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友們,今天咱可得好好聊聊書法界的一位大神——懷素!他號稱“草圣”,把中華書法之美寫到了巔峰境界。他寫的草書字跡,凝結了前朝和張旭的畢生心血,形成了真正成熟的體系,讓后世無數人神往不已。可好多人臨摹他的字帖,卻怎么也學不到精髓,這是為啥呢? 狂草雖妙,學之不易 這事兒吧,跟大家選的字體有關。懷素的狂草那叫一個精妙,大家仰慕他的名號,大多去臨摹他的狂草作品。可狂草的筆畫開張,線條變幻莫測,行筆規律和節奏特別難把控。而且寫狂草的人,筆力和規范意識一定要過關,不能因為線條飛動就隨性亂寫,要是氣力和墨色都浮于表層,那寫出來的草書就跟兒童涂鴉、“鬼畫符”沒啥區別,一點藝術性都沒有。 不過呢,狂草也不是不能學。要是想真正掌握草書,首先得掌握“草法”,領會歷朝風貌以及草書的演變。為了幫助大家鞏固基礎,懷素總結畢生所學,寫出了一幅“草書寶典”——《效古人草書冊》,里面包含了最珍貴的20張真跡。 20張真跡,凝結千年之美 《效古人草書冊》可太牛了!懷素依據不同書家的筆意,寫出了20張草書,每篇末尾還注有模仿者的名字,其中囊括了崔瑗、杜度、索靖、張芝、王羲之、鐘繇等名家。這簡直就是凝結了2000年中華之美啊,毫不夸張地說,就連王羲之也無法匹敵。 效鐘繇:古樸天然之美 先看看開篇的“效鐘繇”。鐘繇號稱“楷書之祖”,筆法根基深厚,寫草書也不在話下。他的字跟后世的狂肆勢態不同,具有楷書的端穩感,還有篆隸的渾穆拙質之氣。筆畫短小精悍,筋骨醇厚,盡顯古樸天然之美。 效王羲之:魏晉風貌盡顯 再瞧瞧效仿王羲之筆意所寫的作品。勢態婉轉靈巧、曼妙多姿,轉折處不像鐘繇那么銳利,大多外圓內方,營造出一種遒和舒和的氣息,同時又不失剛勁風格,內含蕭散、悠遠之氣。要是不仔細分辨,乍一看還真以為是王羲之所寫,盡顯魏晉風貌。 懷素能把諸位名家的不同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功力可太深厚了!怪不得貫休評價他的字:“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于草書妙……醉來把筆猛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 學習草書的絕佳范本 目前,《效古人草書冊》存于臺北故宮,是罕見的真跡傳世。通過它精微的細節,我們可以掌握最純正的古人草法。經常臨摹它,能提升自身技藝,感受草書的體系完善和演變過程,加深對草書的理解。要是學會了這本字帖,臨摹歷朝其他作品基本就不成問題了。 “擁有《效古人草書冊》,開啟草書學習的新征程!” 現在,我們對懷素《效古人草書冊》進行了1:1超高清復刻,全卷還加入了現代字注釋,方便初學者識讀。這版本非常適合臨摹與欣賞,跟原作幾乎一模一樣,看到它就跟看到原作一樣。市面上獨此一家,要是您喜歡,趕緊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探究竟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