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西柳州市工人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脊柱外科 莫秋平 [摘要] 總結69例采用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骨折患者的術后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尤其是術后第1個24h內;術后予平臥硬板床休息4~6h;做好并發癥,包括一過性發熱和疼痛、骨水泥滲漏、肺炎的預防護理;鼓勵患者盡早進行功能鍛煉,由被動到主動,循序漸進,并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采取積極安全防護措施預防再次骨折?;颊哂谛g后第2 天均可佩戴圍腰下地活動,術后5-7天均可出院,患者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未發生肺炎、泌尿系感染、壓瘡、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 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骨折(OVCF)在老年人脊柱骨折中最為常見,多為老年骨質疏松、胸腰椎受間接暴力所致,可導致患者胸腰背畸形甚至脊髓損傷,臨床上無脊髓損傷者,治療上主張在局麻下行椎體后凸成形術,椎體的高度可持續得到維持,防止腰背畸形和減少腰背疼痛發生的機率,因此,鑒于本組患者高齡,術前合并癥多,骨質量差,再次骨折概率高等治療護理上的難點,術后精確、完善的護理將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和術后的順利康復,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患者250例,現將術后護理總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50 例(310個椎體),男94例,女156例,年齡58 ~88 歲。其中,11例合并較嚴重的心肺疾患( 肺心病、哮喘、高血壓、腦血栓后遺癥等) ,且均無脫位及截癱。 1.2 診斷標準 參照有關文獻[1]標準擬定。( 1)中老年人群,女性在絕經后,男性在60歲以上;(2)BMD<M-2SD為骨質疏松癥;(3)骨折由輕微暴力所致(一般情況下不會對骨骼造成損害);(4) X線正、側位片示一個或多個椎體呈楔形變,椎體壓縮約1/5~2/3。 1.3 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或側臥位,局部消毒,均采用局麻。在C 臂機透視下,經椎弓根入路穿刺入病椎內,針尖達椎體的前1/3 ,針尖的斜面朝向注射的部位,確定針尖所在位置后,注入適量骨水泥。當注射感到阻力增大或灌注劑達椎體后壁時應立即停止。注射完畢后,拔出穿刺針,局部按壓數分鐘。手術時間持續30~60min。出血量很少,可忽略不計,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 2.結 果 本組69例順利完成穿刺及骨水泥注射,術后即刻~24h內止疼者35例,術后48~72h疼痛明顯緩解23例,術后12h后均能下床做輕微活動(如自解小便等)。3d后活動達到發病前水平,術后X線檢查見骨水泥在椎體內呈團塊狀分布,無骨水泥滲漏。術后5~7d出院, 隨訪無并發癥及復發。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首先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患者對治療的恐懼,害怕治療中的意外,對療效的質疑,以及社會、環境、經濟等等因素,都會構成患者的緊張情緒。這就需要護理人員積極做好安慰,疏導、體貼、關心患者,同時還應該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并說明醫院的設備、條件、醫護人員情況以及同類手術患者的治療情況。必要時請已做過該手術的患者現身講解術中感受、術后效果,幫助患者及家屬直觀和全面地認識該技術,從而樹立信心,消除顧慮及擔憂。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椎體成形術的相關知識及照顧技巧。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療。 3.1.2 飲食護理 告知患者應進食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鼓勵患者多吃新鮮蔬菜、香蕉等食物。因局麻手術過程中患者處于清醒狀態,術前可不禁食 3.1.3 腸道準備 由于該技術是在X 線引導下操作完成,腸道內氣體對椎體顯影有明顯干擾,特別是腰椎手術時,因此術前腸道準備極為重要。 3.1.4 臥位訓練 該手術需在臥位下完成。到目前為止,文獻報道皆采用透視下俯臥位進行手術。但該體位可能致部分患者不能耐受體位而造成手術失敗。術前3~5d指導患者進行俯臥位訓練,根據個體訓練每天2~3次,每次30min以增強術中的體位適應能力。本組未發生1例因體位不能耐受而造成手術失敗。術前建立靜脈通道,以方便醫生在術中操作及防止術中意外情況發生 3.2 術后護理 3.2.1 一般護理 術后監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等,觀察患者的下肢運動及感覺,有無排尿困難,詢問患者疼痛有無緩解。根據患者身體的一般情況適當給予吸氧。術后遵醫囑應用抗生素3~4d;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有無疼痛,如有疼痛,遵醫囑服用解熱止痛藥。 3.2.2 臥位 術后臥硬板床休息2h,體位為仰臥位或側臥位。含甲基丙烯甲酯的骨水泥90%在術后1h內達最大強度,在第1h保持仰臥位休息有利于注入椎體骨的骨水泥進一步聚合反應以完全硬化,達到最大強度,減少并發癥及穿刺部位出血。在此其間除觀察下肢感覺運動及大小便情況,還要密切觀察有無突發胸痛,紫紺和呼吸困難等。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以檢查是否存在骨水泥外漏造成脊髓、神經受壓及肺栓塞等并發癥,并及時處理[2]。 4. 康復訓練 術后2h內,患者取平臥位,應避免翻身運動。2h后,開始在床上練習深呼吸;在他人協助下進行翻身,盡量保持脊柱的整體性;在護理人員指導下進行直腿抬高練習,以防止神經根粘連。術后12h后可下床活動,逐步增加運動量,在他人協助下在床邊坐起、站立,在他人協助下緩慢行走,逐步自由活動。術后2d可進行腰背部肌肉訓練,以提高腰背肌肌力;如患者情況良好,可采用“飛燕式”后伸脊柱法進行腰背肌鍛煉。指導患者行康復訓練時應循序漸進。 5. 出院指導 糾正不良的生活姿勢,適量增加戶外運動,多曬太陽,多進食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3 個月內腰部暫不負重,少做轉身運動,保持軀體軸性;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鈣劑,多曬太陽,并建議患者使用手杖,指導患者掌握手杖的使用要點,加強患者的平衡能力,另一方面可對旁人起警示作用,減少意外發生。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是一種脊柱微創技術,對于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療效顯著,且安全。持久,該術損傷小,費用相對低廉,康復快,已成為治療老年患者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常用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 [1]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學科組.中國人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2 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00,6(1):1. [2]羅仕蘭, 向明菊.高齡患者行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 2003, 38(3): 187. 歡迎投稿,請將稿件發送至: orth@orthonline.com.cn 來函必復!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學術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