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日,本公眾號提供中醫歷史、文化、人物、醫案等相關文章,特別適合媽媽與孩子的親子閱讀。讓我們引導孩子穿越歷史,領略中醫文化的魅力。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每一位熱愛中國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孩子開始! 明代的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被后世尊為“藥圣”,他不僅留下《本草綱目》這部如同百科全書一樣的藥學巨著,更是在中醫脈學、經絡、飲食養生等方面都有非常獨到的見解,很多內容都值得我們深入去學習。 在嘉靖年間,青年時期的李時珍在老家蘄州行醫時曾診治過一名發高燒頭痛的患者。李時珍經過望聞問切,判斷這個患者是傷風感冒,于是先讓他喝姜湯發汗。患者問李時珍能不能吃魚,李時珍看到患者家里有烏鱧魚,就隨口答道:“生姜煮烏鱧魚吃無妨,只要能發汗就行”。不料患者食用后卻出現了嚴重的中毒癥狀:舌根僵硬、呼吸急促,面色發白。危急時刻,李時珍的父親帶著解毒的草藥趕到,先用綠豆甘草湯解毒,再以麻黃湯治傷風,三天后患者就能起床干活了。 這件事讓李時珍徹夜難眠,生姜與烏鱧魚同食會產生毒性的問題,以往的醫書都沒有記載過。正是這次治療失誤讓他立下宏愿,要將中藥的藥性分門別類記錄明白,讓后人不會再重蹈覆轍。這成為他日后撰寫《本草綱目》時“歲歷三十稔,書考八百余家”嚴謹治學的開端,也促成他日后建立起“十八反十九畏”中藥配伍禁忌體系,影響中醫藥學至今。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飲食搭配中的禁忌問題,莫讓病從口入。 嘉靖皇帝朱厚熜為追求長生不老沉迷于道教煉丹術,上行下效,民間也流行起服用丹藥來,有很多人用所謂的“長生仙丹”行騙。李時珍在太醫院任職時,曾經遇到一名官員服用這種丹藥后吐血不止。他查驗丹藥發現主要成分是水銀、砒霜等劇毒物質,馬上用綠豆、甘草煮水給那個官員解毒,并且非常直白地告誡他:所謂仙丹,實為穿腸毒藥!后來他在《瀕湖脈學》中專門批駁了煉丹術,而《本草綱目》中除指明煉丹對人體有害無益之外,還收錄解毒方劑高達217種。 如今400多年過去了,人們追求長壽的愿望從未改變。依然有不少人熱衷于吃各種保健品,希望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但魚龍混雜的保健品產品中,又有多少是能被科學證實對健康有益的呢?反而是被查實違規添加有害成分的案例層出不窮。 李時珍用他的經驗告訴我們:真正的養生之道絕不是盲目追求所謂的神奇補品、藥物,而是應當注重日常飲食的均衡與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適度的運動和樂觀的心態,這才是延年益壽的根本。與其寄希望于效果不明的某個藥品,不如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腳踏實地地守護自身健康。 給孩子的中醫啟蒙,就從這套有趣的《牛小牛!學中醫!》開始吧!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了解詳情 近期導讀: 每天都有癌細胞? 用中醫的方式強化免疫系統,消滅壞細胞 育兒漫畫|體內37萬億細胞比你更懂自救!過度治療才是健康殺手-人體簡史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