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機的升降理論在實踐中應用其實非常廣泛。 一、左陰右陽、左升右降為自然規律無論是《道德經》中“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或《黃帝內經》中“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皆道明了天地萬物由陰陽而化的本質。左為西屬金,主日降;右為東屬火,主日升。左為陰、右為陽,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體與自然天地相應,機體亦處于“左陰右陽”及“左升右降”的狀態。生理情況下,人體左升右降的氣機運行功能正常則身體康健; 若時感六淫或臟腑虛損,氣化功能失常,左側春夏之陽氣不升,右側秋冬之陰氣失于沉降則陰陽不平、疾病乃生。 二、關于氣機升降1.肝升肺降 左升右降源自《素問·刺禁論》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說。王冰注曰: “肝象木,王于春,春陽發生,故生于左也; 肺象金,王于秋,秋陰收殺,故藏于右也。 肝肺兩臟在氣機運動上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關系,肝升肺降相因處于動態平衡之中,共同調節人體氣機,維持臟腑氣機的協調運轉。《醫碥·五臟生克說》云: “氣有降則有升,無降則無升。”肝氣升發因于肺氣之肅降,同時借肺氣的清肅下行,使肝之升發不致太過。 2.脾升胃降 人體氣機升降是由五臟六腑共同維持的。脾胃 位居中焦,是氣機升降的樞紐。黃元御說: “脾為己土,以太陰而主升; 胃為戊土,以陽明而主降。升 降之權,則在陰陽之交,是謂中氣。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氣旺則胃降而善納、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 精氣滋生,所以無病。脾升則腎肝亦升,故水木不 郁; 胃降則心肺亦降,金火不滯。火降則水不下寒, 水升則火不上熱。平人下溫而上清者,以中氣之善 運也。”也就是說,肝心肺腎四維的升降浮沉皆有賴于中氣脾胃的正常健運升降。 “世謂脾為升降之本,非也。脾者,升降之經; 肝者,發始之根也。”肝肺升降對脾升胃降有促進作用,與“脾升胃降”相互為用,共同調節氣 機的升降。 三、左升右降在針灸中的應用1.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周煒主任認為:相對而言,身體左側總是處于“上升”之“陽”的狀態,右側則偏向于 “下降”之“陰”的生理狀態,因而提出了選擇左側陰經穴位及右側陽經穴位,用“左陰右陽”的方法來調節經脈狀態治療疾病。 2.山東中醫藥大學葛寶和教授亦重視人體氣機的左升右降,以臨床常見的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用左升右降取穴法針刺為觀察組,并與常規取穴針刺作比較。結果發現:左升右降取穴法針刺對于功能性便秘有較好效果,能明顯改善便秘患者癥狀,提高排便次數,降低排便時費力程度、排便未盡感,緩解腹部疼痛感覺,縮短每次排便時間,降低排便不成功次數,并且跟常規取穴相比能更大幅度改善糞便性狀。本選穴方法較常規選穴的優勢在于左升右降取穴法更加重視人體氣機的升降,選穴重在調理氣機,對多臟腑多經絡有調節作用,左右非對稱取穴,選穴精準,減少針刺穴位的數量,使患者更容易接受針灸。 3.成都中醫藥大學梁渠教授運用左升右降的理論指導治療女性乳腺增生病,并與常規針刺法進行治療作為對照組,結果發現采用左升右降治療方法的患者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針刺治療的患者。并且對乳房疼痛、腫塊的硬度、腫塊范圍和大小、情緒、神疲懶言、面部色斑、兩脅脹滿、帶下異常、睡眠、飲食、舌象改善作用也是優于普通針刺。 四、左升右降在中藥中的應用1.童舜華對于中虛不運導致的慢性萎縮性胃炎變采用升降思維,以復中氣之法治療脾胃虛弱,氣機升降失調導致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及癌前病變采用金降木升,中氣旋轉之法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2.毋桂花受李東垣和黃元御影響,用升降理論為綱領治療慢性鼻竇炎頗有療效,或主以升清,或主以降濁,相輔相成,相互為用。陳茂蒙運用升降理論治療咳喘、崩漏兼喘逆、失眠、胃痛呃逆多有治驗。 3.升降理論易被用在腫瘤的治療中,如李凱等人根據升降理論運用中醫藥整體調節作用,維持機體內環境的動態平衡,以恢復氣機升降平衡,使臟腑、氣血、經絡功能正常,從而減少和防止腫瘤的復發和轉移。患者雖帶瘤生存,但依然能明顯提高生活質量。另外,在預防方面運用氣機升降理論以疏調全身及局部氣機,達到局部與整體平衡,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五、總結以上研究足以說明氣機升降理論在臨床應用之廣,并且具備較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駱璐,楊宇洋,周煒.周煒“左陰右陽”針法及“左升右降”氣機升降理論在針灸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7,23(12):1745-1747. [2]孫繼文. 左升右降取穴法針刺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6. [3]田曄. 左升右降針刺法治療乳腺增生病(肝郁氣滯證)的臨床療效觀察[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6. [4]李凱,花寶金,劉瑞.運用氣機升降理論治療大腸癌體會[J].中醫雜志,2015,56(19):1695-1697. [5]童舜華.《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升降治法臨床應用舉隅[J].山東中醫雜志,2011,30(04):270-271. [6]毋桂花,高建忠. 運用升降理論治療慢性鼻竇炎體會[C].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耳鼻喉科學研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耳鼻喉口腔科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2006:158-1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