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嘴又稱為壺流,是紫砂壺的“咽喉”,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在挑選紫砂壺的時候,如果壺嘴沒挑好,可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會影響使用!出水不暢、水流不成形、壺嘴流口水、壺里的水永遠倒不干凈……這些問題可都跟壺嘴有關。
紫砂壺的壺嘴,是為出湯而設置的。評判壺嘴的做工,要求是:出水通暢而不涎水,注水七寸而不泛花,直瀉杯底無聲響。這與壺嘴壁厚薄、光滑程度、孔眼疏密、壺蓋氣孔有著密切的關系。
德鐘 查元康
壺嘴的樣式有:直流嘴、一彎嘴、二彎嘴、三彎嘴、鴨嘴。 直流嘴:形制簡潔,出水暢,明接和暗接處理都有,圓器的直嘴被壺友親切地稱為“炮流”。 一彎嘴:形似鳥喙,俗稱“一喙嘴”,略帶弧度,一般為暗接處理。 二彎嘴:嘴根部較大,出水流暢,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出水帶有沖擊力。明接和暗接處理均可。 三彎嘴:又稱“三節嘴”,豐富了紫砂壺的線條,制作起來最有難度。源于銅錫壺造型,早期壺式使用較多,明接處理較常見。 鴨嘴:因像鴨子的嘴而得名,多用于僧帽壺。
壺流的形狀、長度,水孔的位置,決定了一把壺能否“出水七寸不散花,收水利索不流涎,直瀉杯底無聲響”。而在設計創作紫砂壺時,又要考慮到壺的美觀和藝術性,將壺流的形狀、長度、水孔的位置與壺型相配。
好紫砂壺的壺嘴,應當出水順暢、收水爽快,水流如注、剛勁有力,茶壺傾倒后,壺內不流殘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