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自己,請從不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放在另一個人身上開始。 2、對于別人的贈予、贊賞、甚至布施,我們都要學習欣然地接受。我母親早年教導我的,當人家給我什么的時候,我應該微笑地說一聲“多謝”。這個教導,對我一生都很有益處。 3、佛家告訴我們,我們的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是有由來的,是非做我們的父母不可的。他們好,是我們前生和他們有善緣;他們不好,是我們前生有了虧欠,所以受此業報。我們既和父母有緣,他們的弱點,也正是我們必定要接受的;我們在接受以后,可以自己來轉化、改良。 4、有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認識到自己過去的思想信念錯誤,并不代表我們過去不是一個好人,不必為我們的過去悲憤,還應該在改進的“當下”,高高興興地慶祝一番才是。 5、一個充滿害怕的小孩,需要的是不是責備,而是安慰。責備自己,只會令自己更加沒有信心,更加覺得四處都是絕路。 6、每天要做的幾件事:1、做對別人有益的事。2、做對自己有益的事。3、做不想做而應該做的事。4、鍛煉體力5、鍛煉心智。 7、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所說的:真正困擾我們的,并非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而是我們對那件事的看法,一旦掌握到那個真相,他們對事情的理解就全面改觀了。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 你看,A永遠是中立的,因為同樣的A,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有不同的C出現。比方說,我婆婆看到我的時候臉色不太好(A),如果我認為她討厭我(B),我會覺得很難過(C),但是如果我認為她當時心情不好(B1),我會中立她(C1)注意自己和她的互動。如果我認為她是因為身體不舒服(B2),我會心疼地對她格外好一些(C2).所以不同的B,造成不同的C,也影響我和我婆婆之間的關系。 8、讓我們心里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和圍繞這個事情所編造的故事。 9、你缺乏什么,就去給出什么。 10、愛并不意味著總是和和氣氣,永遠沒有爭執和利益沖突。相愛的人也有沖突,只要不損人,利己并不是壞事。另外,當別人侵犯自己的時候,要用正當的方式去維護,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利益并不是惡。 11、面對親密關系,做個發愿解脫的勇士,修成一個自利利他的智者。說出自己心里想的,不活在猜測對方和等待對方里;做自己愿意為對方做的,不讓行動總是停留在頭腦里;表達自己想要的,遷就和忍耐不能減少煩惱;和對方共同成長,不讓思想虛度在時間里,不讓靈性消沉在欲望里。 12、不要執著于金錢。你必須認識清楚,金錢的唯一目的,就是讓別人和自己得到幸福,并沒有其他任何用處。如果你完全不動用金錢,那么你能做些什么?擁有什么? 13、和女朋友吵架嗎?沒問題。吵架其實能幫助認識對方,并不是什么壞事,更不是愛情的致命傷;如果能夠在一場大吵之后,解開了問題的癥結,對于雙方的關系就會更近一步,這只是在于雙方知否真有誠意,雙方的溝通,發不發生而已。如果既有誠意,又能溝通,那么愛情的花一定盛開。 14、平常無事,我們可以想象自己像一個五、六歲大的小孩,你看見這個小孩,深深地望著這個小孩的雙眼,他很像正向往著某一件事,你再繼續深深地望,你會發覺這小孩唯一向你要求的就是愛護他。你想象自己伸出雙臂,去擁抱這個小孩,用帶著愛的溫和雙臂,好好抱著他,告訴他你非常愛他,欣賞他;告訴他可以再學習的時候犯些錯誤,都沒有關系,告訴他,如論發生什么事,你都會在他身邊。 15、后背上部與缺乏感情支持有關。我的丈夫/妻子/情人/朋友/老板不理解我或者不支持我。 16、放棄阻止你成功,讓你不快樂的觀念。真正阻止我們成功的,并不是我們不懂或者不明白的事。而是我們深信不疑,但是不正確事情或者觀念,這是我們最大的阻礙。如果你所抱持的觀念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為你帶來你想要的人生,也許還帶來你不想要的人生,那么,考慮采納另一種人生觀,對你有什么損失呢?你是否相信無論發生是什么事情,最終都是為了你最高利益而來的,你是否相信,總有一股更高更大的能力在照管著你?如果兩個答案都是yes,你的生命就會充滿喜悅和奇跡。只要去相信,生命每天都會為你呈現證據。 17、多聽聽人家的意見,多參加有用的課程,多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討論,一起學習。走精神道路是人一生所需,學得越多,知道的也越多;學無止境,能把所學到的在生活上練習實踐,日子久了,生活便會改變,充滿魄力和意義。 18、 a.看到自己的不舒服:接受自己的不舒服與對方無關這個事實,而試著去看見,這是你內在多年的一個舊傷被觸動了。 b. 自我對話:告訴自己,這個不舒服的經驗,是一條讓你更加地了解自己的必經之路。他沒有對錯,不需要你去抗拒或者否認。它出現的目的是要幫助你成長,不是來找茬的。 c.慈悲地關照自己:覺察自己身體哪個部位有緊繃或者不舒服的感覺,把自己的呼吸輕柔而慈悲地帶到那里,輕輕地安撫它。 d.與不舒服的感覺和平相處:透過你的自我安撫,把你那個不舒服的感覺全部包容在自己的身體里,不去批判或者壓抑。這個時候,你可以虎丘不同更高力量來幫助你。更高力量可以是一個神祗,或者你內在至善的力量,讓這個高力量把光帶進來,擁抱著你不舒服的那個部位,像抱著一個受傷的脆弱的小孩子一樣。溫柔而慈悲地… 19、當美好品質被過度使用,善良也可以是危險的,健康的社會文化倡導關注每一個人的內心和諧。善良的人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和不滿,并無需承認過多的責任。因為一味克己,也是一種透支,從你的身體和心靈,甚至從被你幫助過的人那里,都會發出危險的信號。 20、你需要有些知識,這些知識可以使你身心自由。假如你不去了解同情你的父母,你便永遠不能解放你自己。一個人如果要他們的父母十全十美,那他就會同樣的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如此一來,一生都會極痛苦。因為十全十美屬于一種苛求,而人生不應該如此苛求。 21、你要使種種交往都流暢,如果你對人微笑,說一聲多謝,那么別人才知道,你樂于接受別人。 22、其實,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很多卡在心里的問題,很多無法過的難關,就是因為我們羞于向人啟齒,求助,而自己再那里硬撐著。如果愿意提出來,攤在桌面上,然后用一顆誠實勇敢的心去面對它,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很多靈性老師的功能就像那位瑜伽老師一樣,在一旁觀察你,然后給你一些提醒,提示。此時學生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這么多年來的苦是白受的,其實,你可以不要這么苦的! 23、很多人無法覺察到這點,或是即使知道了也無法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因為我們有的時候是如此執著,不愿意放棄自己的想法,或者走出舒適區。而所謂的靈修,就是幫助我們看進自己的內心,知道它才是造成我們痛苦的主因,而不是外境。明了這個道理又愿意去回觀自己內在信念的人,才有機會真正離苦得樂,得到真正的自我解脫。 24、當我們許愿的時候,不要說“我希望”或“我要”,而是說“我可以”。因為“希望”或者“我要”都不及“我可以”來得有力量,充滿信心。“希望”常常很渺茫,所要的也常常得不到,只有“可以”做到的,準能做到。 25、我們應該不停的許下積極的愿望,不可以再像以前那樣,習慣于講消極的話,假使我們一時還沒有能轉變過來,我們就從“當下”開始。總之,我們不再讓消極的一面操縱我們。 26、只要我們喜愛自己,種種不如意的事,都會很快過去。 27、如果你在默想什么,請先捉住你現在的思想再說。你現在究竟在想什么?因為你的一些思想能夠真的制造出你的一些行為來,所以你要小心想想,你真的希望你剛剛在想的,變成事實? 28、看看你生命中的問題吧!問問你自己:我有什么不正確的思想信念,是我制造出這么多的問題? 29、我們每個人都像小孩在學走路一樣,我們所學習的,也都需要經過很多的練習才會成功。首先我們要有很大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在所有過程中,不可以覺得它是很困難,一定要把所學看成一件新奇有趣的事,小心的去學習它。學習的過程都是一樣的,無論你學駕車、學打字,學打球,或者學習新的積極思想,都會在開始學習的時候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如果我們繼續做下去,克服了困難,我們便會覺得很容易,再沒有一點困難了,你不妨時刻提醒自己:我在盡我的全力! 30、通往地獄的道路是期望鋪成的。我們整天庸庸碌碌,費盡心思地去改變外在的人、事、物,好讓他們符合我們的期望,難怪會如此疲倦而且氣餒。殊不知我們需要管理和改變的是我們的期望,這比改變外在的人、事、物來得容易多了。降低期望是否會消極不努力了?如果你真的享受自己正在做的事,就不會在乎結果,也不會要求事情要以特定的結果呈現。如果你不喜歡自己做的事,只是一味地追求結果,那么我可以斷言,即使你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你也得不到快樂。 美豬豬整理自路易絲海《生命的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