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糖尿病性胃潴留糖尿病性胃潴留是糖尿病胃腸植物神經病變常見的癥狀。典型癥狀為腹脹、早飽、厭食、噯氣、惡心、嘔吐、體重減輕,癥狀通常在餐后較為嚴重。屬中醫學“痞滿、嘔吐”范疇,多為消渴日久、耗傷脾胃之氣、脾胃虛弱、運化無力、升降失司、胃失和降而致。 主要病機為以中氣虛弱、脾胃升降失調為主,脾氣虛弱、運化無力為本,氣滯食積、胃失和降、氣滯血瘀等為標,為虛實夾雜之證,故治療上可采用健運脾胃、蕩滌積滯、消痞除滿為主。 【臨床應用】肖氏等 用加味大承氣湯治療糖尿病性胃潴留患者20例,并與胃復安治療的10例作了對照。 治療方法:治療組繼續按糖尿病飲食常規和降糖治療(其中單用優降糖4例,優降糖聯合降糖靈11例,優降糖聯合胰島素3例,達美康聯合降糖靈2例),均同時加服加味大承氣湯。 藥用:大黃10g,芒硝12g,枳實12g,厚樸12g,黃連12g,檳榔12g,牽牛子12g,莪術12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2周為1個療程,第一療程結束后停服3天,開始第二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對照組繼續按糖尿病飲食常規和降糖治療(其中單用優降糖4例,優降糖聯合降糖靈5例,優降糖聯合胰島素1例),并均同時加服胃復安片20mg,每日3次,2周為1個療程,第一個療程結束后,停服胃復安3日。再繼續第二個療程,共2個療程。 結果治療組治療后2周和4周胃電活動有顯著性改善(P<0.05);主要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血糖改善情況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1)。 【按】大黃、芒硝是苦寒咸之瀉藥,主要瀉血分實熱,下腸胃積滯。枳實、厚樸有理氣破氣、消積滯之功;黃連消炎燥濕;檳榔、牽牛子下氣導滯,莪術破中氣滯。以上8味藥相互配合可達到蕩滌積滯、消痞除滿、消炎瀉下的功效。這是一種對局部和全身狀態具有協同作用的治療,是通過調整機體全身狀態而鞏固療效的治療。 |
|
來自: 火帝養生_WSH > 《《大承氣湯》楊佃會,楊孟祥 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