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9月3日清晨,一代翻譯巨匠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家中雙雙自盡。 當晚8點,身在北京傅敏接到舅舅朱人秀從上海發(fā)來的電報。 當他展開那張薄薄的電報時,看到那“父母亡故速歸”6個簡單的字時,傅敏頓時如遭五雷轟頂,當場跌坐在地上,張著嘴想發(fā)出些聲音,卻什么都說不出來,仿佛成了一尊塑像。 魯迅說:“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陷于極度悲痛之中的傅敏,全身的神經(jīng)都仿佛麻木了。” 傅雷原名傅怒安,1908年4月7日出生。因出生時,哭聲震天,家中長者據(jù)《孟子》取意為“文王一怒而安天下”。因大發(fā)雷霆之謂怒,后改名為“雷”,以“怒安”為字。 父親在傅雷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獨自承擔起家中生活的重擔。傅雷的母親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學習,雖然家里條件不好,但是母親還是請先生早早就教孩子們語文、英語與算術(shù)。 本來傅家有4個孩子,但是有3個孩子先后夭折了,全家只剩下傅雷一個孩子,母親便將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傅雷身上,由此對傅雷管教也比較嚴格。懂事的傅雷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但母親極端的教育方法卻對傅雷以后的生活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1931年,學成歸國的傅雷,在雙方家長的主持下迎娶了小他5歲的表妹朱梅馥。在婚禮上他們許下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諾言。 結(jié)婚35年來他們一直恪守著諾言,相互扶持著、依偎著。 在傅雷不堪受辱吞藥自殺時,朱梅馥沒有太多的悲傷。 因為她愛他,她不會讓他一個人奔赴那孤寂的黃泉之路。 生相依死相隨,兩個小時后朱梅馥便用一截被單隨他而去了。 婚后,溫柔體貼的朱梅馥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獻給了家庭。 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她,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所有的愛好,她每天上午做家務(wù),下午給傅雷做秘書,晚上有空就看看書,完全是賢妻良母的類型。 楊絳先生曾對朱梅馥評價道:“她是一位“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沙龍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婦”和“傅雷最得力的秘書”,如果沒有朱梅馥,傅雷的成績至少要打三四折。” 朋友們也這樣描述朱梅馥對傅雷的愛:
婚后不久他們便誕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傅聰和次子傅敏。 也許是幼年時期母親的極端教育讓他的脾氣十分暴躁、易怒,有了孩子后的傅雷便把自己幼時遭遇的一切以更極端的方式還給了自己兒子。 他嚴格規(guī)定孩子要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 每天同桌進餐,他會注意孩子坐的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妨礙了同席的人,飯菜咀嚼,是否發(fā)出不得體的咀嚼聲。 年幼的傅聰不愛吃青菜,喜歡吃肉。傅雷幾次警告無果之后,便在每次吃飯之時只允許他吃白飯,不給吃菜。 ?5歲時,傅聰在客廳寫字,父親在吃花生,不知何事就火了,“順手掄過來蚊香盤,擊中鼻梁,頓時血流如注。 還有一次,傅雷邀請楊絳等幾位好友到家做客。幾人在客廳內(nèi)聊天,談得較為熱鬧,陣陣笑聲。傅雷忽然靈機一動,躡足走到通往樓梯的門旁,把門一開,只見門后傅聰、傅敏兄弟二人背著臉并坐在門檻后面的臺階上,正縮著脖子笑呢。傅雷一聲呵斥,兩個孩子在登登一陣凌亂的腳步聲里逃跑上樓。過了一會兒,傅雷又突然過去開那扇門,傅聰、傅敏依然鬼頭鬼腦并坐原處偷聽。這回傅雷可冒火了,朱梅馥也勸不住了, 傅雷厲聲呵斥,嚇得兩個孩子都哭泣不已。 兒子小時被體罰、打耳光那是家常便飯甚至還曾把傅聰綁在自己家門口,讓鄰居們都看到,以此警告傅聰:不聽爸爸的話,后果很嚴重。 ?父親的嚴苛讓兩個兒子在他面前都小心翼翼、大氣不敢出,只有等他出門了,才敢大聲笑鬧。以至于數(shù)十年后傅聰仍然記得:爸爸打得我真痛啊!” 傅雷也在《傅雷家書》中對自己曾經(jīng)的管理方式而悔過: “我也知道你從小受到的挫折對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沒有幫助;但我做爸爸的總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錯誤。自問一生對朋友對社會沒有做什么對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對你和你媽媽做了不少有虧良心的事。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溫了一遍。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 1954年,傅聰參加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一舉奪得了“瑪祖卡”最佳獎。當即震驚世界樂壇,被譽為“鋼琴詩人”,隨后傅聰遠赴波蘭留學。 臨行之前傅雷叮囑道: “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shù)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后才是鋼琴家。” 父子之間跨洋隔海,在那個缺少現(xiàn)代話的通信設(shè)備的年代,寫信便成為他們相互交流的最為主要。透過那些承載著濃烈綿長的牽掛與思念的信箋,父子間的心卻近了很多。
1958年,傅聰前往英國深造。在英國期間,傅聰戀愛了。 得知兒子談戀愛了,傅雷趕緊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告訴他《愛情要冷靜》:
從1954年至1966年父子別離的12年間,傅雷共給傅聰寫了186封信,這些信后來都被收錄在《傅雷家書》之中。在這100多封信中傅雷不僅談藝術(shù)、學習、生活、戀愛、做人、修養(yǎng)還教育兒子要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傅雷一生恪守著一個赤子的尊嚴! 1966年9月3日不堪遭受迫害的傅雷同妻子在自己的公寓內(nèi)雙雙自盡,他們的骨灰最終葬入了上海的海港陵園。 自殺前,傅雷寫好了給妻兄朱人秀的遺書,交代了他們?nèi)ナ篮蟮募毠?jié):
傅雷遺書 3000多字的遺書,字跡工整,一字不錯,就如他的為人一樣——干凈、純粹、認真。 傅雷遺書放大 兩人的墓碑上面刻著一句話: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 回看傅雷這短短幾十年的光陰,會發(fā)現(xiàn)他這個人身上有著不少的缺點,但正因為這些缺點,才造就了他舉世的才華,才讓他剛直不阿,成為了最敢于批判一切的人。 1981年傅聰將與父親來往的近200封信件,編成《傅雷家書》正式出版。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父母對子女的諄諄教誨,更包涵藝術(shù)探討、溫暖親情、人生態(tài)度的啟蒙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
|
來自: 楚士祥丁 > 《005百態(tài)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