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鄉”之名來自于“以洞庭、沅、澧諸水各安其流”,就是希望江河湖海安瀾無虞,我鄉平安、我親心安。安鄉有3個國保,當年只走了兩個,今年補齊。南禪灣晉墓群在安鄉黃山頭鎮,此鎮有趣,北面是湖北省公安縣黃山頭鎮,南邊為湖南省安鄉縣黃山頭鎮,省界為鎮子里一條小溝,兩鎮共用一名,但一名又有兩鎮長,而鎮的西邊則是湖北的另一個國保“荊江分洪閘”。 黃山頭這一片有戰國遺址、西晉至唐朝窯址和墓群,能參觀的為劉弘墓,它是1991年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當時去墓園正在改建和美化,里里外外亂七八糟的,施工頭很和善,提醒我們注意安全不說,進墓室還打開了燈。 ![]() ![]() ![]() ![]() 當年發掘清理墓時,出土了78件文物,這才得以證實為劉弘墓,展廳里還陳列著幾件,沒有說明是原物還是復制品,但細觀概為真品。墓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墓室方形,穹窿頂,四壁青磚橫向、斜向而砌,地面中央為磚砌棺床,1700多歲,保存完好。 劉弘為西晉的將軍,《晉書·卷六十六》中有傳,籍貫沛國相人,今淮北市相山區的,他起家因為和晉武帝司馬炎是鄰居及同學這層舊情關系,后為官業績赫赫,拜侍中、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車騎將軍等職。 ![]() ![]() ![]() 前朝諸多文人喜歡用“劉公一紙書”這個典故,列傳中:“弘每有興廢,手書守相,丁寧款密,所以人皆感悅,爭赴之,咸曰:'得劉公一紙書,賢于十部從事。’”這是夸劉公推誠待下,是一個好領導。每有處置,他都親筆手書,叮嚀囑咐,使屬下深受感動,愿為效命。 ![]() 玉帶鉤【西晉】黃山頭劉弘墓展 ![]() 玉佩【西晉】黃山頭劉弘墓展 ![]() 龍鳳紋玉佩【西晉】1991年黃山頭劉弘墓出土,安鄉縣博物館藏,常德博物館展 ![]() 谷紋玉璧【西晉】1991年黃山頭劉弘墓出土,安鄉縣博物館藏,常德博物館展 ![]() 鏤雕龍紋玉璧【西晉】1991年黃山頭劉弘墓出土,安鄉縣博物館藏,常德博物館展 ![]() 玉卮【西晉】1991年黃山頭劉弘墓出土,安鄉縣博物館藏,常德博物館展 ![]() 青瓷龍柄燈、青瓷堆塑燈【西晉】1991年黃山頭劉弘墓出土,安鄉縣博物館藏,常德博物館展 ![]() 青瓷唾盂【西晉】1991年安鄉縣黃山頭劉弘墓出土,安鄉縣博物館藏,常德博物館展 ![]() 青瓷虎子【西晉】1991年安鄉縣黃山頭劉弘墓出土,安鄉縣博物館藏,常德博物館展 ![]() 湯家崗遺址在安全鄉湯家崗村外,為一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區沒有回填,三座保護大棚,一座開著門隨便觀看,其余隔著寬綽的門縫便一覽無余,為灰坑或墓葬等遺存。 遺址發現于1977年,是一個老師下雨天偶然的發現,距今6000年左右,為洞庭湖區域的一個史前文明,被命名為“湯家崗文化”,像澧縣的城頭山遺址、丁家崗遺址、優周崗遺址等等都有湯家崗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疊壓層。 中國最早的白陶是湖南洪江高廟遺址出土的圈足白陶簋,距今約7800-6800年,它胎質堅硬,燒制溫度也高。其后在安鄉湯家崗遺址、慶陽南佐遺址也都出土了白陶,它們有別于紅陶、黑陶、灰陶等陶器,原始瓷器的影子已經若隱若現了。 ![]() ![]() ![]() ![]() ![]() ![]() ![]() ![]() ![]() ![]() ![]() ![]() ![]() 水波紋陶盤【新石器時代】1978年湖南安鄉湯家崗遺址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紅陶盤【新石器時代】1990年安鄉湯家崗遺址M77出土,常德博物館藏 ![]() 右:石斧【新石器時代】1986年安鄉湯家崗遺址采集,常德博物館藏 ![]() 劃城崗遺址在安鄉沙湖口村里,導航是村外的一個大水泡子,明顯不對。問村民也是指了一個大概,繞了一大圈才找見國保碑,其實民房之間的一個小道進去就是。這一片遺址面積挺大的,現場就是快熟的油菜地和一市保碑。 這里曾清理出灰坑、墓葬、房屋基址等,堆積層包括湯家崗、大溪、屈家嶺、龍山等文化遺存,屬于洞庭湖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文化。■ ![]() ![]() ![]() ![]() 栗子花,殼斗科,栗屬 ![]() 雙孔石鉞【新石器時代】1998年安鄉劃城崗遺址采集,常德博物館藏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與同好同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