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夢蝶,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土壤鏈霉菌及其對土傳病害的防控。 ![]() ![]() 導讀 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的背景下,干旱正日益成為威脅生態系統穩定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研究表明,未來幾十年內,全球多個地區的干旱發生頻率和強度將顯著上升,這不僅會破壞生態平衡,還將導致農作物大面積減產,危及糧食安全。在這一背景下,土壤微生物,尤其是鏈霉菌(Streptomyces),因其與植物的共生關系而成為研究熱點。鏈霉菌能夠通過多種機制幫助植物抵御干旱脅迫,例如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水分吸收能力以及誘導植物產生抗旱相關激素。這些特性使其成為提高作物抗旱性和維護生態韌性的潛在生物工具。本文將深入探討鏈霉菌與植物的互作機制,并分析如何利用這一關系提升植物的抗旱能力,從而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揭示微生物與植物的協同抗逆策略,我們或許能夠找到應對全球干旱挑戰的創新途徑。 ![]() 主要結果 一、鏈霉菌:植物抗旱的天然盟友 鏈霉菌作為放線菌門中分布最廣的屬,從極地到熱帶,從土壤到植物體內都能發現其蹤跡。它們與植物形成特殊的共生關系,在根際、根系和花蜜等部位尤為活躍。這類微生物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性:產生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卡卡杜霉素)抑制病原菌;分泌植物生長調節劑(IAA、ABA等)增強植物抗逆性;在干旱條件下表現出顯著的生態競爭優勢。 干旱脅迫會顯著抑制植物生長,減少根系分泌物分泌,并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然而,這種環境壓力卻會引發植物微生物群落的特異性響應,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鏈霉菌在根際微生態系統中的選擇性富集。當面臨干旱時,植物會啟動一系列適應性調節機制:通過減少碳源向土壤的輸出、改變根系分泌物組成、調控激素信號通路以及重塑根系結構來應對水分脅迫。這些生理變化深刻改變了根際微環境,而鏈霉菌憑借其獨特的代謝特性,能夠有效適應干旱導致的土壤養分變化,從而在微生物競爭中脫穎而出。具體表現為:在碳源利用方面,鏈霉菌擅長分解復雜碳源,使其在植物減少易分解碳供給的貧營養環境中占據優勢;在化學通訊方面,其能夠特異性響應植物分泌的G3P和ABA等信號分子;在鐵元素獲取方面,通過分泌鐵載體緩解根際鐵限制,進一步增強其定殖能力。這種精妙的互作關系展現了植物與微生物協同進化形成的抗旱策略。 ![]() 圖1 不同生態系統中鏈霉菌相對豐度隨溫度和干旱梯度的變化 2.鏈霉菌通過多重機制增強植物抗旱性 在滲透調節方面,其分泌的多元醇、多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能有效維持植物細胞膨壓,緩解干旱導致的水分流失。同時,產生的IAA和ABA等植物激素可精準調控氣孔運動、根系發育等關鍵生理過程,顯著提升水分利用效率。面對干旱誘導的氧化脅迫,鏈霉菌能合成SOD、CAT等抗氧化酶系,有效清除過量ROS,保護細胞膜系統完整性。此外,這類微生物通過與根系形成共生體系,刺激根毛發育和分支形成,顯著擴大吸收表面積。某些菌株分泌的獨腳金內酯類似物等活性物質,更能特異性促進根系生長,使植物獲得更強的水分和養分獲取能力。這種多層次的協同作用共同構成了植物應對干旱脅迫的綜合性防御體系。 ![]() 圖2 干旱脅迫下與植物相關的鏈霉菌定殖和相互作用模式的變化 1.營養與防御的互惠機制 植物通過根系分泌物為鏈霉菌提供碳源和能量,作為回報,鏈霉菌通過多種途徑增強宿主植物的抗逆性。在干旱條件下,特定鏈霉菌菌株能顯著提升植物葉片含水量,促進脯氨酸等滲透調節物質積累,并激活ACC脫氨酶和抗氧化酶系統。分子水平的研究發現,如番茄等作物中存在特定的數量性狀位點,能選擇性招募有益鏈霉菌種群,表明兩者已形成精細的基因互作網絡。 2.環境適應的協同進化 在高溫干旱環境中,鏈霉菌的種群豐度與植物的適應性表現出顯著相關性。當環境溫度超過30℃且水分受限時,鏈霉菌的增殖與C4植物的生長優勢呈現同步變化。這種生態位重疊現象暗示了二者在應對環境壓力時可能存在的協同進化策略。 3.微環境調控的共生適應 干旱引發的土壤堿化過程(pH升高)與鏈霉菌的最適生長范圍(pH7.5-8.5)高度吻合。植物通過調節離子轉運和有機酸分泌主動改變根際pH,而鏈霉菌不僅能適應這種變化,還能在改良后的微環境中更有效地發揮促生作用。這種雙向的pH適應機制進一步強化了共生關系的穩定性。 四、鏈霉菌在農業抗旱應用中的創新策略 1.微生物制劑技術創新 通過構建鏈霉菌-芽孢桿菌復合菌劑,利用芽孢桿菌的移動性促進鏈霉菌在根際的擴散。結合納米包埋技術,采用二氧化硅等納米材料保護菌體,顯著提升制劑的田間穩定性和持久性。實驗表明,這種處理可使菌劑存活率提高40%以上。 2.根際微環境調控 基于植物-微生物信號交流機制,開發靶向性益生元制劑。重點應用L-谷氨酸和G3P等關鍵信號分子,模擬干旱脅迫下的根系分泌物特征,特異性富集有益鏈霉菌種群。同時提取鏈霉菌分泌的萜類酸等活性物質作為"后生元"直接施用,實現快速抗旱保護。 3.系統性農業管理 整合基因編輯與生態農藝措施:一方面通過CRISPR技術優化植物G3P合成等關鍵代謝通路;另一方面采用保護性耕作配合有機改良,創造鏈霉菌富集的土壤環境。長期定位試驗顯示,免耕結合綠肥種植可使土壤鏈霉菌豐度提升2-3倍,顯著增強作物抗旱性。 ![]() 圖3 利用鏈霉菌工程提高農業生產和生態系統功能 ![]() 結論 論文信息 原名:Harnessing co-evolutionary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Streptomyces to combat drought stress DOI:10.1038/s41477-024-01749-1 發表時間:2024年7月24日 通訊作者:Hongwei Liu、Brajesh K.Singh 通訊作者單位: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