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綠豆湯是少不了的,因為它清熱、解毒、消暑,基本上隔三差五就會煮一鍋喝,但是侯老師也要提個醒,綠豆性寒涼,在中醫里是屬于“寒性”的東西。 寒入脾胃,最容易導致的就是腹脹、消化差、大便稀軟、四肢乏力。中老年人,本來陽氣就不旺,脾胃也容易虛,長期喝綠豆湯,可能出現一些問題! 所以夏天侯老師更推薦大家把綠豆湯換成三豆湯! ![]()
別看它名字跟綠豆湯只差一個字,但功效完全不同。三豆湯,顧名思義,是用三種豆子一起煮出來的湯: 赤小豆:性平,利水消腫、健脾化濕; 黑豆:補腎養血,軟化血管、健脾祛濕; 綠豆:清熱解毒,但用量適當,不寒傷脾。 這三種豆子搭配在一起,一熱一平一溫,互相平衡,剛剛好! 三豆湯既能清熱祛濕,又不至于太寒涼,還能顧及到脾胃。尤其適合夏季濕熱困脾、胃口差、大便不成形、水腫肥胖、乏力疲倦這些常見癥狀。
材料:赤小豆30克;黑豆20克;綠豆10克;水1000毫升左右 做法:三種豆子提前泡水4小時以上(夏天提前一晚泡放冰箱里);泡好后加清水,大火燒開,小火慢煮40~60分鐘;不加糖、不加鹽,直接喝湯、吃豆都可以; 還可以在快煮好前加幾片陳皮或一小塊山楂,化濕助消化效果更佳。 ![]()
很多人問侯老師:“這三豆湯是當水喝,還是當飯吃?” 我建議是每天中午或下午喝一碗,溫熱為宜,千萬不要冰著喝! 量不用多,200~300毫升差不多,連喝兩周就能看到變化:舌苔不厚了、肚子輕松了、大便成形了,氣色也慢慢好了。 特別適合這幾類人: 濕氣重的人:臉上油、舌苔厚、容易犯困; 虛胖的人:吃得不多卻胖、手腳浮腫; 胃口差的人:一吃就脹、不消化、老放屁; 夏天愛出汗、易疲勞的人:動一動就滿頭汗,但越出越乏。
中醫講“濕為陰邪,黏膩重濁”,就像一個人穿了濕衣服,不換,一直濕漉漉的,身體一天比一天沉,陽氣都被耗盡了。 而三豆湯不是單純地排水或者利尿,而是調動脾的運化功能,幫身體主動化濕。 脾是運化水濕的總指揮,脾一虛,水濕就像水泥漿,卡在肚子、沉在四肢、泡在皮下,就成了虛胖和疲乏的源頭。 所以調濕,一定要先顧脾。 這就是我推薦三豆湯的根本原因:它溫而不燥,清而不寒,不傷正氣,真正做到了“祛濕不傷脾”。 只要脾一好,水濕能動了,代謝變快了,自然人就輕了、氣色亮了、精神回來了,腰腹也開始瘦下去。 ![]()
當然了,不是誰都能一天三碗三豆湯喝。侯老師這里再提醒幾句: 寒涼體質的人:綠豆用量減半,或者只用赤小豆和黑豆,加點山藥健脾更好; 腸胃敏感、容易腹瀉的朋友:煮久一點,豆子軟爛,幫助消化; 腎功能不好、有嚴重水腫的人:建議先咨詢專業醫生,不建議長期大量飲用。 |
|
來自: 新用戶0923oTs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