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腎氣丸臨床新用 運用經方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過敏性鼻炎、賁門松弛證、阻塞性肺氣腫各一例,療效滿意。 金匱腎氣丸,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一書。方中干地黃滋補腎陰,山藥、山萸肉滋補肝脾,助補腎陰;炮附子、桂枝補少火以生腎氣;茯苓、澤瀉利水滲濕,牡丹皮清瀉肝火,意在補中寓瀉,使補而不膩。臨床主要用于腎陽虛、命門火衰之虛勞病。近年來,本人采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內科雜癥,獲得良好療效。 1 過敏性鼻炎 李某某。男47歲,教師。2017年2月20 日初診?;颊弑侨?,打噴嚏,流清水鼻涕反復發作1O余年,早晨起床后多發,遇冷空氣尤為明顯。 西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長期服用西藥、中藥治療,均未見明顯效果。 刻診 :鼻塞流清水鼻涕,打噴嚏,遇冷加重,飲食、大小便均正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證屬肺氣虛,衛表失固。 治療當以益肺固表為法。予金匱腎氣丸加味。 處方:炮附子3g,桂枝3g,熟地黃24g,懷山藥12g ,山萸肉12g,茯苓9g,牡丹皮 9g ,澤瀉 9g,黃芪 12g,防風10g,蒼耳10g,自芷10g ,甘草5g。7付 ,每日一付,水煎服。 一周后復診,諸癥悉愈,予金匱氣丸口服 2 周,鞏固療效,囑多食懷山藥,補益肺腎隨訪3月未復發 。 按: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主要由 lgE介導的介質 (主要是組胺 )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悱細胞和細胞閃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是一種由基因與環境互相作用而誘發的多因素疾病。為臨床常見?。畬淇諝膺^敏者尤為常見。西醫治療多效果不理想。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肺氣虛,衛表不固,感受外邪所致,治療上多從補肺固表、祛風散邪人手。然腎為五臟之根本,為元陰元陽之臟,腎藏精化生元氣,為氣之根,故可以通過補腎氣補肺氣。方中金匱腎氣丸補益腎氣,黃芪補肺固表,防風、白芷、蒼耳子疏風散邪通竅,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使肺氣充盛,御邪力,邪去病除。 2 賁門松弛證 錢某某,男,23歲,公務員。 2015 年10月26日初診?;颊邍I吐反復3年 ,遇食生冷及受涼后多發,進食后不久即吐。 2014 年 2 月無錫市某醫院胃鏡檢查,診斷為賁門松弛證,服藥治療無效。刻診 :食后易吐,畏食生冷,消瘦乏力,面色少華,大便溏,每日2-3 次,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弱無力。 證屬胃陽虛寒、腐熟無力。 治療以溫胃散寒為法。予金匱腎氣丸加味。處方:炮附子3g,桂枝3g,熟地黃24g,懷山藥12g,山萸肉12g,茯苓9g,牡丹皮9g ,澤瀉9g ,干姜10g ,黨參12g,白術10g,砂仁 6g,甘草 5g。7 付,每日一付,水煎服。 一周后復診 ,諸癥大減 ,原方繼服7 劑,治愈,囑注意保暖,慎食生冷,常食干姜,以防復發。隨訪半年未復發 。 按 :賁門松弛證,臨床較為少見。西醫認為此病由于性神經調節失衡,食管下端和胃賁門部缺乏肌張力、賁門松弛以致經常開放,使胃內食物反流至食管所致,容易引起食管炎癥和呼吸系統等并發癥。本病以食后易吐為主要臨床表現,所吐之物多為嚼碎的飲食,肉眼即可辨識,患者多伴見形寒體弱,不思飲食。 中醫認為胃屬陽明之腑,陽氣當旺,胃陽旺盛,方可腐熟水谷,形成食糜,下傳小腸。若胃火不足,不能腐熟水谷,則運化失常,以致嘔吐,所吐之食物清晰可辨足以說明腐熟失常。治療當以溫中健脾,補火助運為法。 腎作為元陽之臟,是一身陽氣之根本,可以通過溫補腎陽補益胃火,恢復胃的腐熟功能,不失為良策。方中以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取干姜、白術、黨參、甘草合用, 即理中湯 ,溫補中焦脾 胃陽氣,砂仁理氣醒脾,諸藥合用使胃火得助 ,腐熟有力,脾運恢復,嘔吐得愈。 3 阻塞性肺氣腫 高某某,男72歲,農 民。2013年9月16日初診?;颊咝貝灇獯磸?年,每年秋冬季節加重。西醫診斷為阻塞性肺氣腫,長期用西藥治療,病情時輕時重??淘\:胸悶氣喘,勞則加重,時有咳嗽,痰白量偏多,體倦乏力,腰膝酸軟,形寒畏冷,納谷量少,大便溏,小便量多,舌質淡紅,苔白厚,脈沉弱。證屬肺脹,肺腎兩虛。 治療以補益肺腎、降氣平喘為法。從金匱腎氣丸加減。 處方:炮附子3g,桂枝3g,熟地黃24g,懷山藥12g,山萸肉12g,茯苓9g,牡丹皮9g,澤瀉 9g,黃芪15g,當歸10g, 蘇子10g,浙貝母10g,陳皮10g,地龍10g,五昧子10g ,厚樸10g ,杏仁lOg,甘草5g。7 付,每日一付 ,水煎服。 一周后復診,氣喘減輕,痰量減少,體倦畏冷等癥狀均有所好轉。原方加減,先后服用二月有余,效果滿意,予金匱腎氣丸口服以固本善后,囑平時多食核桃、山藥,忌食生冷,注意防寒保暖。隨訪半年,病情平穩。 按 :阻塞性肺氣腫,簡稱肺氣腫。西醫認為本病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組織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肺容量增大,并伴有肺泡壁和細支氣管的破壞,而無明顯纖維化病變的病理狀態。它是臨床常見病,多由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所致,病程較長,發展緩慢,難以治愈。 本病屬于中醫學肺脹范疇?;颊吣暧馄哐?,正氣虧。咳喘反復多年,使肺腎兩臟更加虧虛,肺虛不能主氣,腎虛不能納氣,則見胸悶氣喘,勞則加重,體倦乏力,腰膝酸軟;氣虛不能運行津液,津液聚而成痰,則見痰多色白;氣虛及陽則見形寒肢冷,脈沉弱;腎陽虛衰,不能主水,則見小便量多。治療當以溫補脾腎、降氣平喘為法。方中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以助肺氣,黃芪補肺氣,當歸養血生氣,蘇子、五味子、厚樸、杏仁降氣平喘,浙貝母、陳皮、地龍化痰定喘,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溫腎補肺,化痰平喘,使病證趨于穩定。 金匱腎氣丸臨床新用舉隅 徐天景 臺州市中醫院 金匱腎氣丸首見于《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篇》,主治腎陽不足之“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但若能掌握其辨證要點,則可在臨床中應無窮之變。現將筆者20余年所治驗案舉隅如下。 1、帕金森病 舒某,男,77歲,2003年 7月14日初診?;寂两鹕?0余年,長期服美多巴、抗膽堿能藥物及神經元保護劑等。因長期口燥便干、肢體乏力要求中藥輔助治療。現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肢體乏力,口干,納少,大便數日一行,舌紅絳少津,脈沉細。曾服六味地黃丸化裁無效,謂夜尿清長,淡漠畏人,時有怕風。此屬長年患病,陰損及陽,腎陽虛不能蒸騰氣化。 試投金匱腎氣丸化裁:肉桂3g,附子 6g,干地黃 20g,山藥、茯苓各 15g,澤瀉12g山茱萸、丹皮、補骨脂、益智仁、肉蓯蓉各10g。5劑。 服藥后舌脈如前,夜尿見短,原方改肉桂為6g、附子10g,加巴戟天10g續服30劑,口燥、尿長、畏寒、乏力基本消除,胃納見增,大便仍干,舌紅絳已化紅潤,稍有薄苔。改服金匱腎氣丸每次8粒、蓯蓉通便口服液每次 1支,每日2次以鞏固療效。 按:患者年老久病,津液虧損用生津之劑不能獲效,應屬陰損及陽,釜底無火,不能氣化所致。投以六味地黃丸壯水之主,加肉桂、附子、補骨脂、肉蓯蓉、巴戟天補水中之火,以鼓舞腎陽,恢復腎之蒸騰氣化之功;通過“陽中求陰、水火并補,使陰陽協調,津液自生。 2、夏季熱 張某,男,4歲,1987年9月 10日初診。 夏季發熱3年,今年發熱2月許,中西藥久治不效。 刻下發熱不休,肛溫39.1C,夜半熱劇,天明尤甚,大渴喜飲,汗少煩躁,納食差,唇燥苔干、四肢不溫,尿量多,清長如泉水、無腥味,脈細滑。疊服清暑益氣藥罔效。此為腎元不足,邪入陰分。投金匱腎氣丸化裁以溫腎滋陰,清熱透邪。 藥用干地黃、山茱萸 山藥、茯苓、黃芪、青蒿各10g,丹皮、澤瀉各 6g,肉桂3g,制附片5g,桑螵蛸、覆盆子各12g。服3劑后,熱稍退,肛溫降至38.4C,煩躁稍減,余如前。原方續服5劑后熱退,尿量大減,口渴減輕,續服金匱腎氣丸6粒,每日2次,半月后收功,次年隨訪未再發作。 按:患兒雖以發熱多飲、多尿為主癥,但尿清長無氣味,四肢不溫,苔雖干舌不紅,服益氣生津之劑乏效,可推此非純熱,為水泄津傷、陽浮不納所致。投以六味地黃丸滋陰,肉桂、附子納陽,青蒿祛陰邪,黃芪益氣,桑螵蛸、覆盆子補腎縮尿。諸藥合用,共奏祛熱邪、歸真陽之功。辨證明確投藥得當,故收良效。 3、甲狀腺功能減退 王某,女,38歲,2004年 2月13日初診。 近3月來,常感乏力、懶動,月經稀少、性欲減退,情緒低落,面色不華,苔薄舌淡,脈沉緩。測血, T3↓、T4↓. r-T3↓、TSH↑,B超甲狀腺無殊。屬腎陽虛而陰不化,陰無陽則獨亢。 投金匱腎氣丸加味以脾腎雙補,益火之源。肉桂、澤瀉、山茱萸各6g,制附子、仙茅、仙靈脾各12g,干地黃、丹皮各10g,山藥、茯苓各15g,黃芪18g,紅參5g(另燉)。服藥40余劑,復查T3、T4諸項指標恢復正常水平。 改投濃縮金匱腎氣丸8粒,每日晚上服,歸脾丸9上午服。隨訪至今如常。 按:腎陽主溫養下焦, 是人身氣化之根本,又是水中之陽,“所謂一陽居于二陰之間”。患者腎陽虛衰、無力溫化,故表現出性欲減退、月經稀少、情緒低落、舌淡脈沉緩等一派寒凝之象。金匱腎氣丸加仙茅、仙靈脾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黃芪、紅參補脾益氣補后之本以補充腎元。藥證合拍,故療效較好。 金匱腎氣丸臨床新用舉隅 陳科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 金匱腎氣丸原出于《金匱要略》,主治腎氣不足、腎陽虛之“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筆者根據其辨證要點,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男性乳腺增生癥、沁尿系結石、ABO母嬰血型不合等病,“異病同治”療效滿意。 金匱腎氣丸由附子、桂枝、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組成,又稱桂附地黃丸。該方陰中求陽,主要用于腎氣不足、腎陽虛的病證。掌握其辨證要點,則可在臨床中應無窮之變。筆者常以之治療腎氣不足、腎陽虛的不同疾病,療效頗佳,現將所治驗案舉隅如下。 1病案舉例 1.1膀胱過度活動癥 張某,女,45歲,2006年4月30日初診,近4年出現尿頻尿急,夜尿增多,日間排尿8~11次,夜間排尿3—4次,無尿痛、血尿等癥,伴失眠,煩躁,畏寒,舌淡,苔薄,脈沉細。多次就診于我院泌尿專科,多次尿常規檢查正常,尿細菌培養陰性,泌尿生殖系統超聲檢查無器質性病變,無明顯殘余尿。辨證腎氣不足、膀胱失約。 治則:補腎氣,暖腎縮尿。方用金匱腎氣丸、桑螵蛸散加減,藥用:熟地、桑寄生、澤瀉各15g,茯苓、山藥、桑螵蛸、益智仁各20g,桂枝、制附片(先煎1小時)、棗皮、丹皮各10g,甘草5g。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膀胱訓練(包括延遲排尿和定時排尿), 服藥3天后訴夜尿明顯減少,睡眠好轉,再服2周后,畏寒緩解,日間排尿5~6次,夜間排尿0~2次,上方再服1月,排尿正常,無畏寒,睡眠可,隨訪半年。無復發。 按:膀胱過度活動癥(Overaetiverblandder,oAB)是女性常見的疾病,國際尿控協會(ICS)將其癥狀歸納為“尿急合并或不合并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頻和夜尿,并且缺少明顯的病理和代謝因素”。病因尚未明確,目前有關的西醫學治療對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且副反應較大。中醫大多按“淋癥”治療,以清利膀胱濕熱治之. 然筆者認為,腎氣不固,膀胱失約才是根本病機,治療應補腎固攝,金匱。腎氣丸為補腎氣代表方,療效肯定。 1.2 男性乳腺增生癥 展某,男,37歲,2006年10月14日初診。右側乳房內出現一小腫塊6月,隱隱脹痛,觸摸或摩擦時脹痛尤甚,曾在上海市某醫院男性科診斷為乳腺增生,睪酮10.5nmol/L偏低。予中西醫結合治療(他莫昔芬及逍遙丸),無明顯療效。查左側乳房略隆起,乳暈下觸及2.5×3.5大小腫塊,質中等硬度,活動,平素怕冷,面色蒼白,舌質炎,邊有齒印,苔白滑。未服用過激素類及引起男子乳房發育的其它可疑藥物。 辨證:腎陽虧虛,氣阻痰凝。治則:溫補腎陽,化痰散結。 方用金匱腎氣丸合桂枝茯苓丸加減,藥用:茯苓、山藥各30g,熟地、澤瀉、桔梗、遠志、法夏各15g,桂枝、制附片(先煎1小時)、梔子、丹皮、柴胡、陳皮、薄荷各lOg,甘草5g。連服1月后腫塊縮小脹痛消失,再服2月后腫塊消失,再服金匱腎氣丸成藥半年怕冷癥狀消失。 按:乳腺增生癥女性多見,辨證多為肝氣郁結,氣結痰凝,治宜疏肝理氣,可選用逍遙丸治療。但男子“以腎為先天”,男性乳腺增生癥多為腎虛,或兼有肝氣郁結,治療以補腎為本,本患平素怕冷,面色蒼白,雄性激素睪酮低下,故應溫補腎陽?,F代藥理研究證實:金匱腎氣丸有提高雄性激索的作用。 1.3 泌尿系結石 李某某,3l歲,干部。因腰部酸困疼痛半月,加重并向小腹放射,伴尿頻、尿急、小便澀痛1d,于2001年9月26日初診。查體:右。腎結石,右腎輸尿管上段結石,結石大小約為0.9×0.7cm;0.6 X 0.4em,腎盂中度積水。口淡不渴,舌體胖大苔白膩,脈沉細。西醫建議體外碎石,患者拒絕要求服用中藥治療。 辨證:腎氣虧虛,濕熱下注。治則:補腎溫陽,利尿排石。 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金錢草50g,茯苓、山藥、自芍、白茅根各30g,澤瀉、熟地、海金砂、滑石各20g,牛膝、石葦、桂枝、棗皮、丹皮、制附片(先煎l小時)、烏藥、車前子、仙鶴草各10g,雞內金(研末吞服)、甘草各5g,琥珀3g(吞服)。服藥2劑后述腰痛明顯減輕,服藥1周后諸癥緩解,自行再服1周后復查B超:雙腎無明顯病征,雙腎無積水,病獲痊愈。 按:泌尿系結石屬中醫“石淋”。病機為濕熱下注,煎熬尿液,蘊成結石。世人大多以清熱利尿排石而治之,但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筆者認為,腎虛是形成結石的基礎,故治療除排石通淋外,還應補腎。腎虛有陽虛和陰虛之分,臨床雖以陰虛多,但陽虛者也不少。屬陰虛者以補腎陰清濕熱治療,屬陽虛者則用補腎陽利濕熱治之,濕熱雖為表,也不宜大舉補陽,故選用陰中求陽的金匱腎氣丸,《醫宗金鑒》曰此方:“納桂附于滋陰劑中十倍之一,而微微生火”。 1.4 ABO血型不合 袁某,女,29歲,0型血,其夫為A型血,2年前產下1死胎,死亡原因考慮為ABO血型不合,孕期曾經西醫治療無效。現孕12+周,測ABO血型不合效價>l:256,前來就診。證見腰膝酸軟,食欲欠佳,夜尿頻數,每夜4~5次,余無明顯不適,舌淡有齒痕,苔薄黃膩,脈沉細。 辨證:腎氣不足,濕熱內涵。治以補腎氣清濕熱,方用金匱腎氣丸合茵陳蒿湯加減,藥用:熟地、桑寄生、澤瀉各15g,茯苓、山藥各20g,桂枝、制附片(先煎1小時)、丹皮、梔子、砂仁各10g,茵陳30g,大黃3g,甘草5g,1個月后,復查AB0血型不合效價為1:125,夜尿明顯減少,每夜1—3次,食欲稍增。上方加內金5g吞服,1月后再查ABO血型不合效價為l:64。上方加減應用至分娩,足月娩出一正常女嬰。 按:母嬰血型不合是指由于孕婦與胎兒間因血型不合產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梢鹆鳟a、死胎、新生兒溶血、黃疸、心力衰竭、核黃疸,甚至新生兒致殘、死亡。西醫采用維生素c加葡萄糖靜脈點滴及口服維生素E和吸氧,以及采用人血丙種球蛋白等治療,療效欠佳。祖國醫學對母嬰血型不合沒有直接論述,按其臨床表現應屬“胎漏”、“胎動不安”、“死胎”及“胎黃”等范疇,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由母體孕育之時,濕熱熏蒸于胞官所致,治療以清熱利濕退黃為主。一般使用茵陳蒿湯治療。 但筆者認為該病是先天稟賦不足,父母遺傳所致,又感受濕熱之氣,熏蒸于胞宮,致使新生兒黃疸的發生,腎主生殖,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化血,故本病基本為腎虛,先有腎虛不足,才易為濕熱、熱毒所傷,然腎虛有腎陰虛和腎陽虛的區別,臨床雖也以腎陰虛者多見,但屬于腎氣虛或腎陽虛者不少,若只知滋陰清利之法則腎氣更虛,故仍用“陰中求陽”代表方金匱腎氣丸加味治療,補腎氣、清濕熱。 2體會 金匱腎氣丸首見于《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原書中主治虛勞、痰飲、消渴、婦人轉胞和腳氣等5種病證。 筆者體會臨床可應用于腎氣不足諸病以及腎陽不足者(陽虛不盛而兼濕熱者,更是適合),方中用干地黃八兩,滋補腎陰、益精填髓;又用棗皮四兩,補腎固精,又有收斂固澀的功效;因腎中之精氣還賴于水谷精微的補充與化生,佐以山藥四兩、茯苓三兩,健脾益腎,助后天之本。諸藥合用充腎氣化生之形質使腎氣化生有源,但僅用滋。腎益精之品,缺乏生機,腎氣不能由之自動化生,加入桂枝、附子各一兩,其目的不在峻補腎陽,而是溫陽以化氣,也就是取其少火以生(腎)氣之意,可用于腎氣不足的遺精、遺尿、滑胎等等, 筆者用于膀胱過度活動癥,效果頗佳;因方中有澤瀉、茯苓、丹皮“三瀉”之品,使補陽不助熱,滋陰不礙濕,對于腎陽虛兼濕熱者,用之更為適合,筆者配伍清熱利尿排石之品治療泌尿系結石,配伍清熱利膽之品治療母嬰ABO血型不合,取得滿意療效。. 此外,筆者體會若患者有夜尿增多的癥狀,但見一癥便是,不拘何病,均可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 金匱腎氣丸臨床應用舉隅 鄭 榮林 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 金匱腎氣丸,在臨床中為常用中藥,筆者現舉驗案5例,報道如下 。 1 流 涎 按 患者年老。腎陽虛衰。腎主水液。腎陽不足.水無所主。升降 失常。水氣上逆,故唾涎增多。用金匱腎氣以補腎陽化水,加用吳茱萸、干姜以溫中和胃。助陽化濕止涎。故能取效。 2 遺 尿 案 2 江某,男,74 歲,農民,體形偏瘦,喜食冷飲, 患遺尿癥 已2年余,嚴重時每晚遺尿3~4次,曾試用中藥、針灸等多種方法治療,收效甚微,于2008年6月10日就診,刻下:面色不華,少氣乏力,自訴:腰酸腿軟,喜按喜揉,遇勞更甚,手足不溫,脈沉遲,舌淡苔白,診斷為遺尿(腎氣不足),治宜溫補腎陽,化氣行水,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處方:炮附子(先煎)12 g,熟地12 g,山萸肉12g,茯苓12 g , 山藥12g,澤瀉12g,丹皮12g,益智仁5 g,烏藥 5g,肉桂(后下) 5g,淫羊藿lOg。5劑,每日1劑,水煎服。二診:遺尿次數減少,腰腿酸軟,少氣乏力,手足不溫癥狀改善,面色少華,脈較前浮數,舌質淡紅,苔白,上方繼守7劑。三診:遺尿痊愈,伴隨癥亦消失,舌脈恢復正常。為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囑其繼續服用金匱腎氣丸半個月,每日2丸,分早晚2次服,用淫羊藿15g煎水送服,至今停藥已半年未見復發 . 按 病人形體消瘦,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又失于調理。喜食冷飲。以致腎陽虛,下元虛冷。膀胱失約而致尿床,本病人下元虛冷明顯,用金匱腎氣丸原方加用溫腎助陽之品淫羊藿、益智仁、烏藥,共奏溫補下元,縮尿止遺之功,故能收到良效。 3 陽 痿 案 3 王某男,56 歲,年輕時房事不節,2年前出現陽事不振,經多方求醫,均無果。于 200 8年2月10日初診,刻下癥見:房事時陰莖不能勃起,面色咣白,精神萎靡,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畏寒 怕冷,舌質淡,苔白,脈細無力,屬陽痿(命門火衰),治宜溫補下元 ,振陽起痿,予金匱腎氣丸原方加減,方用:炮附子(先煎) 12g,熟地 12g,山萸肉12g,茯苓12g,山藥12g,澤瀉12g,丹皮12g,黃狗腎lOg,海馬10g,淫羊藿lOg,肉桂(后 )5g。7劑,每日l劑,水 煎服。二診:訴陰莖能勃起,但不夠堅,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癥狀改善,精神好轉,面色略轉紅潤,舌質淡紅,苔白,脈細 有力,上方繼守7劑。三診:陰莖已能正常勃起,能正常行房事,伴隨癥亦消失,舌脈恢復正常。 為鞏固療效,囑其繼續服用金匱腎氣丸1個月,每日2丸,分早 晚2次服,用淡鹽水送服,至今停藥已半年未見復發. 按 患者年輕時房事不節,恣情慫欲,腎精虧虛,精不化陽.則命門火衰。精氣虛冷,陽事不振,而漸成陽痿.用金匱腎氣丸加用補 腎壯陽之要藥,黃狗腎、海馬,達溫補腎陽而振陽起痿之用,故能收 到良效。 4 五 更 瀉 案 4 李某,男,68歲,有多年胃病史,進食少,體弱貧血。2年前開始出現,凌晨4 時許,先出現腹部作痛,繼而腸鳴腹瀉,瀉后則安,曾住化內科做腸鏡等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經中西藥治療,病情均元明顯好轉,于2008年2月12日就診,刻下癥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消瘦 ,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淡胖有齒印,脈沉細,診斷為泄瀉(腎陽虛衰),治宜溫補腎陽,曖脾止瀉,予金匱腎 氣丸原方加減,方用:黃芪20g、炮附子(先煎) 12g,熟地12g,山萸肉12g,茯苓12g, 山藥12g,補骨脂12g,肉豆蔻lOg,罌粟殼6g,肉桂(后下)5g。5劑,每日1劑,水煎服。二診:黎明腹瀉腸鳴減少,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癥狀改善,面色轉紅潤,舌 淡略胖無齒印,脈沉細有力,上方繼守7劑。三診:黎明腸嗚腹瀉痊愈,伴隨癥亦消失,舌脈恢復正常。囑其繼續服用金匱腎氣丸1個月,每日2丸,分早晚2次服,用淡鹽水送服,至今停藥已半年未見 復發。 按患者有多年胃病史,食少體虛,久病損傷腎陽,水不暖土,累及脾陽,以至關門不固而發瀉,病人年老弱,久瀉中氣下陷,故用 溫腎壯陽之金匱腎氣丸去澤瀉、丹皮,加黃芪補氣固澀,補骨脂、肉豆蔻補腎暖脾,罌粟殼澀腸止瀉之功,故能收到良效。 5 習 慣 性 流 產 案 5 蔡某,女,28歲,婚 前有過多次藥物及人工流產史,體質消瘦, 營養不良,婚后欲孕,而屢孕屢墮,經找婦科專家診治及服中藥調理,均無明顯效果。于2 007年2月初診,刻下癥見:體質 纖弱,腰膝酸軟,精神萎靡不振,四肢不溫,夜尿頻多,舌質淡嫩,苔薄白,屬滑胎(腎陽虛),治宜補腎填精以固胎,予金匱腎氣丸原方 加減,方用: 桑寄生20g,炮附子(先煎)12g,熟地12g,山萸肉12g,茯苓12g,山藥12g,澤瀉12 g,丹皮12g,菟絲子12g,續斷12 g,肉桂(后 )5g。7劑,每日1劑,水煎服。二診 腰膝酸軟,精神不振,四肢不溫,夜尿頻多癥狀改善,面色轉紅潤,脈細有力,舌質淡 紅,苔白,上方繼守7劑。 三診:精神好,體重及營養狀態恢復正常,舌脈恢復正常。囑其繼守原方服15劑后停藥,并開始受孕,2007年6月份受孕,妊娠過程順利,于2008年4月份中旬足月順產一女嬰 (治療期間囑其暫不受孕)。 按 胎之長養,全賴母子,其精血皆由肝腎輸運,患者婚前多次藥流及人工流產。致氣血虛弱,久病腎虛,腎陽虛,胎失所養,致胎之不固。出現流產.病人多次隨胎,腎虛明顯。故用金匱腎氣丸加用補腎固胎之品菟絲子、桑寄生、續斷,共達補腎陽填腎精而固胎,故療效明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