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附屬品 生活篇 字源演變 說文解字 “纕”rǎng,形聲字,從糸襄聲,'纕’字目前最早見于戰國「纕安君扁壺」銘文。糸,與絲線或絲織品有關;襄,頭頂容器的人,此處引用'附著’的引申義。造字本義:衣服的附屬品,即服飾。 備注:因西周晚期開始,本是象形字的'襄’字加了'衣’部首,但仍將其作字根用于造字。故其后的造字者并沒有立刻造'從衤襄聲’的字,僅造'從糸襄聲’以表達與衣物相關,也說明 擴展閱讀:纕安君扁壺是戰國時期的一種陶瓷器皿。 戰國·纕安君扁壺 「纕安君扁壺」銘文:纕安君其鉼(其瓶),弍□酉,樂。 古文釋義 【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說文】援臂也。 【玉篇】帶也。 【屈原·離騷】旣替余以蕙纕兮。【註】佩帶也。 又【廣韻】馬腹帶。 【晉語】懷挾纓纕。 又【玉篇】收衣袖絭。 又【集韻】如陽切。義同。 又【集韻】蘇郞切,音桑。 【類篇】緗,淺黃也。或從襄。 又【集韻】汝兩切,音壤。 【類篇】絲棼也。 |
|
來自: 春天來了hovy5i > 《學習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