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偷書賊》是一部殘忍卻又充滿溫情的書,它講述了在納粹德國的時期,一個小女孩莉賽爾的偷書故事。 莉賽爾幼年時期弟弟就去世了,母親把她寄送給養父母家之后,就離她遠去,剛來到養父漢斯家的時候,莉賽爾是膽怯的,不敢跟任何人說話,躺在床上的角落里一動也不動,她不知道接下來等待她的是什么。 養父漢斯細膩地捕捉到了莉賽爾的緊張,對她講話的聲音很輕柔,也經常鼓勵和安慰她,莉賽爾手里有一本《掘墓人手冊》,那是在給弟弟舉行葬禮的地方撿到的,漢斯開始教他識字,閱讀手里僅有的這本冊子。 莉賽爾夜里經常會做噩夢,會夢見弟弟死去的模樣、母親離開她的身影,養父漢斯總是很有耐心地陪伴在她身邊。 他們生活在貧民區,日子過得很艱苦,養父漢斯是一名粉刷匠,靠給街上的人們粉刷墻壁為生,養母靠給鎮長家洗衣服來獲取微薄的收入,看更多的書,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唯一的一本《掘墓人手冊》早就被莉賽爾翻來翻去讀了好幾遍,對閱讀的渴望,也讓莉賽爾收獲了好幾本書,其中有幾本是她偷來的。 第二本書是《聳聳肩膀》,是在民眾的燒書儀式上得來的,紙張化為灰燼漫天飛舞,等到人群都散去之后,莉賽爾在灰燼的一角瞥見一本帶有火星的書,她趁旁邊無人,趕緊把那本滾燙的書揣入懷中。 還有一些書是由猶太人和養父漢斯所贈,莉賽爾在鎮長太太的書房里也偷過幾本書,書籍陪伴莉賽爾度過了那段灰暗的日子,閱讀同樣也是她的救贖。 沒多久莉賽爾就把《泥人》也讀了好幾遍,每個星期四都會去翻垃圾桶,如果幸運地翻到了報紙,她就會興奮好久。 書籍對我來說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想起之前上大學那會兒,就喜歡買書看書,書中是另外一個世界,與冷酷的現實相比,它更有指向意義,也是黑暗中觸及靈魂的燈塔。 縱然條件有限,也不妨礙莉賽爾對所處的世界有著更為深刻的了解,在此之前,莉賽爾一直不明白親生母親為何要拋下自己,雖然她知道母親是愛自己的。 后來通過閱讀,莉賽爾看到歷史的變遷,也見識到種族之間的戰爭和矛盾,也逐漸明白了母親離開自己的身不由己。 縱然世界荒蕪,外面戰爭不斷,只要一回到書中,莉賽爾總是可以抓到一些有秩序的東西,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身處于二戰期間,四處都是炸彈、毒氣和槍聲。死亡無處不在,隔三差五就會有新的尸體出現,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人。死神依舊穿梭在廢墟之中,人們生活在戰爭帶來的恐懼之中。 莉賽爾是幼年是曲折的,經歷過如此多的變故,不過好在她始終都在尋找一個支點,也遇到了一對善良的養父母,還有同樣身處在混沌時期的伙伴們,他們構成了莉賽爾生活的全部希望。 ![]() ![]() 養父漢斯·胡伯曼是一個善良幽默的人,熱愛生活和音樂,每到休息時間,都會拉起手風琴,給乏味的生活帶去一絲歡樂,度過每一個動蕩的日子。 他對莉賽爾很有耐心,內心富有正義感,在猶太人的游街隊伍中,漢斯看到一位腿腳不方便的老人,漢斯不顧危險,就給老人遞過去一塊面包,被納粹士兵發現之后,把他鞭打了一頓。 一名猶太人逃難到漢斯家,要知道猶太人是納粹黨追捕的對象,稍有不慎就會連累全家人,馬克斯的到來,相當于給漢斯家安上了一個隨時都會引爆的炸彈,可即便如此,漢斯還是收留了他。 在戰亂中,人們明哲保身是本能,但漢斯拒絕沉默,他并不是不知道收留猶太人可能遭受的風險,只是他做不到冷漠以待,所以才愿意用僅有的資源來幫助這個青年猶太人。 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漢斯也保留著善意去幫助身邊的人,這份人格上的光輝,同樣也影響著莉賽爾。 養母羅莎·胡伯曼是一個脾氣暴躁,說話尖酸刻薄,但具有柔軟心腸的女人,每次莉賽爾犯了錯,她總會先毫不留情把女兒罵一頓,但為莉賽爾縫制衣服的事一點兒都沒少做。 能湊在一塊兒過日子的人的脾性都是差不多的,雖然羅莎跟漢斯的性格截然不同,但心底里都是慈悲的,都愿意在艱難時刻給別人給予支持。 漢斯收留了猶太人馬克斯,羅莎得知后并為做任何評判,他們輪流照料著馬克斯的飲食起居,在滿街上到處都是納粹黨的境況下,他們每天做事都小心翼翼的,這才躲過了納粹們的視線。 戰爭帶來死亡與恐懼,同時也讓人們在危難中相互鼓勵,又一次空襲降臨到慕尼黑地帶,人們紛紛躲到地下室,外面一直持續著炮彈爆炸的聲響,人們面容緊張,恐懼快要把他們吞沒。 就在此時,莉賽爾拿起一本《吹口哨的人》大聲朗讀起來,就像漢斯的琴聲一樣美妙,人們聽著聽著,注意力就轉移到莉賽爾這邊,人群中逐漸安靜下來,空氣中的焦躁與擔憂也被莉賽爾的聲音沖刷下來,小孩子的哭聲也降了不少分貝。莉賽爾幫助人們消除了恐懼。 鄰居因為聽了莉賽爾的朗讀,便邀請她來自己家里為自己朗讀剩下的段落,作為回報,每次朗讀結束之后,莉賽爾都會收獲一包咖啡,養母會拿著咖啡去換取所需要物資。 漢斯一家用智慧和關懷,去抵御戰爭帶來的寒冬,雖然要時刻面對殘酷的戰爭與統治,但人性中對生命的尊重依舊沒有消失,他們用寬厚和善意,給同樣歷險的人們帶去一絲慰藉。 ![]() ![]() 馬克斯來到漢斯家之后,出于安全原因,他只能待在地下室,冬天的地下室沒有光線透進來,陰冷又黑暗,長時間不見外面的世界,常常讓馬克斯置于空虛之中,圣誕節是家家戶戶期待的節日,更何況是那些正逢轉亂的人們。 漢斯為了讓這位猶太人過得稍微開心一些,他們就運了幾桶雪,開始在地下室里打雪仗,還為馬克斯堆了一個雪人??上а┤巳诨蟮暮浒疡R克斯病倒了,隨后的日子里,馬克斯病情加重,連說話都含糊不清,養母羅莎卻堅信他會好,悉心照料他。 也許是上帝偏愛這位年輕又有才華的小伙子,莉賽爾上課的時候,養母跑來以訓斥她為由,借此告訴女兒說馬克斯活下來了,莉賽爾一直因為那個雪人害馬克斯生病而愧疚不已,馬克斯絲毫不在意,他也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知道莉賽爾喜歡讀書,就常常在那個涂鴉本上畫畫寫故事,并把完成的故事送給了莉賽爾。 在那個讀書和知識被封禁的時代,莉賽爾卻與文字結緣,每一本書都是她的鎧甲,也象征著莉賽爾不向殘酷世界妥協的目光。 鎮長太太在莉賽爾的信中看到莉賽爾的文字天賦,于是送給她一個筆記本,讓莉賽爾寫出自己的故事。 莉賽爾又回到地下室,又是那個墻壁上滿是字母的地方,也是莉賽爾給馬克斯念書的地方,與文字有關的很多回憶都在地下室經歷過,(馬克斯已經離開這里了),莉賽爾蜷縮于方寸之間,一頭扎入要寫的故事中。 大街上彌漫著煙霧和隨時到來的空襲,死神在各個角落里收那些尸體的靈魂,處處是死亡的影子,有人向命運妥協,選擇上吊離世,有人睡醒之后,就永遠去了天國。 還有那些統一被送去集中營的猶太人,他們成了獻祭的工具,帶著痛苦和麻木消失在希默爾街上。 又一次空襲悄然來臨,這次沒有警報,莉賽爾因為在地下室里寫作逃過一劫,但同時她的養父母和朋友魯迪,都在這次空襲中不幸遇難,昔日破舊的房子,如今都被炸成了一片廢墟。 漢斯的靈魂被死神收走時,他雖然早已做好了死亡的準備,但仍有遺憾,因為還未曾讀到女兒寫的那本書。莉賽爾是家里唯一的幸存者。 比較幸運的是,猶太人馬克斯也從集中營中逃脫了出來,他與莉賽爾相逢,昔日那些的美好的記憶至今縈繞在他們身邊。 莉賽爾被一對鄰居夫婦收養,戰爭中的磨難并沒有摧垮她對未來的希望,莉賽爾把痛苦和傷痕包裹其中,帶著家人和朋友開始了新的生活,痛苦是新生的良藥。 莉賽爾繼續投身于閱讀和寫作,她把自己的經歷和與漢斯一家的故事都記錄下來,不僅是對過往記憶的重建,也是對那些曾經帶給莉賽爾快樂的人們,留下最好的紀念。 文字是黑暗世界里的光,也是莉賽爾的救贖,但不代表她沒有否定過文字存在的意義,莉賽爾曾厭恨它不能阻止戰爭,不能讓猶太人幸免于難,不能讓死者復生,她曾憤怒的把一本書撕碎。 在實用性上,它好像一無是處,但她確實通過文字給過他人力量,后來通過寫書,她同時把混亂和溫情的片段串聯在一起,這些故事也始終陪伴在莉賽爾往后生活的時光里,讓她更有力量去面對生命的起伏,文字也會代替她的記憶將這些故事繼續流傳下去,像薪火相傳一樣生生不息。 ![]() ![]() ![]() ![]() ![]() ![]() ![]() ●《紅樓夢》:林黛玉外表柔弱,實則內心堅強,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