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一天三餐中至關重要的一餐,可仍有許多孩子不吃早餐去上學。 北京大學和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聯合對北京、上海8992名小學生的調查報告顯示:北京不吃早餐的孩子占24%,上海不吃早餐的孩子占14%。 不吃早餐對孩子的影響,不止是少吃一頓 1影響大腦發育 新加坡亞歷山大醫院飲食與營養部的研究人員調查了亞洲6個國家和地區的孩子,內容包括吃早飯、大腦發育狀況和學習成績。 結果發現:不吃早飯的學生,除了注意力比較差之外,反應也慢。 研究人員指出:
2影響學業成績 英國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對5000名9-11歲的兒童進行了分析。 而后表示:如果孩子用健康的早餐開始一天的生活,那么他們在考試中有將近兩倍的可能會獲得高于平均分數的成績。 3注意力和記憶力的減退 不吃早餐的孩子容易感到倦怠、疲勞、腦力無法集中、精神不振、反應遲鈍,會出現注意力和記憶力的減退。 更多的研究報告表明:不吃早餐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患蛀牙、肥胖率更高、容易暈倒…… 4導致胃病甚至胃癌 人體消化食物需要胃酸及其它消化酶,不吃早飯,這些消化液容易分泌,而且又很強的腐蝕性,很容易造成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另外,有醫學報告證實:胃癌的發病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而不吃早餐的人群中,發病率會高一些。 接下來我們一起盤點那些錯誤的吃早餐習慣。 ?早餐習慣: 傳統風味早餐:如油條、油餅,豆漿等; 西式早餐:漢堡、炸雞、里脊餅等。 家里的婆婆愛吃豆漿油條做早餐,而小桂圓則對薯條、雞柳、漢堡情有獨鐘,慶幸的是,在我的堅持下,我們家早上都摒棄了這些不健康的食品做早餐。 ?危害: 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后,營養素不但會被破壞,還會產生致癌物質,同時,用來油炸食物的油經過反復加熱使用后,也容易產生各類致癌物。 ?案例: 曾有篇報道說:6歲的小男孩因媽媽沒時間做早餐,長期食用路邊攤的里脊餅,導致亞硝酸鹽中毒,患上了腎衰竭。 ?建議: 早晨不要吃得太過油膩,偶爾吃的時候,要多注意補充水果和蔬菜。 ?早餐習慣: 剩飯菜加熱,或剩飯菜炒飯、剩飯菜煮面條等;或者買了熟食鹵菜讓孩子食用。 婆婆秉著勤儉節約的習慣,往往吃剩的晚飯舍不得扔,特別是好一些的菜,常常在第二天早上拿出來回鍋,我屢次規勸也無濟于事。 直到前年夏天,她吃了隔夜飯菜之后,上吐下瀉,送到醫院花了一大筆錢,最后一算,劃掉的錢能買更多吃的從此以后就吃多少做多少,再也不吃隔夜菜了。 ?危害: 隔夜飯菜和熟食鹵菜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酸鹽 不要驚訝熟食鹵菜為什么會有亞硝酸,因為熟食鹵菜一般都是頭天晚上做好了,第二天再拿出來賣。 ?案例: 2016年11月,兩個孩子吃了媽媽買的鹽焗鴨翅后,腹痛得滿地打滾,醫生診斷后認定為亞硝酸中毒。 ?建議: 盡量避免吃隔夜飯菜和熟食鹵菜。尤其是隔夜蔬菜,如果想把剩余飯菜做早餐,一定要封存好放入冰箱,避免細菌侵入導致變質,再次加熱時一定要熱透。 如果因貪圖省事,或舍不得倒掉剩余飯菜,結果吃了影響健康,反而得不償失,因小失大,倒不如吃多少,就做多少。 ?早餐習慣: 各種早餐拿在手上邊走邊吃…… 大人孩子起得晚,為了趕時間,邊走邊吃、邊坐車邊吃是極為常見的。 ?危害: 乘車、走路時吃東西,第一不衛生; 第二因為趕時間咀嚼不細,導致消化不好,而且容易發生嗆食、咬舌,尤其是乘車吃帶核的東西,更易發生意外; 第三因為注意力集中在吃上面,容易忽略交通安全問題。 ?案例: 2009年7月,香港一名孩子在西灣河邊走邊吃魚蛋燒賣,突然噎喉窒息,因無法說話求救,路人未能實時施以援手,及至他不支倒地才有人報警,救護車到場時少年已昏迷,送院后危殆。 2017年7月,1名1歲左右的孩子,邊走邊吃熱狗,不慎摔倒,導致竹簽插進喉嚨,送院時已呼吸微弱。 ?建議: 早起15-20分鐘,在舒適的環境下,細嚼慢咽享受早餐。避免上學路上邊趕路邊大口吃早餐,如果實在無法避免,一定不要囫圇吞棗和注意交通安全。 事實上,拋棄這種習慣才是最根本的做法。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趙霞建議: 1.營養的早餐應包括谷類、蔬菜、水果、肉類和奶類,不要用含乳飲料來代替牛奶; 2.經常變換早餐的花樣,干稀結合,葷素搭配,粗細結合; 3.不能圖方便天天給孩子吃油條、麻團等油炸食品或快餐食品; 4.爸爸媽媽每天與孩子一同吃早餐,讓孩子有個快樂的早晨。 孩子尚未長成,嬌嫩幼小,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是我們的首要責任,食品安全不容忽視,愿我們用心待之,終有收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