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本樞 原文: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解讀: 承接上一講的內容解讀太極圖的起源。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是咋回事? 雖說后世太極圖種類甚多,但論貢獻當推宋代周敦頤的太極圖為首,原因何在? 一是周敦頤撰寫了一篇《太極圖說》,首次運用文字的形式剖析太極圖的原理。這是周敦頤的太極圖備受后人推崇的原因。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系統歸納出宇宙的起源是無極而生太極。提出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并將宇宙生成論的自然之道運用到人類身上,引申出人類是萬物最靈秀的物種的觀點。周敦頤指出天乃陰陽,地乃剛柔,人乃仁義,天地人構成一卦六爻的三才之位,人類應當遵循自然之道,恪守仁義,才能生生不息。 二是周敦頤的太極圖源自宋初陳摶的無極圖,兩張圖本質是一樣的,形式上也大致不差。陳摶只是創作了無極圖,沒有進行文字說明,周敦頤從文字上進行了演繹,提煉出太極圖蘊含的陰陽思想,總結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以及化生萬物的動態生長圖。所以說,周敦頤的太極圖是建立在前人智慧基礎上有所創新的作品。 三是周敦頤按照層層遞進的方法對太極圖進行了詳細說明。下文每個層次加粗的文字是周敦頤《太極圖說》的原文,筆者結合太極圖對圖說的內容加以解讀,使朋友們對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有個粗淺的認識。 周敦頤太極圖 第一層次:無極而太極。 特別指出,無極是太極存在的催化劑,但不是無極“生下了”太極,它們之間不是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這一層次和圖對應的是太極圖中最上面的一個○,這個圓形是太極,太極是能夠看得見的形象,無極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抽象概念,但是,又真實存在。好比已經存在幾十億年的地球那樣,在地球出現之前,是什么因素導致了地球的存在,地球在經歷什么樣的運動之后才成為適合萬物生長的環境,乞今為止,人類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總之,地球出現了,而且為萬物提供了適宜生長的良好環境,我們可以說,地球相當于太極,催生地球存在的良好環境就是無極。所以,周敦頤提出了“無極而太極。” 有關無極和太極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老子,老子認為“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老子另外又提出“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蹊。為天下蹊,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得不忒,復歸于無極。”“致虛極,守靜篤”的實質是一種環境和狀態,這種狀態是極度的空虛和寂靜,是萬物生發的條件。按照太極圖理論,這種狀態就是太極。“知其雄,守其雌”和“知其白,守其辱”表達的是陰陽互化,陰陽平衡的思想。 第二層次: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這是太極圖中第二個圓圈,這是個復雜的圓中有圓圖形。圖形中無色的部分代表著陽氣,陰影部分代表著陰氣。圖形中心位置的小○是太極運動產生的一股陽氣,當陽氣滿盈得如同滿月的時候,陽氣達到了極致,陰氣圍繞中心小圓開始轉陰,形成半圓的時候,陰氣也達到了極致,開始轉陽并形成另一個半圓,實現了陰陽平衡。第三個圓形如法炮制,形成了第二個陰陽平衡的圓形圖,第四個圓形也是如此形成了第三個陰陽平衡的圓形圖。 圓形圖以上下為直徑,以中心小圓為圓心,左右三個半圓都是陰陽互化,互為其根。右邊的三個半圓很像坎卦的卦象(?),左邊的三個半圓很像離卦的卦象(?)。 第三層次: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兩儀是什么?兩儀是陰陽,這就涉及到《易經》中的“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的表述了。這個層次還停留在第二個復雜的圓形圖中,左邊是兩陽一陰,右邊是兩陰一陽,左右可以看作是兩儀立焉,左右單獨看也可以看作是兩儀立焉。 第四層次: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這是太極圖中第三個圓圈,陰陽生水火木金土五行,剛才分析過,左邊的半圓像離卦,離為火,右邊的半圓像坎卦,坎為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循環流動。依據鄒衍的陰陽五行說,春天為木,生機勃發;夏天為火,炎熱高溫;秋天為金,碩果累累;冬天為水,滴水成冰,土居中央,穩住根基。 據此,周敦頤得出結論: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第五層次: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這是太極圖中第四個圓圈,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運動方式,五行理論在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中占據重要位置。陰陽五行理論在中醫上得到廣泛傳播,究其緣由,五行對應著身體的五臟六腑,有著特有的性質。周敦頤認為,太極圖中的五行向上構成了無極的本質,向下分化成男女。太極圖中五行圖下面的圓形圖是水火木金土循環運行的結果——男女出現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周敦頤的這句話很抽象,五行向上運行是看不見的氣體,是無極的本原,向下是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五種物質成分,是構成男女的基本物質成分。所以,周敦頤說“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二”是陰陽二氣,“五”是水火木金土五行,陰陽和五行的精妙結合就生化出萬物。 第六層次: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這是太極圖中第五個圓圈,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意味著陰陽之氣,陰陽之氣交互感應,萬物自然就生生不息啦! 周敦頤對太極圖的貢獻還在于把人類提升到萬物之首的位置,周敦頤認為: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圣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周敦頤的太極圖講述的是人類進化歷程圖。周敦頤運用從抽象(太極)到具體(萬物)的邏輯分析方法詳細歸納了人類以及萬物生成理論。這種分析方法和《系傳》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的論述高度吻合,都是在闡述人類進化歷程。 《系傳》這句話簡單地解釋就是:《易經》持久不衰的生命力是因為有太極,太極包含著陰陽思想,陰陽就是兩儀;陰陽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運動,變化成老陰、老陽、少陰、少陽,通稱為四象;四象相互組合產生了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八卦,人間萬象的吉兇禍福基本上能夠由八卦包攬,而人事的功敗垂成就在吉兇禍福中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