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壽寺塔 ![]() 開原為大城市鐵嶺下轄的縣級市。明洪武年間,將原在吉林農安的元代開元路治所移到咸平府(今開原老城),因避諱而改元為原,“開原”由此而來。而咸平府的前身為為大遼開泰八年(1019年)所置的咸州,建的原因就是這里賊寇太多,《遼史·卷三十八·志第八》有記載:“地多山險,寇盜以為淵數,乃招平、營等州客戶數百,建城居之。” 今天崇壽寺塔和鐘樓就在這個所謂的老城里,崇壽寺也是重建的,富麗堂皇。院中塔為核心,四周還有4個八級八面新的磚塔拱衛。崇壽寺塔始建年代不詳,有遼、金之風。其為八角十三級實心密檐式磚塔,塔形收分僵硬急躁,狀如胡蘿卜。 ![]() ![]() ![]() ![]() ![]() ![]() ![]() ![]() 塔基五六層,略呈束腰狀,雕出有花龕、隔斷、仰蓮瓣等。一層涂黃,開有八個券形龕,各置一坐佛,龕兩側為傘蓋或荷花,龕上正中為傘蓋和方格,格里鐫刻“阿彌陀佛”“須彌相佛”“毗盧尊佛”等佛名,格左右為磚雕優美的飛天等。 轉角為圓形倚柱,上為仿木斗栱,檐下出椽,筒瓦覆蓋,一層以上每層青磚疊澀出檐,形成密檐狀,最高塔剎為仰蓮瓣和寶珠。塔下的國保碑也不正經,敷衍了事,有浪費石材之嫌。 ![]() ![]() ![]() ![]() ![]() ![]() ![]() 開原鍾鼓樓 ![]() 開原鐘鼓樓與崇壽寺不遠,立于十字街頭,大概是明初與城墻同建的。其可謂命運多舛,永樂年地震塌毀,同治年遭雷擊,1970年又拆除,現在的是1991年制造的。過街門樓式,重檐歇山頂,既叫“鐘鼓樓”,可能上面既有種也有鼓。 ![]() ![]() 團山遺址 ![]() 開原就兩國保,另一就是團山遺址。遺址在李溝鄉團山溝村西,為春秋至戰國的先民遺址,發現有生活居址和墓地。現場為不高的山丘,遺址就在上面,下面是大豆、玉米田。■ ![]() ![]() ![]() ![]() ![]() ![]()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與同好同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