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常做的“少吃多動”,為啥有的人越做越累還卡秤?如果你屬于痰濕體質(zhì),順序錯了:不先把濕氣理走,體重就不愿走。 自測8項(xiàng)|≥4條優(yōu)先祛濕 晨起臉腫|舌苔厚膩|油皮易痘|飯后犯困|下肢浮腫|口黏不渴|大便黏馬桶|易汗黏糊。 為什么減肥要先去濕? 脾運(yùn)失?!疂駜?nèi)?!禎癯尚巍缚诖蟆⒗Ь搿⒏∧[→代謝降速。順序:祛濕→健脾→化痰→控量。先把“身體的潮濕感”請走,機(jī)器才轉(zhuǎn)得輕。 從今天做3件事 1.飲食:早吃碳水|中午蛋白質(zhì)|晚吃維生素(蔬果)|湯泡飯改為“菜湯喝、米飯嚼”|奶茶甜點(diǎn)≤每周1次。 2.作息:晚飯≤19:00|23:00前睡|久坐45分鐘起身2分鐘。 3.運(yùn)動:每周3次快走/騎行30–45分鐘|每周2次力量20分鐘(深蹲|推拉|核心)。 痰濕偏重|利濕化濕+健脾(代茶飲·清爽版)適用特征:晨起臉腫、舌苔厚膩、四肢困重、下肢輕度浮腫、油皮易痘、飯后犯困。 配方(1日量):薏苡仁20g|白扁豆15g|茯苓15g|陳皮3g|荷葉6g 做法:清水800ml,浸泡15分鐘→大火煮沸后小火15分鐘→濾出600–700ml,分早/中/晚餐后溫飲。7天為一小周期。
中醫(yī)說方解析: 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肺)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是“化濕主力”; 白扁豆(甘淡平,入脾胃)健脾化濕,配薏苡仁為“化濕雙箭”;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腎)滲濕利水兼健脾,減輕困重; 陳皮(辛苦溫,入脾肺)理氣燥濕、和中止滯,化濕不滯; 荷葉(苦澀平,入脾胃)清暑利濕、疏脂; 配伍邏輯:**“滲”+“健”+“理”**三管齊下:薏苡仁/茯苓滲濕為本,白扁豆扶脾為標(biāo)本同治,陳皮行氣防“水濕再聚”,荷葉疏脂,整體讓“水↓、氣行、脾轉(zhuǎn)”。
口味小貼士:忌加冰糖蜂蜜;口感偏淡可用1–2片生姜同煮(畏寒者更宜)。
小案例|時間線 小美,165cm、70kg、腰圍88cm,舌苔厚。1周:體重-2kg、晨起腫脹減;4周:-8kg、腰圍-6cm;8周:穩(wěn)定到54kg,浮腫消失。關(guān)鍵不是“餓”,而是先把濕氣和作息理順。個人差異大,更穩(wěn)健目標(biāo)是每周減0.5–1kg。
祛濕是順序,不是唯一法門。今天就做——戒湯泡飯|晚餐七分飽|飯后走30分鐘。若出現(xiàn)頑固浮腫、月經(jīng)紊亂、甲減/糖尿病史或短期體重驟降,請及時到醫(yī)院個體化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