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沒見過黑天鵝,但你肯定聽說過黑天鵝事件。 黑天鵝事件指的是很少發生,不可預測,一旦發生卻會帶來災難性后果的事件。它毫無征兆,突然因為事件的波動性和脆弱性而發生。比如股市大跌,這就是股市的脆弱性,這是大范圍的黑天鵝事件。 小到我們個人,也隨時有這種脆弱性的發生。比如:突然失業,你還能生存嗎? 提出黑天鵝事件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紐約大學風險工程學特聘教授,著名的風險管理論學者,繼暢銷書《黑天鵝》后,又出版了書籍《反脆弱》。 《反脆弱》可以看做是《黑天鵝》一書的升級版,它深刻而理性地提出了怎樣應對黑天鵝事件,并在其中指出,盡管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但我們仍有可能從不可預測的脆弱中成長和獲利。 從脆弱中受益? 對,前提是你具有反脆弱性。 那么,什么是反脆弱性呢? 我們先來講一個故事。 古希臘神話中,有種生物,被稱為九頭蛇。 九頭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你砍掉九頭蛇的一個頭,它就會長出兩個頭出來。 嚇人不嚇人?你想砍它的頭,它反而越長越多。 這,就是我們這里說的,反脆弱性。 ![]() 借用尼采大師的一句話:那些打不死我的,終將是我更強大。 這就是反脆弱的精髓。 這當然不容易,你要有堅韌的內心,明智的決定,冷靜的思維,更重要的是,你要有應對脆弱的好方法。 方法一:分散大沖擊,巧妙化解危機。 猶太文學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國王,因為兒子做了錯事,非常生氣。一怒之下,竟當著大臣的面發誓,要用大石頭壓死兒子。 但兒子是親兒子啊。國王氣撒完了后,對自己說出的話就后悔了。 他就問身邊的智囊團,那個,我不想壓死我兒子了,但是不這么做,又顯得我說話不算話。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聰明的智囊團,馬上回復:親愛的國王,這很簡單啊。您只要把大石頭碎成小石子就可以了。 大石頭砸下去,很容易命就沒了。小石頭扔再多,卻最多也就受受傷。 這就是化大為小的智慧。 想要避免黑天鵝事件,也要有這種化大為小的思維。 ![]() 凡事都有兩面,黑天鵝事件也不例外。 杠鈴策略的目的,就是通過黑天鶴事件的正面力量,減輕脆弱性和不利風險帶來的危害,從而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 通俗來講,就是一邊求穩,一邊放手一搏。 作者塔勒布在大學時,只學習教科書上最重要的知識,其他的時間都在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這就是杠鈴策略。 杠鈴策略講究的是在處理事情時,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上,不要一把抓,也不要隨波逐流,而是要重視事情兩端分布的情況,選擇能夠包容任何意外的方案。 要利用好杠鈴策略,主要有2個關鍵點。 第一個關鍵點是:避免中間值。 杠鈴的兩頭,就是因為截然不同,才有不對稱性。 那些模棱兩可的選擇,最好不要選擇。因為它既可以有,也可以無,總的來說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比如投資,如果你有仔細研究,你就會發現,中等風險的投資領域,并無力抵抗不確定性。 而如果把資源一分為二,90%投在最安全的領域,10%投在其不對稱事件,反而更有抵抗風險的可能。 第二個關鍵點是:做到極致。 要想在黑天鵝事件中,通過杠鈴完美逆襲,優秀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搏的那一頭。 作者塔勒布的課外閱讀,如果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如果他讀過就忘,也無法對他后來的工作生活起到這么重要的影響。 只有潛心研究,不斷精進,才能在積累中受益,獲得逆襲成功的可能。 方法三:主動試錯,增加反脆弱性 更直接粗暴的方案是,主動出擊迎接黑天鵝事件。 既然黑天鵝事件不可避免,為什么我們不把握主動權呢? 有錯誤,多改進,下次的錯誤就能更好地避開了。 而積極地損失成本小的試錯方式,不斷探索成長,這樣,在大風雨到來的時候,就能夠有更好的抗擊力,也能更快地找到解決辦法。 ![]() 換個角度,理清思路,也許你就會看見迷霧了的風景,岔路口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