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帆書 · 十月的詩 管理專家馮唐曾在視頻中感慨: 讀書時,大家拼的是智商;工作時,大家拼的是情商; 而到了人生后半程才發現,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是能量。 低能量的人,常常消極懶散,承受不了壓力和挫敗,遇到一點困難就一蹶不振,很難持續成事。 而高能量的人則活力滿滿,遇到問題不會輕易退縮,而是主動打破困境,人生不斷向上。 想來的確如此。 人生不是百米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贏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能量充沛的人。 要想讓自己保持好的狀態,就要養成“高能量體質”。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 “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動力,它推動一個人去完成各項心理活動?!?/p> 當一個人的心理能量過低,就會覺得做什么都提不起勁,被困在沮喪的情緒中,失去前行的動力。 網友@小玲曾在微博吐槽自己的經歷: 畢業后,她在一家大型企業找了份不錯的工作。她本以為,會這樣安安穩穩地做下去。 沒想到這幾年公司業績大幅下降,開始陸續裁員,她所在的部門也岌岌可危。 面對壓力,小玲整日思慮焦灼、怨聲載道,工作時也懶懶散散,能拖拉絕不下功夫。 結果第一批裁員,她就在名單里。 而諷刺的是,她離職后不久,行業開始轉暖,當初堅持下來的同事都獲得了晉升。 在小玲看來,她只是運氣太差。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其實是內心能量的影響。 我們的心理能量就像手機的電池一樣,會消耗、會歸零。 遇到問題,若把能量全都用于內耗,就沒有精力去改變,人生也就難免進入負向循環。 我們身邊常常有這樣兩種人: 一種各方面能力都不錯,卻喜歡消極抱怨,結果把日子越過越差; 一種看似普通,卻總能夠積極地面對各種問題,吸引到好的運氣和人脈。 這背后的差別就是心理能量的高低。 《高能量姿勢》中指出: 低能量者,表現出來的是威脅感知力。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采取防備姿態,不斷給自己消極暗示,結果在自怨自艾中萎靡不振; 而高能量者,表現出來的是機會感知力。他們會給自己積極暗示,從而能更好的直面挑戰、抓住機會。 人生在世,總免不了要與壓力、困難正面交鋒。 如果遇到一點風吹草動就自亂陣腳,就只能在負面情緒中自我消耗。 越是身處低谷,越要管理好自己的能量,不要提前焦慮,不要預支煩惱。 調整好心態,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才有勇氣迎難而上、突破困境。 產品專家梁寧說: “人遇到難事過不去,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能量不足。” 很多時候,困住一個人的不是外界的問題,而是內心的無力感。管理好內心的能量,才有精力去面對世事刁難。 哈佛大學教授埃米在大二時,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雖然僥幸活了下來,卻被告知大腦嚴重受損。 從那時起,她要花上很長時間,才能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但埃米沒有放棄,她開始努力學習心理學,研究行為對人的影響。 她發現:只要通過合理的調整,就能激發個人能量,改變自己的生活。 于是,她開始嘗試一些高能量姿勢,通過調整體態和認知,重建內心的存在力。 認知上的不斷改變,也讓她的狀態越來越好,最終順利完成了學業。 知名職場顧問崔璀剛畢業時,曾因自己內向的性格煩惱不已。 那時,她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經常需要與客戶溝通、談判。 但因為不擅長交流,她常常被一些囂張跋扈的客戶指著鼻子罵“沒用”。 有一次,一位客戶還當著老板的面,說她根本不適合這份工作。 面對大家的質疑,崔璀陷入了嚴重的內耗:一邊懷疑自己,一邊又不斷想證明自己。 那段時間,她常常感到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好在,在朋友的幫助下,她認識到:雖然無法改變自己的性格,卻可以發揮自己真誠、善于共情的長處。 于是,她不再讓自己的心情被別人左右,而是把全部精力用于提升自己,還總結出了一套【內向者的談判技巧】。 很認同一句話:“比時間管理更重要的,是能量管理?!?/p> 面對外界紛紛擾擾,我們要學會把重心退回到自己身上: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內耗、不自證。 持續豐富自己、修煉自己,才能讓內心得到滋養,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 心理學家霍金斯曾提出過一個“能量等級層次論”,他指出: 我們每個人都有相應的能量等級,能量等級越高,就越能吸引到好的運氣和事物。 一個人要保持積極的狀態,就要減少消耗,多做給自己充能的事。 ① 減少“消極暗示”,采用“積極暗示” 有人問蔡瀾:我總是開心不起來,該怎么辦? 蔡瀾回答道:每天大笑,給自己暗示:我是快樂的、幸福的。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狀態差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對未來充滿焦慮。面對挑戰,瞻前顧后、猶疑不決; 狀態好時,覺得渾身充滿力量,感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更愿意面對挑戰。 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影響。 我們的一切行動都源于內心的“想法”,相信自己能應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多給自己積極暗示,學會正向思考,就能減少內耗,增加自己的能量。 ② 改變“低能量姿態”,采用“高能量姿態” 認知心理學家埃米.卡迪曾做過一個實驗: 她讓實驗者擺出緊張、無力的低能量姿態,或放松、開放的高能量姿勢,維持兩分鐘左右。然后對他們進行測試。 她發現,開放、有力的高能量姿勢,會讓實驗者的身體激素和心理水平都出現更積極的變化。 身體狀態,決定著我們的心理狀態。好的姿態,會給情緒帶來積極的能量。 生活中,我們要主動保持對身體的察覺,有意識地讓自己擺出“高能量姿態”,如:抬頭挺胸、雙手叉腰。 調整好自己的姿態,就能快速提升心力、減輕焦慮。 ③ 停止過度思慮,讓自己回歸當下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要進行一場演講,還沒準備,就開始擔心“萬一出差錯怎么辦?”,結果真的出了差錯。 要見一位客戶,還沒見面,就開始煩惱“萬一這個人很難相處怎么辦?”,結果真的很不順利。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只想不做是最費能量的。當心理能量過低時,我們就會變得頹廢懈怠,容易出錯。 而當你聚焦于事情的過程:要演講,就認認真真準備好演講稿;要見客戶,就仔仔細細記住客戶的需求和偏好。 把能量用于行動,而不是胡思亂想,才能讓人生進入向上的正向循環。 聽過這樣一句話: “能量,是一個人內在的精氣神,你有什么樣的能量,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讓自己能量滿滿,前路才能穩贏?!?/p> 所謂好運,不過是把精力用在正確的事情上,日復一日地收獲更好的自己,從而吸引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當你管理好自己的能量,學會給內心松綁。 不在外界的聲音中迷失自己,不在過度的思慮中消耗自己。 做好那些力所能及的事,你想要的一切就會隨之而來。 點個?,一起做個高能量的人。 作者 | 十月的詩 排版 | 余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