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病理診斷都被認為是乳腺癌確診的“金標準”,所以讀懂這一份報告尤其重要。但是當你一拿到病理報告時,往往會一頭霧水,覺得手中的這一紙報告單絲毫不亞于天書,竟是一點也看不懂!
今天科普君將通過一份乳腺癌病理診斷報告,教大家看懂每一個檢查結果都代表什么!收藏這份指南,你也可以成為病理報告解讀專家啦!
(1)分類
乳腺癌是一種復雜的疾病,種類也非常多,病理報告單上常見的浸潤性癌,浸潤性導管癌,這些都屬于乳腺癌的病理分類。
其實,它主要分為三大類:(a)非浸潤性癌;(b)早期浸潤性癌;(c)浸潤性癌,就預后效果來說,非浸潤性癌最好,早期浸潤性癌次之,最后為浸潤性癌。
圖片來源:覓健
乳腺癌患者中其實80%都屬于非特殊型浸潤性癌的,本報告中,患者的乳腺癌類型為浸潤性導管癌,便屬于浸潤性癌。雖然這一類乳腺癌的預后較差,但是目前對于乳腺癌的治療已經有十分大的進步,患者的5年生存率較高,并不用太過擔心。
(2)分級
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可以用來表示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可以分為3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如果分級越高,則表示癌癥惡性越高,預后效果越差,復發轉移的幾率也越高。
它是通過腺管多少、細胞核的異型性、核分裂數定量計分確定,3項指標的得分相加即可判斷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其中,3~5分為Ⅰ級(分化好), 6~7分為Ⅱ級(中等分化), 8~9分為Ⅲ級(分化差)。本報告中組織學評分為6分,說明患者浸潤性導管癌處于Ⅱ級。
(3)分型
病理報告單上,最令患者頭疼的便是免疫組化結果中的這一大串英文字母和各種“-”“+”了,這都表示什么呢?我們將重點放在ER,PR,HER2,Ki67上,因為這是判斷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的指標,更是直接關乎后期的治療方案的制定。
ER(雌激素受體):“-”表示陰性,“+”表示ER為陽性,通常“+”越多,表示患者雌激素受體水平越高,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效果越好。
PR(孕激素受體):“+”越多,表示患者孕激素受體水平越高,與ER一樣,是選擇內分泌治療的指標。
HER2(人類表皮因子受體受體2):HER2(0)和HER2(1+)表示免疫組化結果為陰性;HER2(2+)表示尚不能確定是陰性還是陽性,需要FISH檢測進一步確定;HER2(3+)表示陽性。
Ki67(增殖細胞核抗原):Ki67百分數越高,腫瘤生長越快,組織分化越差,對化療越敏感,一般低于15%較好。
根據這四個指標的的檢測結果,可以獲得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為后期的治療提供合適的方案。
圖片來源:覓健
(4)分期
此外,還有一部分患者的病理診斷報告上會有“pTNM分期:pT2N1M0”這樣的字眼,這個又表示什么呢?
TNM分期是國際上常用的癌癥分期方式,即患者比較常聽到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中的一種。其中,T表示原發腫瘤的范圍,N:有無區域淋巴結轉移,M:有無遠處轉移。同樣的,分期越晚表示乳腺癌惡性程度越高,預后效果越差。
如患者的病理報告上顯示:pT2N1M0,則說明該患者處于ⅡB期。

圖片來源:覓健
乳腺癌不同于其他的癌癥,它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存在更高的轉移風險。如果單從病理報告上,我們可以判斷出自己的乳腺癌轉移的風險如何嗎?其實是可以的,只要結合腫瘤物大小,脈管內是否有癌栓,淋巴結轉移個數等就可以進行大致的判斷。
(1)腫瘤大小
腫瘤的大小是我們最能直觀感受到癌癥嚴重程度的指標之一,通常腫瘤越大,說明乳腺癌的惡性化越高,預后效果差,復發轉移的幾率越高。什么樣的腫瘤才算作大呢,具體的判定指標如何判定?

圖片來源:覓健
醫學上將腫瘤的大小分為三個區間:≤2cm,2~5cm,≥5cm,存在多個腫瘤的情況下,醫生是以最大的腫瘤作為判斷的標準,如發現兩個腫瘤,分別為1.3cm×1.2cm×1cm和1.4cm×1cm×1cm,那么可知腫瘤物的最大徑為1.4cm,處于第二個區間。
(2)脈管癌栓
脈管癌栓是乳腺癌預后的一項指標,它表示腫瘤細胞在生長,繁殖,轉移的過程中,侵襲或堆積于脈管中。如果檢測報告表示脈管內見癌栓,說明腫瘤細胞已經隨血流而附著在血管壁上了,這樣一來,腫瘤細胞往遠處轉移的危險將大大升高。
在部分患者的病理報告單上,顯示未見脈管內癌栓,說明轉移的幾率較低。因此脈管內有無癌栓的檢查可以幫助患者明確腫瘤細胞是否有遠處轉移的風險,以便對患者癌癥是否轉移進行更加詳細的檢查,為后期的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3)淋巴結轉移
淋巴結是否轉移,也是患者應該關注的一個重點。淋巴遍布全身,就像是體內的交通樞紐,擔負著體內部分物質的往來。所以,如果乳腺癌轉移了,淋巴便是第一站。因此對淋巴結是否轉移的檢查十分重要,病理報告上也是必備這一項。
通常以(淋巴結轉移數/共清掃的淋巴結數)的方式表示,如(0/10)表示共清掃10個淋巴結,淋巴結轉移數為0,說明該患者乳腺癌轉移的風險較低。
(4)切緣陰性,陽性?
不管是乳房全切,還是保乳術,對于切除的患處邊緣(切緣處)腫瘤是否切除干凈的檢查十分有必要。如果切緣表現陽性,說明患處依然還存有腫瘤殘留物,則需要進行評估,是否進行二次手術或者放療,化療。
但是,表面切緣陽性與同側乳腺腫瘤復發之間是否相關缺乏可靠的證據支撐,所以目前并不能直接下“切緣陽性,腫瘤細胞就一定會轉移”的定論,因此在病理報告中顯示切緣陽性的患者不必驚慌,好好配合醫生,規范治療即可。
除了用來確定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免疫組化指標,在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串令人頭疼的英文字母,它們又有哪些代表意義呢?

圖片來源:覓健
掌握以上這些,你基本也就會解讀乳腺癌的病理診斷報告了,科普君來考考你,解讀下面這一份病理報告,你能回答出以下問題嗎?

(1)乳腺癌的分類是什么,分子分型是什么?
(2)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是幾級?
(3)腫瘤物大小,脈管是否可見癌栓?
評論區留言回答,我們將隨機抽取一位回答正確的小伙伴送出一本《乳房健康手冊》!
責任編輯:乳腺癌互助君
參考來源:劉紅, 楊德宏, 王彤,等. EGFR、E-cadherin和AR在三陰型乳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C]第五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國際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學會會議、第二屆中日腫瘤介入治療學術會議.
大家都在看(點擊圖片閱讀)


大家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