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的序為散文。有駢句,有散句,參差出之,疏密相間。在序里,作者先以排句鋪陳,以駢散穿插描寫了牢獄之中的“七氣”,極力渲染出監(jiān)牢環(huán)境的惡濁之至。而詩人又說自己身體本來孱弱,但在“七氣”的夾攻之下,竟然安好無恙,那就是因為靠著胸中的浩然正氣,有了正氣在胸,便能抵御所有的邪氣、濁氣,這些說明了寫《正氣歌》的原因,接著便引出下面對“正氣”的詠嘆。因此,序和詩在構(gòu)思上是有連屬的,在技巧上是前后照應(yīng)的,是全詩的有機組成部分。 全詩可分為三部分。從“天地有正氣”到“一一垂丹青”為第一部分。這部分是對浩然之氣的熱情禮贊。“正氣”與天地并生,與宇宙同在,詩人首先寫出“正氣”的這種偉大性質(zhì),使“正氣”的描寫,有了一種充塞乎天地之間的崇高美。天地萬物,均受“正氣”之稟賦。下至大地山河,上至日月星辰,都是氣的化育生成。下面詩人將筆一轉(zhuǎn),便將“正氣”轉(zhuǎn)到人的身上,人的浩然正氣,充塞于蒼冥,可見正氣的力量。“皇路”二句,寫清平之時,稟受正氣之人雍容和雅,為朝廷的清明政治盡力。這兩句不是重心所在,而是下面的陪襯。下面,詩人筆鋒又轉(zhuǎn),寫在危難之際,稟受正氣之人便表現(xiàn)出了凜凜氣節(jié),他們?yōu)榱苏x而不避禍難,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業(yè)績彪炳于青史。“一一垂丹青”,又是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之間的過渡之筆,顯的十分自然。 從“在齊太史簡”到“道義為之根”為第二部分。在這部分里,詩人歷數(shù)了史冊上十二位忠臣義士的壯烈之舉,來寫浩然正氣的體現(xiàn)。詩人連用四個“在”字,形成了一連串的排比句式,顯得氣勢極為充沛。正因為“正氣”的賦予,才有了這些志士的壯舉。詩人為避免單調(diào),將“為嚴(yán)將軍頭”等四句換成了“為”字的排比句。之后,詩人稍作舒緩,以“或為”為排比句,每兩句寫一人。詩人通過以上三組排比句,歌頌了中華歷史上十二位忠臣義士的壯烈之舉。這其中,有的是不畏權(quán)奸、秉筆直書的史官;有的是誓在驅(qū)敵的將相;有的是面對強敵,寧死不屈的義士,他們有共同之處就是忠烈。辨證來看,“忠”是要作具體分析的,但這些人物的“烈”卻是極為感人的。“是氣所磅礴”到“道義為之根”,由上述人物的忠勇壯烈,概括“正氣”。“正氣”所鐘,可以不論生死。“地維”“天柱”,實際是說封建王朝的社稷得以保持的精神支柱。“三綱”句,有封建倫理道德的內(nèi)容,“道義”也是如此。就是說,“正氣“是以封建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作為基礎(chǔ)的。“正氣“作為激勵愛國志士的精神力量,創(chuàng)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業(yè)績,但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它的封建倫理性質(zhì)也應(yīng)該指出。 從“嗟余遘陽九”到“古道照顏色”為第三部分。前面是說正義賦予歷史上那些忠義之士以忠烈之績,從“嗟余”開始則轉(zhuǎn)向詩人自己。“遘陽九”是說自己遭逢惡運,“隸也”句是說自己對國家危亡也無力回天。“楚囚”兩句,一方面寫自己被押到北方囚禁,另一方面,借楚囚南冠的典故,表達(dá)自己忠于宋室、矢志向南的心情。用典極為恰當(dāng)貼切,在敘述中深刻地表達(dá)了自己的情懷。“鼎鑊”兩句,抒寫詩人視死如歸的壯烈之志。“陰房”六句,寫環(huán)境的幽暗惡濁。“如此”兩句,則是寫自己正氣在胸,百沴辟易的情形。“哀哉”六句,說自己耿耿丹心、浩浩正氣是抵御“百沴”的法寶,任何邪惡之氣,都不能使自己受到戕害。“哲人”四句,是全詩的結(jié)語,揭示出作歌的主旨。先哲已逝,但正氣賦予他們的壯烈事跡,在史冊上永遠(yuǎn)是炳炳烺烺,千古不滅。詩人從這些忠烈之士身上,得到正氣的沾濡。古來忠臣義士的烈舉,是詩人樂于學(xué)習(xí)的典范。“風(fēng)檐”兩句,顯得十分從容不迫。 這首詩很長,又是五言之體,容易寫得平板拖沓,但這首詩卻以其慷慨悲壯撥人心弦,使讀者倍受感染。這主要是詩人充塞胸中的浩然正氣流溢其聞,使詩作元氣淋漓,毫無干澀之感,且詞氣滂沛,筆力道勁,格凋沉雄。全詩以平和穩(wěn)健的散文化語言,緊緊環(huán)繞對浩然正氣的禮贊,于夾敘夾議中層層深入推進(jìn)展開。首言浩然之氣之源與形,簡括干煉。表現(xiàn)出了作者文天祥的忠肝義膽、錚錚鐵骨;在歌贊先烈的同時,展現(xiàn)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塑造了一位正氣凜然的民族英雄形象。
[ 3 ][ 2 ] |
|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明港兜巡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