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的廣泛影響太極圖被稱為“中華第一圖”,它不僅給我國歷史打上了顯著的文化烙印,也對世界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孔廟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樓觀臺、三茅宮、白云觀的標記物;從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攤;從中醫、氣功、武術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書刊封面、會徽會標,到南韓國旗圖案、新加坡空軍機徽、玻爾勛章族徽……等等,太極圖無不躍居其上。 這種廣為人知的太極圖,其形狀如陰陽兩魚互糾纏在一起,因而被習稱為“陰陽魚太極圖” 太極圖由來相傳太極圖出自宋初高道陳摶,陳摶將圖傳于其學生種放,種放又傳給了周敦頤,周敦頤據圖作《太極圖說》,《太極圖說》就是對太極圖的說明。 《太極圖說》全文249字,言簡意賅,其理深遠。需要說明的是,周敦頤的太極圖不同于現圖,其為五層太極圖,又稱無極圖。 《太極圖說》原文及解析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由下至上,無極化生萬物,最終又復歸無極。 從上文可知,太極圖含陰陽動靜生合之理,蘊五行四時生克之道。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五行相生之理,是由五行各自性情決定的,譬如,火性炎上,則其上萬物焚而下落生成土。無極的真意,五行四時(加長夏為五)的精妙,凝聚而生則化萬物。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萬物之中,唯人最具靈秀,出生之時,便形與神俱。五行各據其性,人生其中性分善惡。中正仁義之性,敦敏厚重,感化萬物,圣人以其為做人規矩。 故圣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圣人的德行合乎天地法則,生生不息,圣人的想法如日月懸空,眾人可見,圣人的稼穡,遵循四時規律,秋收冬藏,圣人的吉兇,不欺暗室,不違鬼神。君子以此修行必會吉利,庸人違背此理,必遭兇禍。 所以說,天之道為陰陽平衡,地之道為剛柔相濟,人之道為仁義并舉。考察事物的死因和結果,便可明白生死存亡之理。 《太極圖說》與養生、修煉《太極圖說》的五層太極圖,暗含道家修煉的五道法門,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復歸無極”。遵循此法修煉,在凡可強身健體,益壽延年;在天可羽化成仙,位列仙班。實為養生、修煉的第一法寶。 另外自下而上,是修煉的過程和境界,根據五層太極圖分為五步:凡、 技、 真、 道、 圣 。在“ 凡” 需要真師授予修真之口訣 , 方能一步步邁向歸“ 真” 、 合“ 道” 、 成“ 圣” 之路。 《太極圖》總結太極圖是圖式最簡單、內涵最豐富、造型最完美的圖案。 古今中外沒有哪個圖案有如此深刻的內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質、能量、運動、結構等內容,也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質的起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