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民間認為,茶性不同,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飲茶需根據季節和個人體質進行選擇。從季節的角度出發,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或普洱,就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但凡對科學較點真的人,都會對這些飲茶建議感到困惑。那么,選茶到底有沒有依據呢?
飲茶是一種習俗文化 查閱科學文獻,很難找到根據季節喝茶的科學依據。應該說,簡單的飲茶建議即便有道理也是不全面的。 首先,我國茶葉種類豐富,遠不止以上這幾個品類。市面上常見的茶,按發酵程度由輕到重,可以分為不發酵的綠茶、輕微發酵的黃茶和白茶、半發酵的烏龍茶、全發酵的紅茶和后發酵的黑茶。這幾大類茶葉根據茶葉來源和加工方法的差異,又有幾百種更為細分的品類。 其次,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都有所不同,生活飲食習慣也因人而異。例如,浙江人普遍喝綠茶,北京人愛喝花茶,廣東人依據區域不同喜好烏龍、普洱和紅茶,西部少數民族有著喝黑茶的悠久歷史……大多數有喝茶習慣的人喜歡沿襲固有的習俗來選茶,而不是遵循某種特定的模式。 茶葉活性的科學研究 茶葉的活性研究較多,其神經興奮作用、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抗突變、免疫力調節等活性都或多或少有藥理學研究報道。不同品類茶葉的活性既有共通之處,也有各自的特點。 綠茶白茶清熱下火? 民間認為,綠茶和白茶性涼,可清熱下火,尤其白茶,被認為“功同犀角”。科學研究證實,綠茶和白茶都有一系列的抗菌活性,例如:綠茶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和赤痢菌的活性比其他茶顯著,白茶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抑制作用較強。民間所認為的“綠茶白茶清熱下火”,可能就與此有關。不過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其他茶并非就沒有抑菌的作用,比如近幾年的研究發現黑茶在抑制腸道有害菌的同時有助于益生菌的生長。 紅茶養胃? 這種說法有一些試驗證據,但并不全面。有研究發現,紅茶通過增加前列腺素E的合成抑制吲哚美辛等藥物引起的消化性潰瘍,40mg/kg紅茶的效果可與3mg/kg奧美拉唑相當。紅茶中的多元酚-B可抑制大鼠胃腫瘤細胞生長,并增加胃抗氧化酶的活性。但是紅茶對5-羥色胺和組胺引起的潰瘍無效,而且喝茶太多會對胃造成傷害,其胃腸道效應與茶葉中的鞣質、咖啡堿、茶多酚等有關,僅用紅茶養胃這幾個字一語概之是不合適的。 普洱烏龍減肥? 茶葉調血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茶多酚、咖啡堿和其他一些植物化合物,不同的茶葉各有千秋。國內外對綠茶、紅茶等多種茶葉的研究發現,不同的茶葉品類均有一定的調節血脂的作用,不一定非局限于某種茶葉。在我國的一項動物實驗中,普洱、烏龍茶的調血脂活性強于綠茶和紅茶,而綠茶和白茶調節血糖的活性則對于其他茶葉較強,這可能是普洱茶和烏龍茶近年來被推薦為減肥用茶的一個信息來源。
茉莉花茶理氣開郁? 茶葉中的茶氨酸作用于神經系統,有一定的抗抑郁活性。我國一項人群研究認為,綠茶和花茶與降低老年人抑郁水平相關,而烏龍茶和紅茶未觀察到這一關聯。動物實驗也發現茉莉花茶茶湯灌胃和香氣處理均能改善小鼠的抑郁癥狀。可見,茉莉花茶被認為有理氣開郁的作用不無道理。與薰衣草、鼠尾草等香料作物類似,茉莉花茶的抗抑郁作用不一定來自特殊活性成分的藥理作用,也可能是其揮發性物質的味道令人心情愉悅。 類似的研究還有很多。由于茶葉種類繁多,目前尚缺乏系統全面的比較;此外,實驗原料的來源不同,樣品制備手法不同,使實驗樣品無法標準化,也是造成結果不同的原因。因此,現有的數據只能提供一定的參考。 化學成分不同導致茶葉活性差異 與其他所有植物一樣,茶葉之所以具有不同的活性,其基礎是化學成分的不同。茶葉的主要品質成分是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氨基酸、咖啡堿等物質。原料的不同(如大葉種茶或者小葉種茶,芽尖或者葉片)和加工過程的差異(例如綠茶有蒸青、炒青、曬青等方法,制備成紅茶需要酶的作用,制備黑茶需要微生物進行后發酵)是導致茶葉產品化學成分不同的根本原因。茶葉儲藏過程中,溫度、濕度、光照、密閉性、潔凈度等因素會對茶葉的成分產生不同的影響,也會導致茶葉陳化或變質。沖飲過程中水質、水溫、浸泡時間、震蕩程度等都能影響茶葉成分在茶湯中的溶出,最終造成感官和功效的差異。我們平時說,不同的人泡同一種茶,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就是這個道理。 以具有神經興奮作用的咖啡堿為例,白茶咖啡堿相對較高(5-6%);其次是綠茶(2-5%);黑茶根據品種不同有較大的差異,含量高的與綠茶不相上下,湖南茯茶為0.73%,野生思茅紫芽茶僅為0.086%。由于咖啡堿在80℃以上易溶于水,沸水洗茶可以溶解除去大部分咖啡堿,有人說喝黑茶不影響睡眠,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此。此外,茶葉中的茶氨酸能使咖啡堿吸收速度和代謝速度都減緩,因此,即便是咖啡堿含量相同的茶,飲用后血液中咖啡堿的濃度變化也會有所不同,從而對飲茶者神經興奮的作用也就不一樣。 選茶的幾點小建議 不同的茶的確具有不同的屬性,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口味的偏好和健康需求,選擇最適合的茶飲。總的來說,應該選擇自己喝著舒適,而不會頭疼、肚子不舒服的茶葉,適量飲用。關于季節、體質的說法來自于民間經驗,可以適當借鑒。說到底,香茗再好,并非濟世的神藥。 以下幾點,可以作為選茶的參考: 1. 紅茶是最容易與其他物品搭配的茶葉,可以嘗試多種搭配,如: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在紅茶中加入生姜片飲用,是適宜冬日的熱飲。 2. 腸胃易受刺激的人可以用紅茶和黑茶自制奶茶,牛奶中的蛋白質與茶葉中的鞣酸結合,可減少對腸胃的刺激,而且茶中加牛奶并不影響茶多酚的生物利用度。避免空腹喝茶、飲用濃茶。盡量少喝生普。 3. 對咖啡堿敏感的人應喝淡茶,如果沒有口味的特殊偏好,咖啡堿含量較低的茯磚茶等是比較好的選擇。 4. 心情低落時可以喝茉莉花茶或者含茶氨酸較高的茶葉(如白茶和安吉白茶)。 5. 夏天多喝綠茶和白茶,其抗菌作用有助于預防感染。 6. 容易便秘的人可以多喝黑茶。 7. 肥胖者如希望獲得健康的飲品,任何一種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參考文獻】 [1]茶經. 陳宗懋.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 [2]趙衛星,姜紅波,馮國棟. 茶葉中咖啡因的提取研究進展. 化學與生物工程,2010,09:17-20 [3]劉珺,楊江帆. 茉莉花茶抗抑郁機理的初步研究.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493-497 [4]張瑩瑩,盧國華,范靜波. 社區的老年人飲茶、認知與抑郁的關系.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08:1245-1247 [5]龍門. 茶氨酸對咖啡堿引起的小鼠中樞興奮的抑制作用.安徽農業大學,2011 [6]侯冬巖,回瑞華,李鐵純,刁全平,劉曉媛,袁華芳.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黑茶中咖啡因含量. 食品科學,2009,20:283-284 [7]彭代勝. 六大茶類主要化學成分及含量差異的分析. 茶業通報,1986,06:7-11 [8]樊怡欣. 四種茶類對自發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降糖作用的比較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2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