描摹對象)、“情境”(情感寄托)、“意境”(哲理升華)。比如,《阿房宮賦》由建筑描寫轉入歷史興亡之思。 時空架構:多采用“移步換形”法,通過空間轉換(橫向鋪陳)與時間推移(縱向對比)構建敘事維度。 虛實相生:采取實寫與虛寫相結合的表達方式。比如,《洛神賦》實寫洛水景色,虛寫人神之戀,形成現實與幻境的交織。 典型結構模式:賦是集敘事、抒情、議論為一體的文學體裁。一般來說,賦的章法可以從起鋪結、起承轉合等方面入手。 起鋪結:可以歸結為三段式,起、鋪、結。相當于現代文的總分總結構,或者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三段論。 所謂起,即開頭的話,可以是破題、導語,或是引出正文的引語。具有一定的敘述性,或散體、或駢體,因具體情況而定。 所謂鋪,即鋪陳正文。這是賦的主體結構。在這部分里,各種句型往往穿插運用,相映生輝,由于篇幅較長,因此要求文章在筆勢上要避免平直、達到有張有弛。如果是敘事,要按時間、空間或事件發展的邏輯順序來敘述。注重詳略,詳細描寫與簡略概括相結合。避免平鋪直敘,可設置懸念、轉折等。 所謂結,即煞尾、結束。一般來說,“結”宜干凈利落,不拖不沓,既能總結全文內容又能簡短明快。好的“結”有一唱三嘆之效,令人回味無窮。 ![]() 起承轉合:賦之首段開頭,一定要煉詞煉句,如起講之擒題,先聲奪人。 起法,開篇實起法。這種起法多以一兩句散句起筆,要求是直接點明主題。虛起法要從駢句開始,與實起法通常用散句不同;虛起部分不能選用與題目隔意太遠的物象。 承法,緊承首段,次段要分出層次。《賦學指南》總結次段的起法有四:溯源、順拍、逆翻、映合。這四種方式,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承上啟下、擴展擴張。 轉法,轉是賦文中的主要部分。除去首段、次段和尾段,中間都屬于轉。關于中間諸段技法,總結起來有:鋪敘、互勘、提起、點染、停頓、反正、折落、開合、淺深、推原、推論、贊嘆、旁襯。 合法,賦之尾段又叫賦之結段。《賦學指南》中分為:頌揚、懷古、寓意、推原推論、贊嘆、旁襯、托題、壓題、翻題、雜體。 ![]() 賦的結構框架(簡化版) 漢大賦體式:序(解題明旨)→ 首(點題起勢)→ 中(鋪陳主體)→ 亂(總結升華)。 唐宋文賦變體:起(破題)→ 承(引申)→ 轉(宕開)→ 合(收束)。 律賦格式(科舉應試體):破題→承題→起講→提比→中比→后比→束比。 用典藝術的三重境界 包括語典活用、事典重構、理典升華。用典原則是,宜“水中著鹽”(不著痕跡),忌“積薪陳列”(堆砌典故)。 語言鍛造要訣:煉字四法:動詞激活、色彩交響、通感通聯、量詞點睛。 句式參差:三字頓挫,比如,“披繡闥,俯雕甍”(王勃);四六駢儷,比如,“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散句調節,比如,“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音韻經營:平仄交替(奇偶句的聲調錯落),韻部轉換(隨文意轉折更換押韻),雙聲疊韻(比如,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 如今,要想寫一篇好賦,一要注意古意新詮。比如,要寫科技題材,可以化用“羲和御日”比喻航天器。二要注意文體嫁接。嘗試賦體與自由詩的融合實驗。三要注意地域書寫。將傳統賦法用于城市、自然等現代題材。四是注意節奏控制。在嚴守格律與突破規范間尋找平衡點。 初學寫賦者,可以先作百字小賦練筆,再攻千字大賦,終求尺幅千里之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