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情緒,在某一情境下,情緒自然產生。不同的人在同一情境下,會產出相同的情緒,比如跟喜歡的人一起,會感動快樂;別人冒犯了你。則會生氣······這些事實告訴我們一件事,人的情緒產生是有穩定的模式的,當符合模式里的條件出現,情緒自然產生,而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這個情緒產生的模式。
一個情緒的產生,要么是外在某一個情境,要么是內心某一個觀念(以下都稱為現象),觸動了人內心的意識。現象與意識有三種最基本的關系
1、
現象與意識相似,這時人產生的情緒是喜悅
2、
現象與意識相悖,這是人產生的情緒是憤怒
3、
想象在意識中不清晰,無法找到準確定位,這時人產生的情緒是憂慮
喜、怒、憂就是三種人最基本的情緒,說他們是人最基本的情緒,是因為現象與意識的這三種基本關系能衍化出人的其他情緒,這些情緒的關系如情緒邏輯圖所示

剛看到這張圖,可能會有點蒙,可他的邏輯并不難。情緒產生是現象與意識結合的結果,我們先分析意識。能夠影響意識的有兩個較大的因素1、經驗;2、時間。在一個意識里,經驗越豐富,意識能力越強,時間越久,意識能力越弱。
當現象與意識相似這一過程不斷地累積,人會對現象里穩定的因素有種升級的情緒,那就是愛。當現象與意識相似這一過程在短時間內一直重復,人的情緒則會是煩。
當現象與意識相悖這一過程不斷地累積,人會對現象里穩定的因素有種升級的情緒,那就是恨。當現象與意識相悖這一過程在短時間內一直重復,人的情緒則會是厭惡。
當現象在意識中不清晰這一過程不斷地累積,人會對現象里穩定的因素有種升級的情緒,那就是敬。當現象在意識中不清晰這一過程在短時間內一直重復,人則會對不確定現象有認知的勇氣。
在復雜的現象里,同一時間可能跟意識不僅存在一種關系。
當現象里既有與意識相似的因素,也有與意識相悖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無奈。
當現象里既有與意識相似的因素,也有在意識中不清晰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驚訝。
當現象里既有與意識相悖的因素,也有在意識中不清晰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痛苦。
當現象里既有與意識相似的因素,也有與意識相悖的因素,還有在意識中不清晰的因素,相似因素較強是人的情緒是希望,相悖因素較強時人的情緒是失望。意識不清晰的因素較強是人的情緒是焦急。
還有更復雜的情況。
當一個現象里有與意識相似的因素,也有穩定在人意識里與意識相悖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嫉妒。
當一個現象里有與意識相似的因素,也有穩定在人意識里意識不清晰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興奮。
當一個現象里有與意識相悖的因素,也有穩定在人意識里與意識相似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悲傷。
當一個現象里有與意識相悖的因素,也有穩定在人意識里意識不清晰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慚愧。
當一個現象里有意識不清晰的因素,也有穩定在人意識里與意識相似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自豪。
當一個現象里有意識不清晰的因素,也有穩定在人意識里與意識相悖的因素,這時人的情緒是恐懼。
如果我們再按影響因素的大小細分下去,會有更多的情緒,但毫無疑問,這21種情緒已經包括了人的主要情緒。這種模式能基本解答人情緒產生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