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辨騷 南朝梁 劉勰 ![]() 自風雅寢聲,莫或抽緒,奇文郁起,其離騷哉!固已軒翥詩人之后,奮飛辭家之前,豈去圣之未遠,而楚人之多才乎!昔漢武愛騷,而淮南作傳,以為'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蟬蛻穢濁之中,浮游塵埃之外,嚼然涅而不緇,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班固以為露才揚己,忿懟沉江;羿澆二姚,與左氏不合;昆侖懸圃,非經義所載;然其文辭麗雅,為詞賦之宗,雖非明哲,可謂妙才。王逸以為詩人提耳,屈原婉順,離騷之文,依經立義;駟虬乘鹥,則時乘六龍;昆侖流沙,則禹貢敷土。名儒辭賦,莫不擬其儀表,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者也。 及漢宣嗟嘆,以為皆合經術;揚雄諷味,亦言體同詩雅。四家舉以方經,而孟堅謂不合傳,褒貶任聲,抑揚過實,可謂鑒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 ![]() 將核其論,必征言焉。故其陳堯舜之耿介,稱湯武之祗敬,典誥之體也;譏桀紂之猖披,傷羿澆之顛隕,規諷之旨也;虬龍以喻君子,云霓以譬讒邪,比興之義也;每一顧而掩涕,嘆君門之九重,忠怨之辭也:觀茲四事,同于《風》《雅》者也。至于托云龍,說迂怪,豐隆求宓妃,鴆鳥媒娀女,詭異之辭也;康回傾地,夷羿彈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譎怪之談也;依彭咸之遺則,從子胥以自適,狷狹之志也;士女雜坐,亂而不分,指以為樂,娛酒不廢,沉湎日夜,舉以為歡,荒淫之意也:摘此四事,異乎經典者也。 故論其典誥則如彼,語其夸誕則如此。固知楚辭者,體慢于三代,而風雅于戰國,乃雅頌之博徒,而詞賦之英杰也。觀其骨鯁所樹,肌膚所附,雖取镕經意,亦自鑄偉辭。故騷經九章,朗麗以哀志;九歌九辯,綺靡以傷情;遠游天問,瑰詭而惠巧;招魂招隱,耀艷而深華;卜居標放言之致,漁父寄獨往之才。故能氣往轢古,辭來切今,驚采絕艷,難與并能矣。 ![]() 自九懷以下,遽躡其跡,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敘情怨,則郁伊而易感;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候,則披文而見時。是以枚賈追風以入麗,馬揚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艷辭,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若能憑軾以倚雅頌,懸轡以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貞,玩華而不墜其實,則顧盼可以驅辭力,欬唾]可以窮文致,亦不復乞靈于長卿,假寵于子淵矣。 贊曰: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山川無極,情理實勞。金相玉式,艷溢錙毫。 ![]() ![]() 注釋 ①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于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家。祖籍山東莒縣東莞鎮 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 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②軒翥(zhù):高飛的樣子,指作家積極從事創作的活動。詩人:指《詩經》的作者。 ③圣:指孔子。未遠:從孔子逝世(公元前479年)至屈原出生(公元前345--359年),只不過有一個多世紀。 ④嚼:潔白。涅:染黑。緇:黑色。 ⑤昆侖:《離騷》和《天問》里都曾講到昆侖山。懸圃:即昆侖山巔。 ⑥駟:四匹馬拉的車,在這里作為動詞,乘坐。虬:傳說中的一種無角的龍。鹥:鳳凰的一種。 ⑦孟堅:班固的字。傳:經的注解,這里也指經。 ⑧顛隕:《離騷》:'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乎顛隕。'顛隕,墜落。 ⑨康回傾地:《天問》:'康回憑怒,地何故以東南傾?'康回,共工。共工與顓頊戰,共工撞倒作為天柱的不周山,因此天崩地塌。 ⑩土伯三目:《招魂》:'土伯九約,其首觺觺些。叁目虎首,其身若牛些。'約,曲。觺觺,角尖貌。 ?狷狹之志:耿直不容邪惡的心胸。狷狹,急躁偏狹。 ?]'士女雜坐'二句:《招魂》:'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 ?骨鯁:偏義復詞,即骨,指作品中的主要成分。 ?深:應作'采'。 ?郁伊:指心情不舒暢。郁,憂愁;伊,助詞。 ?披:翻閱。 ?衣被:加惠于人,指給人以影響。 ?憑軾:倚著車前橫木。此處指縱橫馳騁。軾,古代車前的橫木。 ?玩華:玩,玩味、欣賞,學習、運用。華,花,和'實'相對,指華美的形式。實,果實,和'華'相對,指有意義的內容。 ?欬(kài)唾:指不十分費力的事。欬,同'咳',咳嗽。唾,吐口水。 ?乞靈:求教。長卿:司馬相如的字。 ? 勞:古時'勞'常借為'遼'。遼:遼闊,遙遠。 ?金相:金玉般的質地。相,質。式:用。 ? 錙(zī)毫:細微處。錙,錙銖,古代重量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毫,絲毫,古代度量單位,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這句指作品極細微處都十分有文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