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聲啞的三個方劑 裴老治療聲啞有三個方劑。
一是百藥合劑。方歌:百藥薄連大山訶,桔梗甘草桔梗多。組成:山藥、薄荷、連翹、大黃、山梔子、訶子、桔梗、甘草。方中桔梗入肺經,既可宣肺利咽,為治肺經氣分之要藥,又為諸藥之舟楫,載藥上行;薄荷疏散風熱,利咽止痛,訶子既能斂肺下氣止咳,又能清肺利咽開音,二藥一散一收,順應肺之宣降;連翹疏風清熱解毒;梔子清瀉三焦火邪,大黃苦寒,能使上炎之火下瀉,二藥相伍,共奏降瀉火熱之用。此時大黃作用在清熱,甚至化瘀,而不在瀉下,故熟大黃、酒大黃在煎法上不是后下而是先煎。大黃攻下要后下,泄熱要先煎,這一點要注意,大黃不僅是攻下,而且有化瘀泄熱之作用。山藥補肺氣,滋肺陰,防諸藥過傷肺氣;甘草調和諸藥。該方用于一般性的聲音嘶啞治療。
二是金三合劑,方歌:七三胖石訶連,聲音嘶啞連窩端。組成:七葉一枝花、蟬蛻、玄參、木蝴蝶、胖大海、石菖蒲、訶子、連翹。方中七葉一枝花苦寒,入肝經,功能清熱解毒,為君。蟬蛻功能疏散風熱,利咽開音,木蝴蝶化痰、清熱、利咽,訶子酸澀而苦,既能斂肺下氣止咳,又能清肺利咽開音,三藥疏風利咽,為臣。玄參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能治咽喉腫痛,白喉;胖大海清熱、化痰、利咽;石菖蒲功能開竅豁痰;連翹外可疏散風熱,內可清熱解毒,為佐。全方共行清熱化痰、消腫散結之功,用于治療壓迫引起的聲音嘶啞。
三是赤丹合劑,方歌:赤丹二甲夏,海布浙黃瓜。藥物組成:赤芍、丹參、牡蠣、龜甲、夏枯草、海藻、昆布、浙貝母、黃芩、瓜蔞。方中牡蠣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龜甲滋補真陰以退內熱;熱邪易煉液成痰,故用海藻、昆布、浙貝母消痰軟堅散結;夏枯草功能清熱化痰散結;赤芍、丹參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黃芩、瓜蔞清熱潤肺。該方用于陰虛型聲音嘶啞。
以上三方是裴老根據他多年臨床經驗自擬的治療聲音嘶啞的方劑,臨床準確使用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療效。此外還有一些常用經方:風寒型用三拗湯,藥物組成為麻黃、杏仁、甘草;風熱型用桑菊飲;溫燥犯肺用清燥救肺湯;肝腎陰虧常用百合固金湯、六味地黃丸;血瘀痰聚常用桃紅四物湯合導痰湯加味;通幽湯也有使用機會。
(文章內容選自《跟名師 悟經典 做臨床:經典方劑臨證得失錄》。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咨詢和聯系正規醫療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