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重要方向,其產業化進程備受關注。以下梳理在技術研發、產業鏈布局和量產進度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10家中國上市公司(按技術路線和產業鏈地位排序): 1. 寧德時代(300750) 技術路線:氧化物/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凝聚態電池技術(已商業化) 產業化進展:2023年發布凝聚態電池(能量密度500Wh/kg),計劃2027年量產全固態電池;與華為、蔚來等車企合作研發。 核心優勢: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全產業鏈布局,專利儲備超2000項。 2. 贛鋒鋰業(002460) 技術路線:氧化物半固態電池→全固態 產業化進展:第一代半固態電池已搭載于東風E70車型,第二代能量密度達400Wh/kg;規劃2025年量產全固態電池。 核心優勢:鋰資源龍頭,固態電解質材料(鋰鑭鋯氧)自研能力突出。 3. 當升科技(300073) 技術路線:高鎳三元正極+固態電解質復合技術 產業化進展:為衛藍新能源、清陶能源等供應固態電池正極材料,單噸盈利高于傳統產品。 核心優勢:國內高鎳正極材料市占率第一,深度綁定全球頭部固態電池廠商。 4. 容百科技(688005) 技術路線:超高鎳正極(Ni90+)適配固態電池 產業化進展:與衛藍新能源聯合開發固態電池專用正極材料,2024年進入量產階段。 核心優勢:高鎳三元材料技術領先,綁定寧德時代、三星SDI等客戶。 5. 上海洗霸(603200) 技術路線:氧化物固態電解質(與中科院合作) 產業化進展:已建成噸級固態電解質粉體材料中試線,2024年產能達百噸級。 核心優勢:國內少能量產固態電解質粉體的企業,成本優勢顯著。 6. 金龍羽(002882) 技術路線:聚合物/氧化物復合電解質 產業化進展:半固態電池中試線已投產,計劃2025年實現GWh級產能。 核心優勢:傳統電纜企業轉型固態電池,技術團隊來自清華研究院。 7. 翔豐華(300890) 技術路線:硅碳負極適配固態電池 產業化進展:硅碳負極材料已通過寧德時代、比亞迪認證,2024年批量供貨。 核心優勢:國內硅基負極龍頭,固態電池負極材料專利布局完善。 8. 先導智能(300450) 技術路線:固態電池專用設備(電解質涂布、疊片) 產業化進展:為寧德時代、輝能科技提供固態電池產線,設備單價提升30%以上。 核心優勢:全球鋰電設備龍頭,深度參與頭部廠商技術迭代。 9. 天齊鋰業(002466) 技術路線:固態電池金屬鋰負極 產業化進展:投資美國固態電池企業Solid Energy Systems(SES),布局鋰金屬負極技術。 核心優勢:鋰礦資源+技術投資雙輪驅動,搶占負極材料制高點。 10. 國軒高科(002074) 技術路線:半固態電池(360Wh/kg) 產業化進展:半固態電池已裝車蔚來ET7,規劃2025年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 核心優勢:大眾集團戰略投資,國際化產能布局加速。 補充說明 未上市潛力企業:衛藍新能源(蔚來ET7半固態電池供應商)、清陶能源(上汽、廣汽合作方)、輝能科技(全球首家固態電池GWh工廠投產)等未上市企業同樣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技術路線尚未完全收斂(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量產成本高、產業鏈配套仍需完善。 以上企業覆蓋固態電池產業鏈核心環節(電解質、正負極、設備、系統集成),建議重點關注寧德時代、贛鋒鋰業、當升科技等兼具技術突破和量產能力的龍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