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山東濟寧方特東方欲曉樂園發生的一起NPC與游客沖突事件,再次將主題公園的服務治理問題推上輿論風口。一名第三方合作公司提供的演職人員在潑水互動環節,因個人情緒失控用水桶砸向兒童游客,導致家屬爭執中出現呼吸性堿中毒。這起看似偶然的沖突事件,實則折射出主題公園行業在快速擴張中面臨的系統性風險。 根據現場視頻記錄,沖突發生在樂園打水仗區域。涉事NPC在與游客正常互動過程中,因兒童游客用水槍噴濺其面部,突然情緒失控舉起裝滿水的水桶砸向對方。盡管孩子及時躲避未造成物理傷害,但家屬上前理論時,雙方發生激烈言語沖突,導致家屬出現呼吸性堿中毒癥狀環球網。這種將娛樂互動演變為公共安全事件的行為,暴露出演職人員情緒管理機制的嚴重缺失。 涉事NPC由第三方合作公司提供。這種“外聘+外包”的用工模式在主題公園行業普遍存在。據行業調研顯示,超過60%的主題公園將演藝、安保等服務外包給第三方公司,以降低人力成本。但這種模式往往導致管理鏈條冗長,企業對一線服務人員的背景審查、心理測評和應急培訓存在漏洞。 沖突事件中家屬出現的呼吸性堿中毒癥狀,引發公眾對情緒應激反應的關注。醫學研究表明,當人體因情緒激動導致過度換氣時,會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驟降,引發酸堿平衡失調。典型癥狀包括手足麻木、肌肉抽搐、心悸甚至意識模糊。這種生理反應雖通常可逆,但在極端情況下可能誘發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 從法律層面看,這起事件涉及多重責任認定。首先,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經營者不得通過格式條款排除自身責任。方特作為服務提供方,對第三方合作人員的行為需承擔連帶責任中國人大網。其次,《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明確規定,公共場所管理人未盡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損害的,需承擔侵權責任。即使涉事NPC由第三方派遣,方特仍需證明已盡到合理審查和管理義務中國人大網。 事件背后,是主題公園行業在快速擴張中暴露的深層矛盾。華強方特2024年財報顯示,其主題公園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06%,運營成本卻上升9.17%,導致毛利率大幅下滑21個百分點。這種“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迫使企業通過外包服務壓縮成本,卻埋下服務質量隱患。 行業競爭壓力同樣加劇了管理風險。截至2025年,國內主題公園數量已達385家,其中22%處于虧損狀態。為爭奪客源,部分樂園過度依賴刺激性互動項目,卻忽視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例如華僑城歡樂谷曾因過山車碰撞事故被市場監管總局約談,暴露出設備維護和應急處置的漏洞。 作為國內主題公園領軍企業,華強方特近年來通過“熊出沒”IP實現全球化布局,動畫作品已覆蓋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此次事件再次警示:IP價值的實現需要過硬的服務品質支撐。企業應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員工職業發展體系建設,例如建立“演藝人員心理檔案”、設置情緒管理專項培訓課程等。 行業專家指出,主題公園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情緒價值”的創造。真正的沉浸式體驗,不僅需要高科技設備和精彩演出,更需要構建“安全、尊重、共情”的服務生態。濟寧方特事件后,企業雖發布道歉聲明并進行員工培訓,但如何將“安全第一”理念內化為企業文化,仍是擺在所有主題公園面前的共同課題。 濟寧方特事件猶如一面棱鏡,折射出主題公園行業在追求規模擴張時的價值迷失。當娛樂互動異化為情緒宣泄,當外包用工成為管理盲區,當商業利益凌駕于公共安全之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便無從談起。唯有構建“技術賦能+制度保障+人文關懷”的治理體系,才能讓主題公園真正成為“充實多彩人生的加油站”。這不僅是對消費者權益的守護,更是對中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