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是指用面粉制作而成的食物,面粉就是小麥粉,由小麥粉研磨加工而成。 中式面食小吃歷史悠久,口味豐富,品種繁多,主要有包子,饅頭,面條,餃子,烙餅等等....,想要做好面食,面粉的做法也很重要,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下關于中式面食的基礎知識。 制作不同的面食,需要不同種類的面粉制作 面食不同,所用到的面粉也不一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死面、發面、和燙面。 死面,就是面粉不需要發酵,直接和水混合在一起做成的面團,主要用來制作面條、水餃或者燒麥; 發面,就是利用酵母粉對面粉進行發酵,發酵后的面粉體積體積膨脹,一般用來做饅頭和包子; 燙面就有點特殊,故名思議就是用熱水燙過的面,這種面適合做烙餅、蒸餃。 02 關于死面的一些基礎知識 死面就是用冷水現和現用的面,這種面比較耐煮,筋性和延展性比較好。雖然省去了發酵的過程,但是制作死面還是很有講究的,那就是一定要做的筋道。 比如說山西的各種面食,刀削面或者手搟面,整個面團的揉制過程中,所花費的力氣并不少,有的面館里,有時甚至需要反復壓制好幾個小時,為了提高面團的的筋道口感,可以在面里面放入適量的鹽或者蛋清。 03 發面是什么?餳面是什么? 和面的時候添加了酵母粉,讓面團膨脹變輕體積變大的這個過程叫做發面。 就拿蒸饅頭為例,我們事先已經發好了面,這時候需要排氣,把發面產生的氣體排出去,之后切劑子揉圓做成饅頭的胚子,這個時候如果直接上鍋蒸,蒸出來的饅頭會很硬而且口感很厚重。 但是如果做好胚子之后餳上15分鐘左右再上鍋蒸,最后蒸出來的饅頭又大又白,柔軟且又蓬松,軟的像棉花糖一樣,無論是從口感上還是外觀上都是比不餳面做的饅頭略勝一籌的。由此可見,餳面可以理解為第二次短暫的發面,讓面團松弛的過程。 03 為什么我和面不發呢? 發面需要酵母粉,而且發面需要一定的溫度,尤其是對水溫有很大的要求。用35攝氏度左右不燙手的溫水和面最為適宜。溫度低容易延緩酵母發酵的時間,溫度太高容易把酵母菌燙死。 還有一個因素是室內的溫度,冬天發的慢,夏天發的快。此外酵母粉的多少也會影響發面的速度。如果這些因素都排除掉,那就要看一下是不是酵母粉的問題了。 一般來說,面粉和酵母的比例是10:1,就是500g面粉加入5g酵母就足夠了。 04 關于燙面的一些小知識 燙面需要用70-100度的開水和面邊加水邊攪拌,用燙面做出來的食物一般都會比較黏,容易沾手,而且也不容易揉成光滑的面團,其實燙面的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只是做的時候比較麻煩一些。 把面“燙”一下,注意不要一次將水倒進面里,要一點點的加,慢慢攪拌均勻,最后在揉捏成型。 燙面除了可以做烙餅,糖糕之外,用燙面做的蒸餃,口感也是非常的滑嫩、筋道,這是包子和水餃吃不出來的口感。 05 關于你不知道的半燙面 除了以上幾種,還有一種半燙面,可能平時大家不怎么用的到,半燙面是一半燙面,一半是死面,我們和面時先將面粉放入盆中,一分為二,然后一半用開水攪拌,一半用涼水和面,攪拌成絮狀,然后和成光滑的面團。 它的特點就是有涼水面的筋性和燙面的柔軟,但又不會過于筋和軟,通常也會用于蒸或煎。在家做蔥油餅,卷餅之類的都可以用這種半燙面。 以上分享的烘焙小技巧,你get到了嗎?在平時的實踐制作中,要記得運用起來哦~ ![]() ![]() |
|