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具有鎮(zhèn)靜作用,常吃有利于消除緊張,幫助睡眠。不同于通常蔬菜的是它包含很可觀的氟元素,可參與牙與骨的生長,還可以改善消化系統(tǒng)的肝臟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有利于抵御風濕性病患與痛風。以下是萵筍的一些吃法。 1、取嫩姜50g,萵筍200g,芥末仁150g,精鹽5g,香油10g,白糖10g,香醋 20g,醬油10g,味精2g。先把萵筍削去皮,切成長8cm,寬4cm的條,加精鹽攪拌均勻腌漬兩小時,去其苦味,拿出洗干凈,在沸水鍋里略焯,控干后,加白糖(5g),香醋(10g),味精(1g)腌漬。芥末仁(芥末粗老的莖,撕剔其表皮后的嫩莖)切成長8cm,寬4cm的長條,放置在沸水鍋里炸熟,加醬油,白糖(5g),味精(1g),香醋(5g)腌漬兩小時。嫩姜刮去皮,切長細絲,浸泡之后,加醋5g腌漬半個小時。以上絲,條放在一塊攪拌均勻,淋上香油即可。此菜功能在于健胃止嘔,化痰,促進食欲,并且有利五臟,補筋骨,開膈熱,通經(jīng)脈,祛口臭,白牙齒,明眼目之作用。 2、取萵筍500g,姜末2g,蒜末2g,泡辣椒一個(切細),蔥末10g,水淀粉6g,精鹽 6g,植物油20g。先把萵筍去皮,洗干凈,切成絲用鹽攪拌均勻。炒鍋置中火上,下油燒至六成熟時,放到姜,蒜,泡辣椒和蔥,炒出香味后,下萵筍炒至斷生,加清湯,勾水淀粉攪拌均勻即成其作用是清熱化痰,利氣寬胸。經(jīng)常食對胸膈煩熱,咳嗽痰多,二便不利,乳汁不通和尿血者,都有比較好的輔助食療作用。 3、取萵筍150g,食醋4g,雞蛋一個,白糖5g,濕淀粉15g,食油50g,醬油5g,蒜末 5g。先把萵筍去皮,洗干凈切成片狀,放盤中。取一碗,打人雞蛋,和濕淀粉調成糊。炒鍋上火,倒進食油燒至八成熱,把萵筍放到雞蛋碗里掛上糊,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倒出瀝油。原鍋留少量油,下蒜末熗鍋,加入醬油,食醋,白糖,萵筍片,下濕淀粉勾芡,炒熟就可以。 4、取萵筍去皮,切成片,不能太薄不然會影響口感。燒一鍋熱水將萵筍焯一下,立即用冷水去沖,這樣才可保證焯過的萵筍又綠又脆;接下來就能夠放個大碗中拌了,放一點點醬油,醋,糖,一點點鹽,辣椒油,花椒面就能夠吃了。 5、木耳有益氣養(yǎng)胃,潤肺,降血脂,減肥等作用。取萵筍200g,黑木耳50g,花椒10粒。把萵筍去皮,切成絲,水發(fā)黑木耳洗凈,切成絲。萵筍絲,黑木耳絲同放置在碗里,放少量精鹽待用。炒鍋放少量油,放進花椒燒熱出香味,澆入萵筍中,接下來放味精,雞粉,拌均勻就可以食用。其菜肴可益氣養(yǎng)胃,有減肥作用。 6、取豬肉(后臀尖)250g,萵筍100g,蒜泥一湯匙,紹酒一湯匙,醬油一湯匙,鹽,醋,味精各適量的,蔥段,姜片各適量的,香油少量。先把萵筍去葉,去皮洗干凈,切成薄片,用少量鹽攪拌均勻,腌制一刻鐘,擠干水份,平鋪在盤底待用;將豬肉洗干凈,在熱水鍋里燙一下,撈出來洗干凈。把蒜泥放置在碗里,加醬油,醋,鹽,味精與香油,勾成調味汁待用。將豬肉放置在鍋里,加水,紹酒,蔥段,姜片燒開,改用小火煮到熟爛,撈出來切成薄片,放置在萵筍片上,倒進調味汁,吃時攪拌均勻就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