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筆架雙峰 1、姿勢 :自然站立,與肩平行,兩臂從兩側往胸前會合,左手掌壓在右手掌之上,成交叉筆架形,舌舐上顎,收腹,使外氣內收于丹田(圖11)。 2、意念 : 手掌成筆架形時想象如雙峰之對峙。 3、收功 : 舌放下,呼氣,腹復原狀,兩手臂從兩側放下,手掌垂直。
十二、推窗望月 1、姿勢 : 自然站立,身向左側,提右膝,膝關節成90°,兩臂后擺,兩手掌從左右體側向外推,右足落地成弓箭步,兩臂伸直前推,立掌,目視前方,鼓腹,氣儲丹田,舌舐上顎(圖12)。 2、意念 : 將窗推開,似見到明月高懸,內氣從丹田上引,經膻中,然后往左右分開,過肩井,經曲澤,歷內關,至勞宮穴。第二遍改為右側。 3、收功 : 身體右轉,右足向右前方復原成站立,兩臂徐徐收歸于兩側,垂直,腹復原,舌放下。 十三、泰山壓頂 1、姿勢 : 自然站立,兩足與肩平行,兩臂向前伸展,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握拳,拳心向外側,拳背從上壓于左手掌心,舌舐上顎(圖13)。 2、意念 : 右拳似大山壓於左手掌心,然后往胸前收攏,靠近膻中穴,收腹,將外氣內收,儲于丹田。 3、收功 : 舌放下,氣復自然呼吸,兩手從兩側放下,手掌垂直。 十四、弓開滿月 1、姿勢 : 自然站立,兩臂與肩平行,屈兩膝成馬步,兩手掌握似空心拳,右手肘關節成90°,左手肘關節成70°,兩臂皆往外微伸(圖14)。 2、意念 : 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將一張硬弓拉開,舌舐上顎,鼓腹,氣儲丹田。 3、收功 : 身體站直,兩臂放松,舌放下,腹復原,兩臂放于身體兩側,手掌垂直。 十五、圍獵收網 1、姿勢 : 自然站立,兩足與肩平行,兩臂向前側平舉,左右手掌腕關節各向內彎曲,左右手中指對準,掌心對準膻中穴,距離一尺,收腹,使外氣內收,舌舐上顎(圖15)。 2 : 意念 : 想象眼前為一獵場,圍網逐漸收攏,左右手掌逐漸向膻中穴靠近收攏,做二遍。第二遍將氣從口呼出,然后再次將外氣內收。 3、收功 : 舌放下,氣呼出,腹復原,兩臂從胸前往兩側放下垂直。 十六、雙槳分水 1、姿勢 : 自然站立,足與肩平,左足向左側跨出一步,成弓箭步,兩手掌交會於腹部前,左手掌在上,右手掌在下,五指松開。然后兩手臂往反方向分開,似槳分水,左右方向各一次,舌舐上顎,鼓腹,內氣皆會於丹田(圖16)。 2、意念 : 猶如操雙槳劃船,分水前進。 3、收功 :收左足復原,自然站立,舌放下,腹部內氣從丹田周圍散開,兩臂自然向左右側平舉,然后緩緩放下。 十七、雙臂攬月 1、姿勢 : 自然站立,兩足與肩平行,兩臂前平舉,各彎曲肘關節成90°,向內收攏,左手臂在上,右手臂在下,左手掌中指對準右臂曲池穴,高度二寸,舌舐上顎,收腹,使外氣內收(圖17)。 2、意念 : 想象如雙臂摟住一輪明月。 3、收功 : 兩臂徐徐放下,舌亦放下,呼氣,腹回原狀。
十八、倒栽楊柳 1、姿勢 : 自然站立,兩足與肩平行,右足向左跨出一步,體向左轉,成弓箭步,左臂提向左邊胸部,左手掌藏于右臂窩內,右手臂從左手腕關節上面插下去,右手掌直指地面,上體微微傾斜,鼓腹,舌舐上顎。右側亦如上法(圖18)。 3、收功 : 右手臂向上提拔,左手臂從右胸前回歸左側,右足收回,回復站立姿勢,腹部氣歸丹田,舌放下。
十九、立地金剛 1、姿勢 : 自然站立,足與肩平,舌舐上顎,左右手臂上提,握拳,各放於胯部,聚精會神,目視前方,收腹,使外氣內收,儲於丹田(圖19)。 2、意念 : 想象自己如一尊金剛,巍然屹立。 3、收功 : 舌放下,腹復原,兩拳松開,兩臂自然下垂。 二十、一飛沖天 1、姿勢 : 自然站立,兩足與肩平行,抬頭看天,舌舐上顎,鼓腹,兩臂從左右斜方向往上伸展(圖20)。 2、意念 : 想象自己如雄鷹展翅,直飛藍天。 3、收功 : 兩臂回歸體側,腹部復原,舌放下,徐徐呼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