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說到創業,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開一家實體店,那時候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都是偏向于線下,而隨著電商的橫空出世,淘寶、京東等各類網店商家越來越多,消費群體也逐漸從線下轉到了線上,這也給實體店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特別是在雙十一、雙十二等各種折扣活動的影響下,消費者也嘗到了甜頭,導致線下門店顧客流失嚴重。 一位實體店老板就說出了自己的現狀,他已經有20年的實體店開店經歷,如今卻連續3年不賺錢了,目前已經在考慮轉型。 如今很多實體店都面臨這樣的情況,生意難做,賺錢難,那么實體店為什么會如此難做呢? 【1】消費群體在變化消費群體從實體店時期的70、80后逐漸向90、00后過渡,70、80后大多數都有逛街線下購物的經歷,而如今很多90、00后都更傾向于在網上購物,他們更享受足不出戶就買到心儀商品的滋味,而隨著經濟的不景氣,用戶消費力也在下降,而網店的商品價格透明而且更實惠。 【2】門店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一直以來,門店的高運營成本都是實體店老板無法逃避的,人工、物價、房租,每一個都是大頭,高昂的房租導致收入和付出的失衡,而且渠道、銷售模式、服務也是一成不變,這也導致顧客的購買體驗感一般。 【3】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對比線下購物,顧客在線上消費,能有更多的選擇,網上有各種五花八門的選項,而且各大電商平臺依據用戶需求還有推薦,往往能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而如果是在實體店買,來回路程遠,消耗時間多,價格還更貴,相比較下,用戶就更偏向于網購了。 所以在這三種原因的驅使下,門店運營成本沒有降低,顧客習慣還有了變化,門店生意冷清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結語:你對此怎么看?寫在評論中,大家一起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